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现在高度8905米,飞行速度857公里/小时,我在东航飞机高速上网中,看B站、微信视频聊天、刷微博微信毫无延迟,和手机5G上网感觉无差别,东航空地互联V5!”“刚刚实测下载速度100M/秒,峰值超过200M,比我家宽带速度还快!”8月20日上午,一位正搭乘中国东方航空MU5101“虹桥-首都”航班飞行在万米高空的旅客,在朋友圈里发出了一段刚拍摄的舷窗外风景,并如是为之点赞。当天的这个航班,意味着东航在国内首家完成了亚太6D卫星高速网络商用航班体验飞行,让机上的空中互联快如地面上的移动宽带。
当天执飞MU5101的这架东航波音777客机,接入的是亚太6D高通量通信卫星,并结合了项目合作伙伴提供的机载卫星通讯解决方案,系统速度最高超过220Mbps。
“推进航空器客舱无线网络服务”,已经被列入民航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内容。东航此次应用的亚太6D卫星,是全球首颗针对卫星航空移动业务而设计的高通量卫星,也是中国首颗主要采用KU频段通信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代表了我国地球静止轨道民商用通信卫星研制的最高水平。不同于传统卫星单个波束覆盖全境的方式,这颗卫星共有90个不同尺寸和性能的点波束,针对航线的密集程度进行了航空定制化设计,可以实现在航线和业务稠密地区使用小口径波束覆盖,业务稀疏地区使用大口径波束覆盖,以此合理匹配供需,为密集航线下每架飞机的带宽提供了充分保障,从而提升旅客空中上网时的户体验。

旅客在航班上,开启视频通话(朱彦樾/摄)
早在2014年7月23日,经国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东航就与中国电信联手,在上海往返北京航班上,完成了中国民航首次卫星宽带空中互联网商业测试。

旅客在航班上,通过空中上网服务手机看剧(朱彦樾/摄)
此后,东航在空中互联网服务领域持续探索,实现了宽体机全机队具备空中上网服务能力。目前,东航已实际投入运行、具备空中互联网服务能力的飞机达96架,迄今已为总计约24万个航班、800万人次的旅客,提供了空中互联网服务,覆盖了其全部国际远程航班及国内重点商务航线,空中互联机队规模、航班数量、用户人数均为全国第一,居于亚洲领先水平。

一位当天搭乘航班的资深航空评论员旅客,在空中将自己刚刚拍摄的风景发在了朋友圈
2020年,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之际,东航与中国电信、均瑶集团于当年12月16日联手成立了空地互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聚焦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开启市场化运营,助力数字化航空产业。
根据东航的研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空中互联网正成为航空公司提升服务品质、推动产品转型的重要抓手。未来,东航将继续利用空中互联网,不断满足旅客在机上的通信、社交、购物、娱乐和商务需求,并通过网络提供的旅客突发疾病远程会诊、机上突发疫情及时通报处置等能力,护航旅客与公众健康。东航还计划不断探索空中互联网对航空公司的数字化赋能,依托客舱场景、利用连接能力,加快推进空中互联网络升级和智慧客舱建设,探索未来的一体化航空互联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