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呼和浩特机场:以“蒙古马精神”跑出服务加速度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4-24 09:35:00

2025年4月21日,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及中国民航报社联合发布的《2024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报告》正式出炉。该报告采用“背靠背”测评的方式,通过旅客满意度、航空公司满意度、航班正常率、投诉管理、专业评审五大维度,对全国38家千万级机场展开全方位考评。呼和浩特机场凭借卓越的服务品质脱颖而出,荣获“服务质量优秀机场”综合奖。这一奖项是中国民用机场服务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荣誉,也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已连续四年在该评价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空中门户”,呼和浩特机场积极践行集团公司“向行业领先机场集团迈进”的战略目标,以标杆服务为引擎,全力助推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持续贡献民航力量,为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奋力朝着行业领先的目标坚实迈进。

“天路网络”:让服务跨越地域的经纬

来自海拉尔的旅客其木格计划经呼和浩特中转飞往武汉。她原本担心语言不通、流程复杂,却在呼和浩特机场体验到了“无缝衔接”的便捷——值机时,工作人员主动为其贴上“经呼飞”中转标识,行李直挂武汉,途中还享受了免费餐食和休息区服务。“这样的中转流程就像在草原上骑马一样顺畅!”其木格大妈赞扬道。


呼和浩特机场的“经呼飞”中转服务,正是其航线网络布局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干支通、全网联”战略,呼和浩特机场充分发挥连接俄蒙的区位优势,与西安、青岛、深圳等枢纽机场合作,打造“精品中转航线”。2024年,呼和浩特机场开通客运航线212条,通航城市93个,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6条,覆盖日韩、东南亚、美洲等地区,形成“互补共赢”的全球航网。为提升中转效率,呼和浩特机场与长沙、石家庄、太原等24家机场实现“一次值机、行李直挂”,并推出急转旅客“绿色通道”、特殊旅客预约保障等定制化服务。2024年,“经呼飞”中转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4.86%,中转行李差错率显著降低。

数据背后,是呼和浩特机场对服务网络“广度”与“精度”的双重追求。通过“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呼和浩特机场与24家机场实现中转标签互认,并推出行李寄存、食宿预订等一站式服务,制定“35分钟急转保障程序”,中转衔接效率提高40%,让旅客的中转体验从“疲于奔波”变为“从容无忧”。

“无感出行”:让服务从指尖到心间

2024年春运期间,一位商务旅客张女士在呼和浩特机场体验了“一脸通关”服务。从值机到登机,她全程未掏证件,仅靠刷脸便快速通过所有环节。“以前排队安检要十几分钟,现在5秒就搞定!”张女士的惊喜,正是呼和浩特机场智慧服务的缩影。

呼和浩特机场早在2019年便成为国内首家运行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的机场。此后,通过搭建数据平台、部署智能设备,呼和浩特机场逐步推出“无纸化通行”“无感登机”等创新服务。2024年,“一脸通关”全面上线,旅客仅需一次人脸识别,即可完成全流程通行。数据显示,该系统将人证票查验时间缩短至6秒,安检效率提升22%,登机速度提高30%。更令人瞩目的是,呼和浩特机场研发的“无感登机实物原型”让旅客在自然行走中完成身份核验,人均登机时间压缩至2秒内,真正实现“出行一张脸”。


科技不仅提升了效率,也让服务更具温度。针对老年旅客,呼和浩特机场推出“爱心接力信息卡”;针对国际旅客,启用境外支付服务中心,解决货币兑换难题。这些举措的背后,是“让数据多跑路,让旅客少跑腿”的服务初心。2024年,呼和浩特机场ACI旅客满意度得分达4.99分(满分5分),特殊旅客专属服务覆盖率达100%。

流程革命:用“草原速度”重塑服务标准

2024年7月24日,北京突遭雷雨天气,20架航班紧急备降呼和浩特机场。在停机位饱和、旅客激增的困境下,呼和浩特机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灵活拖曳航班、精准调配廊桥资源,单日保障旅客5.2万人次、起降444架次,创下“四个历史最高纪录”。这场“压力测试”的背后,是流程优化的硬实力。


速度的背后是流程的精准优化。早在2023年,呼和浩特机场便将航班截载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35分钟,次年再压减至30分钟,跻身千万级机场第一梯队。2024年,呼和浩特机场在提升运行效率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改造登机桥、优化航班排布等方式,将航班靠桥率提升至85.25%,近机位周转频次高于行业均值,实现“能靠尽靠”。同时,同步构建大数据监测平台,有效降低延误5分钟以内的航班数量;建立极端天气响应机制,实现降雪后10分钟内完成清雪首飞;实施航空器“闪灯推”,提升航班推出效率,保障航班运行顺畅度。这些创新举措带来了显著成效,航空公司满意度提升至4.94分,形成了全链条协同优化的服务保障新模式。

流程优化的核心是“把时间留给旅客”。针对晚到旅客,呼和浩特机场设置“急客召集员”和专属通道;针对特殊天气,开发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调整资源。这些举措让旅客平均排队时间减少1.65分钟,过检速度提升至157人/小时。“时间就是服务,效率就是口碑。”呼和浩特机场用一次次自我突破证明,服务品质的提升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刷新的“草原速度”。

人文浸润:以“草原温度”书写服务诗篇

76岁的王奶奶第一次乘飞机,从值机到登机,她始终攥着“爱心接力信息卡”。这张卡片连接了老年专属柜台、优先安检和流动向导的全程帮扶。“没想到机场服务比儿女还周到!”王奶奶的感动,源自呼和浩特机场对特殊旅客的细致关怀。

将“温度”融入服务细节。针对老年旅客,推出“爱心接力”服务;为首次乘机者提供“保姆式”陪伴;为军人、消防员等群体开辟优先通道;在航站楼打造融合蒙古包、钢琴景观的“网红打卡点”,全年举办36场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超6000余人次参与,让旅客感受草原风情。2024年,呼和浩特机场受理旅客表扬2003起,局方百万旅客投诉率同比下降59.76%,投诉解决率100%。


(呼和浩特机场供图)

服务的温度源于“人”的主动。呼和浩特机场创新“服务赋权”机制,赋予一线员工快速决策权。2024年,员工主动处理服务问题600余次,从“要我服务”转向“我要服务”。此外,多语言服务大使团、行李“门到门”等创新产品,让服务更贴近多元需求。

连续四年在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中获奖,呼和浩特机场用行动诠释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从织密航线网络到创新智慧服务,从突破流程极限到传递人文温暖,这座北疆空港始终将“人民航空为人民”作为最高追求。

2025年,随着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的运营筹备,呼和浩特机场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它将继续以服务为引擎,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加速前行,为旅客书写更多“畅享草原”的故事,为民航业树立更具标杆意义的“服务样本”。(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柴轩仪、党兴宇)(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