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暑期,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在完成改造后重新启用。在候机环境更加舒适、人文设计元素更加丰满的同时,禄口T1的智慧机场建设,也给旅客提供了更便利、更安全的出行体验。这座新航站楼的亮相,是正在积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长三角各地空港,发力升级智慧机场的一个缩影。
南京禄口:新T1实现“全自助流程”“全景可视化”
多年来,南京禄口机场始终倡导“阅世界,行安然”。在禄口机场T1航站楼的此轮改扩建工程中,这一理念更是在智慧化、信息化维度上得到了凸显。
如今,在禄口机场新T1出行的旅客能体验到从办理值机、行李托运、安检过检到登机的全自助便捷出行。
改造后的禄口机场T1航站楼辟出了专门的旅客自助服务区,设置了30台自助值机设备和10个自助行李托运柜台,安检区则设有9条安检自助验证通道,在登机口设置了4处支持人脸识别的自助登机闸机,让更多旅客能够节省传统流程中人工办理、排队等候的时间,快速出行。

自助行李托运柜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供图)
禄口机场新T1还同步打造了智能安防分析平台,通过1500多个摄像头,实现了航站楼的“全景可视化”,并在航站楼隔离区等空防安全重点区域引入各项新技术,用信息技术和智慧手段保障旅客平安出行,守护空防安全。
与此同时,伴随改扩建工程实施,禄口机场T1航站楼建立了资源可视化系统、空侧管理平台、飞行区车辆调度管理平台、设施设备运维巡检管理系统、旅客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智能化系统,使航站楼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率有所提升。
瞄准以智慧助力绿色环保的目标,禄口T1在改扩建施工中,还同步规划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这一系统能对航站楼的各项耗能指标进行统筹管理。系统的智能空调管理模块能快速调节楼内温度,电力监控模块则能实现楼内分区、分时自动照明。航站楼的遮阳百叶外天窗也由能源管理系统控制,可以根据天气光照情况智慧化地自动调节,夏天合上、为航站楼遮阳避暑;在冬天则尽量打开,引入阳光、提高温度,既让旅客保持体感舒适,又减少了室内空调使用时间。
上海浦东机场:“智慧保洁”减少八成保洁车辆
伴随着中国民航的“四型机场”建设,空港枢纽的智慧化水平提升,已不再仅仅属于航班运行手段、设备管控等传统概念中需要通过信息化提质增效的领域,甚至还渗入了保洁这样看似不起眼的保障领域。
机坪上,难免会出现各种漏洒散落的情况,机坪保洁不仅事关清洁卫生,更是及时去除机坪外来物(FOD)、保障航班安全的重要防线。从今年暑运开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机坪运行的保洁车辆,从以往的每天近60辆减少到14辆,减少近80%,机场保洁总人数也从133人减至114人,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让机场机坪车流降低,降低车辆、航空器交汇避让的概率,从而提升了机场的安全运行水平。但浦东机场机坪的保洁能力并未降低,保洁的作业精细度还有所上升。带来这一变化的,是浦东机场今夏启用的保洁作业卫星定位、“道面管理系统”App和大数据积累分析等创新手段,实现了机坪的“智慧保洁”。
浦东机场传统的保洁方式是安排人员搭乘保洁巡视车,按照每名保洁员各自细分的责任区块和责任时段,定时、定区域巡视作业。但在机场实际运行中,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航班量可能差异很大,保洁作业量难免冷热不均,从而出现有的责任区域投入的保洁资源过剩、有的区域却短缺的情况。特别是去年9月,全球最大的浦东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浦东机坪面积从原先的240万平方米增加到392万平方米,扩大了60%,为更好地做好机坪保洁,就需要突破传统模式,引入更加智慧、更适应机场新运行环境的创新举措。
浦东机场围绕这一需求开始了研发与探索,并于今年暑运起正式推出“智慧保洁”的举措。如今,浦东机场被分成面积大得多的5个区块,每个区块分别安排一辆保洁巡视车载运3名~4名保洁员。保洁员会使用手机上的“道面管理系统”App接收任务,App和机场的航班数据连通,航班推出、机位空出后,App即会发布通知,保洁人员可以卡准时间节点、搭乘巡视车到现场开展清洁。完成保洁后,作业人员在App上再次点击“完成保洁”,巡视车驾驶员收到App提示,就驾车将保洁员接回,继续进行巡视工作并等待接收下一次任务。通过App和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对作业流程的精细化管控。

App(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供图)
如此一来,保洁工作和航班运行衔接得更紧密了,以往责任区域业务量相差大的情况也得到有效避免;因为能够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可用一辆车完成大范围机动调派,机场又可以省下为数可观、原本在细分区域投放的保洁巡视车。
伴随“道面管理系统”App走进保洁作业,保洁员还能随时记录作业中发现的机坪外来物(FOD)是哪些物品,从而帮助机场建立FOD数据库,积累分析大数据,实现溯源,从源头管理上给FOD减量。
上海虹桥机场:携手基地航企完善机场商业智慧生态圈
从今年暑期开始,在上海虹桥机场商圈购物、消费的东航旅客,多了一种支付途径:使用手机里的“东航钱包”扫码支付。
作为民航企业进军移动支付领域的试水者,东航已经通过与银行伙伴合作,在其App上实现了“东航钱包”线下扫码支付功能。虹桥机场也在智慧机场的生态完善中,与主基地航企积极合作,将“东航钱包”的移动支付场景,在虹桥机场的商家率先落地。从今年暑期开始,东航会员可在虹桥机场允许银联支付的店家,使用东航App的“东航钱包”功能,用全额东航里程积分或是“积分+现金”的混合模式来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暑运期间,虹桥机场还联合东航推出“东航钱包”用户专享礼遇,东航会员首次使用“东航钱包”在虹桥机场完成线下支付,单笔订单金额满50元,能获得500积分奖励。机场与主基地航企通过合作模式创新,赋能智慧机场生态圈在机场商业领域不断拓展。
虹桥机场近期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的新招还不止于此——机场研发的虹桥旅客健康信息填报微信小程序,于9月11日上线推出。这一小程序集成了虹桥机场通达的近70个国内城市、十多家航空公司的健康信息填报服务。
目前,各地的健康信息填报和健康码,尚未全面互认互通,民航旅客的出行填报环节仍然较为繁复。虹桥机场此次创新后,旅客进入这一小程序,只要一键登录,就可以选择目的地城市或所乘坐的航空公司进行健康申报。小程序二维码已经在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的值机和登机口区域张贴,方便旅客扫描使用。

健康信息填报小程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供图)
在精准防控的基础上,长三角各地机场正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争取全面复工复产,同时也在积极规划“十四五”发展新蓝图,智慧机场建设正在成为其中越来越重要的发展版块。(《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