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航的团干部为“原年人”非沪籍乘务员在第二家乡的家门口贴春联(本文图片由东航客舱供图)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张玮、张东妮 报道:“到过年时,刚好隔离结束,可以走出房间过春节啦!不过,我过年不回家乡了,就在上海的家里,和同事兼室友们一起原地过个年。单位发来了新春大礼包,部门还专门建了微信群,有沟通、有心理辅导,让隔离和原地过年生活不会乏味。爸爸妈妈还会给我包饺子、冷冻好,寄过来。在上海过年,也有家的味道。”新春将至,执行完“上海-纽约”航班、正在隔离的东航客舱部乘务五部空乘闫青青这样规划着自己的牛年新春。

执行国际航班的闫青青

隔离中的闫青青用视频问候河北的亲人,家人也叮嘱她安心留在上海过年
闫青青家在河北邯郸,前段时间,省内的石家庄、保定等地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远在上海的她也牵挂着家人,一度很是担心,和家人经常视频、提醒他们做好防护,幸好邯郸一直属于低风险地区,而家人们也叮嘱闫青青,他们一切都好,让她安心留在上海。2020年一年间,闫青青飞了500多个小时,因为执行境外航班任务而隔离了3回。像她这样,在飞行和隔离之间度过这个特殊年份,又为了疫情防控需要,过年坚守上海、成为“原年人”的情形,在东航空乘队伍里为数可观。东航客舱部的各部门各单位,则纷纷安排了各项新春慰问,送给“原年人”,送到他们在第二故乡的家中和心中。

东航客舱部团委线上直播拜年
就在闫青青收到所在东航客舱部乘务五部新春大礼包的几乎同时,东航客舱部领导也带队看望慰问了部分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和过年不回家的非沪籍乘务员,为他们送上了组织的关怀和节日的祝福。东航客舱部团委则开展了“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春节慰问活动,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线上传递问候。
2月5日、农历南方小年这天,东航客舱部乘务四部党总支书记徐海华和乘务七部党总支书记金洪霞也带着作为志愿者的部门班子成员和团干部、带着春联和慰问礼包,赶到了“原年人”年轻职工租房集中的乐贤居小区。当天,志愿者们给100多户“原年人”乘务员在第二家乡的家门口刷了春联;为了减少传播触点,贴春联时,志愿者特意没有一一敲开门,但心意却隔着大门由年味传递。“带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打扰,希望我们能够慰籍小伙伴们的心,让他们在上海过年想家的时候,感受到东航大家庭和团组织的友爱”,志愿者张笑宇如是说。
东航是一家航班通达全球各地的国际化大型航空公司,为了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关爱员工和保障必要的国际往来,东航客舱系统的许多员工,由于服务入境航班,会在隔离中“原地过年”。
他们更成为东航客舱特别牵挂的“原年人”,不少部门的负责同志提前把年货送给了按照排班、过年时会接受隔离的乘务员,安排这些“原年人”提前涮个火锅、吃顿年夜饭。
如今,东航客舱的很多部门,都确定了百分百春节期间“云拜年”、百分百为不能回家过年的员工送问候、百分百结对分区关爱非沪籍员工等安排。
而当东航大家庭对于“原年人”们的新春问候不断传递,原地过年、坚守岗位的乘务员们,也早已把这视为自己职业责任之中当然的一部分。“作为一名非沪籍员工,格外想家。但既然选择乘务这个职业,过年回家已不是必须事项,今年春运不寻常,我们的使命一如往常”,曾经执行过接运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返程包机的四川乘务员阮梦兰的话,代表了东航客舱广大“原年人”的共同心声。
延伸阅读:
听,东航客舱“原年人”如是说

今年过年虽不能回家,但作为乘务员,我可以帮助分隔两地的亲人团聚,可以运送物资给需要的人们。坚守岗位,我很骄傲。——东航空乘 马艳雯

我来自山东。春节回家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但是疫情之下,非必要不返乡,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回家。——东航空乘 陈晖

每一次飞行,只为坚守这一份责任。我在上海,这个春节不回家。疫情不退,我们东航人不退。——东航空乘 李楚楚

为助力防疫,这个春节不回家。我在航班上投身工作,守护每一位旅客平安出行。不一样的春节,一样的相思。——东航空乘 张译文

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开视频也过年。只要温馨在,爱就驻心间。——东航空乘 郑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