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南方航空微博消息,10月29日9时,南航CZ3121广州—北京大兴航班在上客期间,机务人员发现有旅客向飞机投掷硬币,随后立即进行安全检查,在机腹附近区域发现两枚硬币。为确保飞行安全,南航决定推迟该航班起飞,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未发现其他隐患后,该航班于13时29分起飞,16时安全抵达目的地,航班延误3小时5分钟。而那名当事旅客已被机场公安带走配合调查。

(王世鑫/制图)
看似荒唐却时有发生
随着民航业的发展,人们的乘机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向飞机投掷硬币这样会严重危及航空安全的事件,近10年来屡禁不止。
2017年6月,一名老年旅客在乘坐南航上海浦东—广州航班时,为祈求平安,向发动机投掷硬币。《中国青年报》报道,机场工作人员在现场找到9枚硬币,其中1枚落在发动机内,造成航班延误5个多小时,近150名旅客滞留机场。
2019年2月17日,旅客陆某在乘坐祥鹏航空8L9960安庆—昆明航班时,在登机过程中将两枚硬币扔向飞机机身,硬币后被机场工作人员发现,导致该航班取消,航班全体旅客滞留机场。事件发生后,安庆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对陆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收缴一元面值硬币2枚的行政处罚。此外,这名旅客还被判处赔偿航空公司12万余元的经济损失。同年3月10日,祥鹏航空从济南飞往成都的8L9616航班在济南过站登机时,乘务员发现有旅客向廊桥外扔硬币,当事旅客随即被移交机场公安。最终,该航班在延误2小时后起飞。同年4月2日,男子夏某携妻子和不满半岁的女儿,在武汉天河机场乘坐海航HU7783航班。夏某在飞机与廊桥缝隙间朝飞机引擎方向扔出物品,安检人员拦住他询问,得知扔下的是3枚硬币,安检人员随即报警。经调查得知,夏某携妻女准备前往乌鲁木齐务工,在从家中出发时,其丈母娘称不到半岁的孩子首次坐飞机,向飞机扔几枚硬币“祈福”,旅途才会顺顺当当。
严重危及航空安全
飞机之所以被定义为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因为现代飞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执行严格的安全标准,从机身强度到飞行器组合结构,再到各种组件和控制系统,均经过严密的科技和物理测试。对飞机而言,发动机就好比心脏,是飞机动力的来源,也是保障飞行安全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在正常情况下,机务人员需要对飞机发动机进行不同级别的定期“体检”。如果发动机内出现异物,必然会给飞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不同机型飞机发动机的位置不一样,但大多数飞机的发动机都外置悬挂于机翼下方,是裸露在机身外侧的。人们经过飞机,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飞机发动机的叶片。因此,如果有旅客向飞机投掷硬币之类的异物,该异物很可能落入飞机发动机内。某航空公司工程师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飞机发动机是精密仪器,无法承受金属类坚硬物体的撞击。一旦吸入类似硬币的异物,由于气流不断进入发动机内部,硬币将首先损伤发动机外部叶片,其自身也会被打碎成若干颗粒,继续损伤发动机内部叶片,最终导致整台发动机损伤、失去动力,还可能引发发动机故障起火。飞机发动机若在空中发生故障,无法再次启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每当有旅客向飞机投掷硬币等异物时,为了明确该异物是否落入飞机发动机内,飞机都必须停飞检查。这样的检查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如果不知道硬币的数量和位置,或者硬币的位置太靠近发动机内侧,有时只能拆除发动机部分零部件进行检查,这需要机务人员花费很长时间进行操作。换言之,向飞机投掷硬币,不仅会造成飞机延误,耽误其他旅客的行程,扰乱机场运行秩序,还会给航空公司带来巨额经济损失。
肇事后果很严重
向飞机发动机投掷硬币事件的主角有八旬老人,也有在校大学生,但他们大都不知道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每当发生类似事件,当事旅客除了要面临被警方拘留的处罚,还可能被航空公司索赔,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央广网记者在采访相关律师时了解到,首先,向飞机投掷硬币的行为涉嫌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有造成飞机坠毁等危害多数人生命安全的危险。其次,向飞机投掷硬币的行为还涉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因为飞机造价高昂,向飞机投掷硬币或导致飞机损坏。
一些旅客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是为了“祈福”,即祈祷安全抵达目的地。这无疑是一种无知行为,不仅无助于飞行安全,反而会给飞行安全埋下“炸弹”。
从法律角度来看,向飞机投掷硬币的行为所引发的法律后果十分严重。《羊城晚报》报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这种行为将被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因为行为人实施的违法行为给航空公司带来了实际损失,航空公司有权利要求行为人进行赔偿。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航空安全需要行业内外所有人共同守护。正如光明网评论所说,“遵守航空安全规则是每一名乘客的义务,而进行航空安全素养的普及,也是民航部门及航空公司不容推卸的责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编辑:李海燕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