首页>通航
业内外专家共同探索无人机科普教育新模式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1-12 17:42: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 报道:无人机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无人领域的相关技术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整体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月11日,2019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民航、教育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无人机科普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论坛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普及和推广航空•无人机科普知识,提高面向新时代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总结无人机科普教育成果,展望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的美好前景。


1月11日上午,2019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据介绍,青少年无人机科普教育项目是从2017年上海起步,当年参加比赛和培训的规模仅1万人次;2018年,全国航空无人机科普大赛上海邀请赛就有9个省市、自治区的50万人次参加;去年,这一数据刷新为16个省市、自治区80余万人次。三年达到130万人次参与的无人机科普教育成果,说明青少年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涨。众多的青少年在大赛中追寻、探秘无人机知识,亲历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的实践,体验“空中机器人”创新创造的无穷乐趣。

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培训和竞赛开创了科普教育与体育竞技赛事相结合,科普教育与国防教育和慈善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新模式,是一次跨界别、跨系统,各方资源相融合,校内校外科普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在当天的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发表了主旨演讲《无人机教育要有人》。他指出,无人机的科普教育发展关键是建设好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航空无人机的发展关键是科技人才,无人机科普教育重在出人才,出高端人才。

中国教育学会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方运加对航空•无人机科普教育如何普及提高提供了途径方法,并展望了发展前景。他认为,航空•无人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青少年的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1月11日上午,2019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全国无人机战术对抗大赛高级顾问、国防教育专家程如意就无人机人工智能在国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坚挺起民族的脊梁》为题,将航空•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科普教育视作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通过航空•无人机科普大赛,能使年轻一代在体验高科技快乐的同时,培养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自觉行动,从而走出一大批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之工匠精神的航天人才、科技精英、国防卫士。


1月11日上午,2019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论坛上,全国航空•无人机科普大赛组委会主任徐佩莉认为,“创新科普教育模式、促进智能无人机造福人类”。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发展联络部部长郑晔回顾2019年职业女性和女学生参加航空•无人机科普教育的高涨热情,强调了女性参与对带动家庭参与科普教育的重要重要性;上海市莘城学校校长祁建敏介绍了学校利用社会资源与学校创建航空•无人机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与学校特色课程相融合,实施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经验和体会。

此外,还有众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及专家学者们围绕无人机及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以及如何用公益力量助推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造福人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