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南航“航油e云”让国际同行点赞
来源:《中国民航报社》2018-12-21 13:31:00

 

直到现在,回想起11月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航协航油大会,陈继业仍然备感骄傲。11月14日,在第77届国际航协航油大会上,他作为南航代表团的汇报人,就实现航油管理精细化、配合公司国际化战略开发的“航油e云”平台作了专题介绍。

这是国际航协航油大会上首次有中国航空公司代表发言。发言结束后,南航代表团被各国内外航空企业代表团团围住、争相取经,国外一家大型航空公司更是向南航提出了要率队前来学习的请求。

自动生成科学加油计划

“航油e云”是南航与中国航油华南蓝天公司共同研发的电子加油管理系统,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为飞机合理加油,减少“油耗油”(飞机为承载合理加油量以外多加的油而消耗的航油)。这一基于云数据、云计算搭建的管理平台,在国内航空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了10秒钟收集即时加油数据,可随时获取当日、当月任意时段的航油成本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建立分析模型,可自动生成科学合理的加油计划标准。除了成本把控之外,“航油e云”还可对航油成本进行分析预测、精准核算,为运力网络布局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针对中长期油价及其走势进行预测,形成对未来航油成本的预估。

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航油管理智能化和成本可预测化水平,“航油e云”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而这一平台已经在南航发挥了积极作用,南航今年第三季度计划外多加油航班占比同比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

航油成本智能化管理

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主要的运营成本之一,受外部诸如油价、汇率、市场布局、保障能力等供应风险因素的影响,在过去航油成本很难实现智能化管理。

自2013年起,南航开始筹备“航油e云”项目,并于2014年制定了行业第一部《航油管理手册》,让航油成本管理有了规范性指引。紧接着,团队遇到一个难题,即数据共享。“这也是整个平台搭建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航油e云”项目负责人、南航总务和不动产管理部总经理孟庆柏说。

“航油e云”项目研发团队决定追本溯源,直接与航油公司系统对接,实时抓取航油结算数据。这是唯一精准的航油数据源。为此,研发团队不断与中国航油接触、沟通。

2017年5月16日,南航“航油e云”平台与中国航油数据完成对接,实现双方实时加油数据共享,南航成为首家与中国航油实现实时数据对接的航空公司。

2017年6月,“航油e云”平台在广州试运行,可以对南航从广州出发的每架飞机的加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传输,并能随时核算当天航油成本。该系统还能让加油、结算流程更简化,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航油e云”平台将南航航班号、飞机号、计划加油量等信息传递给航油公司,航油公司的加油车接收信息并完成加油任务后,在10秒内即可将实际加油数据、与机组的确认信息传递至“航油e云”平台,这确保了航油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及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实时监控加油数据,能促进航油公司高效完成油车调度、预加油等,节省约17%的协调时间,减少加油导致的航班延误。”陈继业说。

为“油耗油”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未来,“航油e云”平台在成本控制、分析预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内嵌入了普氏国际航煤价格模块,因此飞机在加油后,我们在后台可以看到这架飞机的加油成本。同样的功能延伸到航班计划,系统可以直接生成年度航油成本预算方案,帮助财务部门精准预算。”陈继业说。通过对各种机型、每架飞机、任一航段的航油成本数据的多维度分析,“航油e云”平台可以为营销部门的运力网络布局提供参考。

此外,平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了分析模型,对机型、业载、天气、航路等诸多要素进行综合,从而建立燃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为“油耗油”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航空公司可借助该系统提供的同等环境中“偏离计划加油”的历史数据进行筛查排序,对每名飞行员的加油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科学可靠的大数据支持,帮助飞行员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养成良好加油习惯。而“航油e云”平台的最终目标是:按计划完成最佳经济油量等模型建设,推行指令性按需加油,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上不多加一公斤油,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多加油带来的“油耗油”等问题。

南航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据统计,去年全年南航在飞行方面节约航油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万吨。(《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郭瑛 通讯员杨振、陈逸实)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