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70年“小满” 新中国通用航空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7-09 15:24:00

5月21日,时值小满。新中国通用航空事业迎来了诞生70周年纪念日。

“我曾经对通用航空悲观过,但看到场下有这么多通用航空界的同仁,看到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老汉非常高兴,中国通用航空的未来大有前景啊!”年过八旬的通航老前辈张瑞甫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张瑞甫曾任通航“国家队”——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副总经理。在汇聚了行业各方120余位业内人士的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7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深情回忆了自己33年通航生涯中的点滴往事,生动还原了通用航空发展初期的情况,展现了老一辈通航人的初心与使命。

70年前的小满时节,新中国民航首次使用一架C-46飞机,连续两天在广州市区上空执行喷药防治蚊蝇作业任务。这次飞行拉开了新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序幕。

回顾过去70年,中国通用航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曾拥有短暂的辉煌历史,也经历过数十年的困顿蛰伏。

直至2010年,国家相继出台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确立了通用航空的重要战略地位,内外部环境逐步改善,通用航空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10年快速发展过后,如今,中国通用航空的面貌正像小满节气所描绘的那样——籽粒渐满,静待成熟。

东方通航执行救灾任务(东方通航供图)

米8型直升机执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勘探任务(张广法/摄)

东方通航执行救灾任务(东方通航供图)

重生:是新增长点也是“刚需”

纪念大会上,中国航协通航分会主编的《中国通用航空年谱(1951年~2021年)》发布。它为通航70年的发展历程简要地捋出一条历史线——第一时期,1951年~1979年,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时期;第二时期,1980年~2009年,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时期;第三时期,从2010年至今,确立通用航空战略地位,通用航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通航“国家队”,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通航公司”)的命运恰是这条历史线的完整映照。从第二飞行总队到中国民航工业航空服务公司,从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到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它历经军事化管理、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行、重组整合各个历史阶段。中国通航公司党委书记王晖在纪念大会上说:“中国通航公司的每一次更名、每一次改革,都是民航改革、通航发展的见证和缩影。”

尽管道路曲折,但2010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发布,开启了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新阶段。通航作为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支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很多省市掀起了“通航热”。

来自民航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传统通航企业增加到523家;机队规模达到2844架,较5年前净增940架;“十三五”期间累计飞行457.6万小时,年均增长13.7%,高出运输航空2.7个百分点。通用机场达到339个,数量超过运输机场;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52.36万架,2020年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达159.4万小时。

与此同时,通用航空对改善民生和稳定社会大局也起到了助力作用。2020年,通用航空在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了“尖兵”作用。据统计,全国141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累计飞行2362.41小时、7189架次,运送相关人员89人次,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90.96吨,充分显现了通用航空快速、高效、灵活等优势。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民航局第六次通航领导小组会上指出,要抓住“十四五”通航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新时期发展战略上定支点,在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发展阶段中找定位,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明方位,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显作为,努力提高通航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力、影响力、带动力。

变革:构建现代化通航生态体系

尽管目前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与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通航发展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航政策越来越系统完善;改革措施越来越精准有效;通航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通航产业体系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业界人士的共同责任。

“后疫情时代,我们要以《指导意见》为目标,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构建现代化通航生态体系,继续推动通航高质量发展。”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在2020年召开的第二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上如是说。

现代化通航生态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将为包括通用航空培训、运营、维修等相关产业提供可预期的、稳定的市场需求”。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章文浩表示,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完备的产业链条、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通用航空自身的商机,必将吸引大量资本涌入。

而在这个生态体系中,企业才是主体。产业要“活起来”,除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外,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通航企业才是关键。南航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航通航”)的改革之路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典型的样本。自2018年8月起,南航通航先后被列为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改革试点企业和国家发改委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按照“五突破、一加强”的改革路径,南航通航成功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发挥国有企业、混改企业优势,激发出全新的活力。

中国航协常务理事长潘亿新认为,当前通用航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准确把握当前通用航空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化通用航空管理改革,提升通用航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活力:立足创新拥抱新业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兴业态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0年底,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达到52.36万架,年飞行量达到159.4万小时,同比增长27.5%;开通低空旅游航线百余条,航空飞行营地数量超过400个,参与空中游览和跳伞服务的游客分别达到75.6万人次和13.2万人次;10家通航企业和71家试点医疗机构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试点,36个通用机场建设了应急救援基地。

很多长期从事传统作业飞行的通航企业也在努力拥抱新业态。“我们已经形成了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业的业务格局”。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国网通航”)总经理杜贵和介绍,国网通航正在加快发展无人机应用业务,积极攻关中大型无人机防山火技术,创新“一机中继、一机作业”方式,规模化应用中大型无人机防山火防汛巡查,深化直升机无人机协同巡检机制,开展中大型无人机激光扫描规模化应用。

国网通航、中国通航公司等企业还在共同推动航空应急模式创新,探索政府、航空企业等机构共同参与新模式构建,同时积极开展直升机社会应急救援、消防灭火及通航资源共享业务。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作业领域和范围,从传统的农林牧等作业飞行到应急救援、飞行培训、短途运输,飞遍了全国28个省份和新疆各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0多个农牧团场。

在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看来,要延伸通用航空产业链,呵护新业态成长,还要立足科技创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新能源等前沿技术。

作为通航产业的后来者,万丰航空近年来进军通航全产业链领域,通过收购兼并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入中国。万丰航空现有六大业务板块,涵盖飞机制造、机场管理、通航运营、航校培训、低空保障、航空运动等,2018年就已实现了通航板块的整体盈利。

这些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我国通用航空的业务结构正在日益优化,产业形态日趋丰富,通用航空正在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应。

“回顾70年,中国通用航空练就了过硬的作风,造就了过硬的翅膀,一代代通用航空人不忘传承、不畏艰难、不断向前,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中国航协秘书长刘树国这样总结通用航空曲折壮阔的往日岁月。

小满时节,天气由暖转热,北方地区的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让人们对丰收多了一分期待。然而,对新中国通用航空来说,未来收获再多也抹不去播种时的艰辛,前路走得再远也忘不了为什么出发。(《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