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早在疫情尚未褪去的今年2月上旬,就未雨绸缪,在民航业内率先启动无接触“远程面试”,解决应届毕业生求职难题;针对民航业未来几年可能遇到的疫情持续性影响,提早布局规划培训和招聘……新冠疫情以来,春秋航空打出创新组合拳,积极助力“保就业”、“保民生”目标。

春秋扶贫定制班开班仪式现场-春秋供图
率先试水远程面试,隔离疫情不隔离人才
“你学习中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为什么想应聘上海的企业?”“如果你是西游记取经四人中的一员,你觉得你最胜任谁?”2月18日上午,春秋航空的招聘团队在总部办公室里抛出了一个个问题,隔着摄像头和屏幕,屏幕另一端的考生们逐一作答。
作为我国民航低成本航空的龙头企业,春秋航空在高速发展中有着强烈的人才队伍建设需求,但新冠肺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今年春秋原定的、现场面对面式的招聘计划。坚持防疫与发展“两手抓”的春秋航空决定,不能因为防疫隔离而隔绝人才招聘的途径、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能让优秀、又热爱航空事业的应届毕业生因为疫情而错失合适的机遇。因此,春秋迅速搭建了远程面试平台,从2月5日起,春秋“无接触招聘”上线。求职者除了提交简历之外,需要再根据岗位要求、先行录制一段自己的视频问答,即可初试。初始合格的,就进入了2月18日开始的视频面对面复试。

春秋航空给身在武汉的应届毕业生做视频面试-春秋供图
此后,越来越多的民航院校、机构,也相继开通了各类远程招聘渠道;春秋航空除了企业自身继续为毕业生提供网络报名和招聘途径外,也积极参与央视频、民航院校及上海市各高校等组织的网络招聘会,先后已达近10场。目前,春秋航空还在继续参与网络招聘,持续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机会。
年度计划不减招,飞行空乘学员按期入职
和很多民航用人单位一样,从去年开始,春秋航空就积极在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业内院校,按既定的年度人才梯队建设需求,启动了机务、签派等专业岗位招聘。

春秋航空迎接抵达上海的红河扶贫定制班学员们-春秋供图
春秋航空已经明确,虽然企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面临诸多挑战,但今年原定的年度招聘数量不会因此减少。对于此前已经完成三方签约的毕业生,春秋航空都将确保安排入职,对于尚未完成招聘的今年岗位,则将通过上半年的后续招聘活动,继续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机会。
除了业内院校之外,春秋航空通过网络招聘、远程面试,已经与来自南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墨尔本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的部分硕士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完成签约或达成招聘意向,把他们招录为春秋航空管理培训生。据统计,春秋今年招收的民航专业岗位和管理培训生等各类应届毕业生,将达上百人。
与此同时,春秋航空同样积极做好飞行学员的稳就业入职工作,今年预计将有180名飞行专业应届养成学员,按既定安排入职报到,此前已经完成校园招聘、今年将按照原定进度入职的应届毕业新乘也有百余人。
打造扶贫定制班,期待各方联动助就业
5月16日,由春秋航空与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联手打造的“蓝天筑梦计划”定制空乘班正式开班,18名准空乘学员开始了自己在上海的学习生活。
这18名学员来自上海市长宁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对口帮扶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绿春县、红河县,为16至2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其中15人来自扶贫建档立卡户。春秋航空为学员们承担昆明赴上海首次入学报到的单程机票,并减免15000元/人的乘务学员初始资质培训费和体检费;定制班同时具备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作用,未来完成学习培训、考核合格、获得上岗资质后,学员将成为春秋航空的乘务员。
随着新冠疫情在境外的快速传播,其已经呈现出将在较长时期内改变外部环境的态势。春秋航空的招聘和“保就业”布局,也正在着眼于这一变化。“像红河班这样的模式,把贫困地区的年轻人早一些接出大山,在上海接受高等教育、更系统地完成乘务专业学习,既能帮助他们就业,又能更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并且也贴合春秋航空一直以来开展就业扶贫的社会责任理念。”春秋航空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助理肖飞告诉记者。
春秋航空也期待着,面对全行业性的行业变局、市场压力和“保就业”需求,各方能更密切地联动,打造促进就业的合力。
虽然疫情影响尚未过去,但春秋航空对中国经济、中国民航的长期看好并未改变。五月以来,春秋的运营正逐步恢复,国内航班同比已恢复至95%左右,平均客座率也已达75%左右。在直面疫情带来困难和抓紧复工复产的同时,春秋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一环。坚持面向应届毕业生推出岗位、打造管培等成长平台、不断克服疫情影响创新招聘模式,正是春秋航空既着眼企业长远发展、更践行“保就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