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报推荐
举重若“氢”:如何飞向航空业的绿色未来?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3-05 14:01:00

当下,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增长已经成为整个航空业为之努力的目标。

为了减少碳足迹,多年来,业界在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及探索新的推进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此铺就可持续发展之路,飞向航空业的绿色未来。

燃气涡轮发动机潜能巨大

尽管与减排相关的技术探索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但在当今由航空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中,80%来自大型商用飞机执飞的航程在1500公里以上的航班。而它们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将继续依靠现有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推进。

幸运的是,为包括从直升机到大型商用喷气机在内的各种飞机提供动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还远未达到其研发潜力的极限。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的工程高级副总裁吉奥夫·亨特表示,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自其问世以来已经提高了400%,但这可能仅达到了其理论极限的一半。“近年来,燃气涡轮发动机在设计方面的进步已使最新一代商用飞机的燃油效率与其前代飞机相比提高了15%~20%。我们致力于通过全新架构与更先进的材料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上文所述正是普惠最新研发的全新一代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普惠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1月服役以来,GTF发动机已为50家航空公司运营的900多架飞机提供动力。由GTF发动机提供动力的3种飞机的累计飞行时间超过720万小时,节省了超过15亿升燃油,减少了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可以顺着这一研发路径继续推进,但是这需要发动机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运行,同时拥有更小的涡轮核心机。诸如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等全新材料与增材制造技术或将使这些变为可能”。普惠公司商用发动机大中华区客户业务总裁范佑勋表示,结合高效的齿轮风扇驱动系统,下一代发动机将能更充分地利用每一滴燃料所蕴含的能量。

新技术尚待成熟

除了继续开发现有与未来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技术,从而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外,航空业还在研发包括生物质燃料在内的非原油提炼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s)。

据了解,目前已有7种可持续航空燃料获得认证,可通过“拿来即用”的方式在商用飞机上使用,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按照最高50%的比例与传统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料混合使用,而不会对飞机的性能与运行造成任何影响。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气涡轮发动机最终可能接受高达100%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作为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与航空公司、发动机制造商等合作,在2008年进行了生物燃料试飞,并在2011年获得了针对可持续燃料的批准。2018年,波音“环保验证机”试飞项目与联邦快递合作,由一架波音777货机进行了世界上首次使用100%可持续燃料的民用飞机飞行。近日,波音公司承诺未来将交付可使用100%可持续燃料飞行的民机。

空客公司则是首家在交付飞机时向客户提供可持续航空燃料选项的飞机制造商。自2016年以来,从空客公司法国图卢兹生产线交付的飞机便可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进行交付飞行。随后,空客公司位于美国亚拉巴马州莫比尔的生产线也开始提供该燃料用于交付飞行。自2019年12月起,空客公司已经在从德国汉堡出发的大白鲸运输机(Beluga)上成功应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

然而,可持续航空燃料目前还存在可得性方面的瓶颈。吉奥夫·亨特表示,其生产能力仅能满足全球燃气涡轮发动机不到0.1%的燃料需求,同时与标准煤油相比,这些燃料溢价严重。不仅如此,它们还要对不同种类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方式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考量。范佑勋指出:“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没有过度依赖农作物原料来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这样做可能争夺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非农作物原料则包括使用过的食用油与固态的城市垃圾等。”

更为激进的技术——特别是应用电力驱动技术——也将帮助航空业减少在未来数年的碳排放。在范佑勋看来,全电动系统受制于须携带沉重的电池包,将最有可能应用于诸如城市空中出租车等低载荷、短航程的航空器制造平台上。“这一技术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从初创公司到成熟企业在内的众多资源。这些都将帮助全行业提高对更大功率的电系统与航空器一体化整合的认识”。

混合动力则能够用来提高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性能,可应用于中长航程的商用飞机之上。“这些技术需要时间成熟,尤其是它们还需要满足航空业在过去几十年形成的极高的安全与可靠性标准。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验证机与小尺寸航空器制造平台将帮助我们评估这些技术在更大型飞机上的应用潜力”。

氢燃料异军突起

近年来,氢燃料异军突起。不论是作为可持续燃料供燃气涡轮发动机使用,抑或是作为驱动电机的燃料电池组成部分,它都同样具有潜力。

事实上,氢燃料并不是陌生的概念。当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投入使用时,它所采用的燃料并非汽油或柴油,而是氢气。在过去的整个20世纪,无论是车企、院校,还是发明家甚至业余爱好者,他们都对氢燃料内燃机的可行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测试。1970年,发明家保罗·迪格斯率先申请了一项以氢燃料为动力的内燃机设计专利。普惠公司也曾在上世纪50年代设计并制造了一台使用氢燃料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多年后的今天,氢燃料发动机已经被证明具有向从小轿车到公共汽车等各种车辆提供动力的能力,航空业也再次将注意力转向使用氢燃料来为民用飞机提供动力。空客ZEROe零排放概念飞机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ZEROe零排放飞机正在研发的几个概念设计之一,“吊舱”构型与当下我们在跑道上所看到的任何飞机都不太一样,其设计以一系列基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独立推进系统为特色。如今,空客公司正在对这一构型进行研究,以确定其能否应用于大型民用飞机。

在发动机层面上,范佑勋认为,在今后20年以及更远的未来,燃气涡轮发动机架构依然是商用航空飞行的主流动力架构。如果氢成为航空业未来的首选燃料,燃气涡轮发动机亦将发挥关键作用。“实际上,燃气涡轮发动机能够相对容易地进行改装来燃烧氢燃料。应用这一燃料的主要挑战在于改变航空器设计、燃料加注所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以绿色的方式进行氢的生产”。

相关

罗尔斯·罗伊斯开展低排放测试推动可持续发展

罗尔斯·罗伊斯下一代发动机低排放技术已进入最新测试阶段。

近日,罗尔斯·罗伊斯在英国德比继续进行ALECSys(先进低排放燃烧系统)验证机的地面测试,ALECSys的技术在Advance3和Ultra?Fan验证机中都有使用。

减少燃气涡轮机的排放是罗尔斯·罗伊斯更广泛的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还支持更多地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油,以及颠覆性推进架构和技术研究。

贫油燃烧系统改善了点火前燃料与空气的预混过程——使燃料燃烧更加完全,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

该系列测试于2018年启动。最新测试阶段将着重验证排放性能、发动机控制系统软件和使用性能。

罗尔斯·罗伊斯UltraFan首席工程师兼项目总监AndyGeer表示:“航空业的未来只能建立在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上,这些测试是我们努力实现该目标的要素之一。我们很高兴看到目前的成果,并将再接再厉,见证ALECSys系统更进一步的成功。”

这些测试的启动正值罗尔斯·罗伊斯开始制造首批UltraFan验证机的零部件,该验证机将于明年启动地面测试。UltraFan较第一代遄达发动机燃油效率提升25%。

ALECSys项目由欧盟研究计划CleanSky、英国航空技术研究院与英国创新署(Inno?vateUK)联合支持。(《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程婕通讯员苏达)

责任编辑:sunwenjin 000
推荐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