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以旅客为中心 数据共享引领出行变革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4-04-17 13:33:00

如今,人们在乘坐飞机出行前,大概率会打开相关航企app,查看航班起降时间、登机信息、机场天气、到达机场的交通情况等。若航班有任何变动,旅客也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提示。出行前一天,民航旅客就可以在手机端进行线上选座,办妥值机手续,抵达机场后直奔安检区域,出示手机里的电子登机牌即可通关。这样高效、便捷、愉悦的无纸化乘机背后,依靠的是民航的数据共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首席科学家曾坦言,数据共享其实并非难题,但以往它一直是民航业发展的痛点。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既需要民航各主体单位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民航专业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赋能。

政策推动民航大数据应用落地

长期以来,民航业都是一个沉浸在大数据中的行业。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散在行业各主体单位中,而它们之间如果缺乏整合,由此导致的数据壁垒和数据孤岛将影响民航业发展,以及广大旅客的出行体验。

2023年6月,民航局印发《关于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高效利用的民航数据资源体系,强化应用项目落地牵引和场景示范驱动,推进数据资源融通共享,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全面提升智慧民航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安全性。

在数据资源方面,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建设的民航运行大数据平台,汇集了来自机场、空管、航企三大主体及监控中心、科研院所、民航高校等行业单位关于航班运行保障全流程的数据。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打破了行业各主体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共享协议和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民航运行数据的资产化管理,对行业数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数据产生场景和应用场景的不同,这些数据往往需要以业务目标为导向,通过清洗、挖掘、治理、转换等一系列操作,才能转换为不同场景下用户需要的业务信息。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民航二所”)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对比美国、欧洲民航,以及国内其他交通行业,中国民航存在保障链条长、协同场景多、业务流程跨多主体高度耦合,但各主体利益不一致等典型特征。这样的现实情况,对数据价值变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破局的关键在于“运控业务+大数据技术”精准组合,即依托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二级数据服务平台,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实现行业关键数据面向应用的治理。通过“数据+业务”组合,最大限度发挥民航运行数据的价值。

机场保障计划为预战术阶段提供支撑

民航二所是专业从事民航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的科研机构。作为民航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民航二所以服务行业为己任,参与了首个二级数据服务平台试点及应用工作。其在科研领域的相关成果目前已在民航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300多家单位广泛应用。民航二所不仅具备丰富的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经验储备,更对行业各主体、各领域及功能场景具有全链条业务解读能力,其在国内大中型机场的生产运行领域高达74%的市场占有率,为数据服务工作在机场终端的快速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3年9月15日,二级数据服务平台的第一个试点场景在广州实现落地应用,完成了东航与广州机场之间保障计划的数据自动共享。

所谓机场保障计划,指的是航空公司在预先飞行计划批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通知机场进行服务保障资源安排的飞行计划。对机场而言,来自航空公司的机场保障计划数据是全场航班保障流程的起点,也是机场在预战术阶段制订次日工作计划的基础,关系到机位、登机口、保障任务与人员、旅客服务等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合理配置,对机场靠桥率、放行正常率和旅客服务质量等核心运行指标的提升同样有很大影响。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场航班密度加大,旅客流量不断增长。“十四五”民航发展预测指标显示,2019年~2025年,中国民航保障航班起降架次将由1166万增至1700万,旅客运输量将由6.6亿人增至9.3亿人,预期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5%和5.9%,机场基础设施及保障支撑能力面临显著瓶颈。这样的发展趋势,要求机场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确保机场保障能力和旅客服务水平的同步提高。因此,每日预战术阶段对保障任务与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日机场运行效能的基础。

民航二所专家告诉记者,一张发送时间更早、数据更准确、更新更及时的机场保障计划表,是机场整个预战术阶段工作的基础数据支撑。

此次民航二所参与应用试点项目的工作目标,就是要通过保障计划数据的治理与实时共享,将机场保障计划制订工作从数据源头互不相通、计划数据需要人工比对录入的现阶段,推进到数据全联通、工作全自动的新阶段,开启机场预战术阶段工作的数字化进程。

航班保障日计划制作时间大幅缩短

二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试点期间,依托民航二所现有数据中心机房运行,划拨及新购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各型计算资源24台,网络及安全系统一套,开发数据服务平台软件一套,累计投入等值资产超过200万元。未来,如果该项目面向全国机场铺开,拟启用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园区IDC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数据服务平台承载,预计增加基础计算资源配套投入3000万元,软件研发投入2000万元,并配备7×24小时值守运维团队。目前,二级数据服务平台除具备保障计划数据治理、清洗和分发等基础功能外,还能够提供机场保障计划查询、预先飞行计划核对等多项数据服务。后续,伴随该项目从试点阶段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将根据机场、航企等实际业务需求,逐步迭代完善相关数据服务。

在试点项目启动之前,广州机场已与南航进行了机场保障计划数据的自动对接。南航是广州机场的基地航企,其航班占比在广州机场达到46%,该自动对接程序完成以后,航班日计划制作业务所用时间缩短至日均1人2小时,其中南航相关航班日计划制作时间仅需3分钟。

不仅如此,机场预战术阶段时间宽裕度也大幅提升。二级数据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数据自动共享的实现,将帮助机场提前两天自动获取机场保障计划数据,为民航多主体单位在不利条件下的协同提供数据基础。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模式下,机场保障计划制作时间通常为前一日18时开始,指挥员陆续收到各航企的机场保障日计划数据,并在机场运行平台上手工录入保障计划,整个过程约持续4个小时,全部录入完成通常在22时左右。这就使得机场各部门预战术时间极为紧迫,尤其是涉及第二天的流量控制,需开展协同会商工作时,各枢纽机场运管委通常只能依托精度较低的预先飞行计划制定保障策略。

机场保障计划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后,可将机场保障计划数据获取时间提前48小时。在此期间,数据服务平台还会自动更新机场保障计划数据,极大地提升机场预战术阶段的时间宽裕度,帮助机场各保障部门更为科学精准地安排次日工作计划,从而提升机场整体资源利用率,提高机场运行效能。可以预见,机场保障计划数据应用服务的全面开展,将成为数字赋能民航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2023年11月23日~24日,民航运行数据共享第四次联席大会和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后,审议通过了民航二所以服务提供者身份加入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协议的申请,同意民航二所牵头成立基于机场保障计划数据的服务平台应用研究工作组。目前,民航二所已与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深圳航空以及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成都天府、重庆江北、西安咸阳机场共同签署了《机场保障计划数据服务合作协议》,正在稳步开展该项服务上线和运行保障工作。

2024年,民航二所还计划依托保障计划数据试点项目的成功模式,把数据服务范围逐步扩大至全国千万级机场,助推民航机场行业预战术阶段的数字化进程。(《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东航空勤党员主题党日传承工匠精神
库尔勒梨城机场迎“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
民航江苏监管局开展“五一”节前安全检查
民航江西监管局对东航技术江西分公司开...
民航上海监管局对中货航开展年度检查
书香航空|河北航空打造“书香航班”
西北局党委举办第一期党纪学习教育读书...
吉林机场集团举行第一届飞行区职业技能竞赛
西部航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温州空管站多措并举全面做好雷雨季节保...
温州机场“火警图文一体化管理系统”获...
民航福建监管局对厦航福州维修基地开展...
南宁机场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安全工作
乌鲁木齐机场分公司安全检查总站开展“...
南航新疆分公司举办“保卫地球,和谐共...
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公司顺利完成服装类货...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十堰武当山机场实现“...
深圳空管坚持细节发力做好雷雨季节保障
富蕴机场助力博乐机场实现跑道灯再利用
徐州机场侯振国: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空防一线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