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航班量较快恢复和频发的雷雨天气,按照防汛工作总体安排,吉林机场集团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坚守安全底线不放松,积极践行真情服务,各单位结合“三个敬畏”专题教育,严格落实雷雨季节运行安全工作要求,筑牢守住安全底线,加强联动、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各项防汛保障工作,确保雷雨季节运行安全平稳顺畅。
5月25日,吉林机场集团领导班子带队,对长春机场进行了防汛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了机场5号路的延长段到达机场主出水口B口、机场1号路界桥、机场11号路T2附近的主雨水井的防汛减灾能力,T1负一层车辆进口,防止雨水灌入的沙箱准备,对机场周边防汛区进行踏勘,检查过程中详细了解了机场排水沟、排水井、明暗渠等重点防汛区域的布防情况。在飞行区,重点查看了延巡场路到机场主排水口B口、A口,排水沟和暗渠的防汛应急保障能力。

吉林机场集团领导班子带队开展防汛工作踏勘(王博/摄)
注重细节,识别风险,保渡汛、保运行两不误、两促进,飞行区管理部扎实做好防汛工作。飞行区管理部场务保障室作为飞行区内防汛工作的重要部门,在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同时,开展班组防汛风险措施提高专项研讨活动,结合长春机场飞行区内实际防汛设施情况及以往在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利用风险管理机制,逐一识别、各个击破,“既要破,更要立”。班组共识别防汛风险4个,已经全部解决。为机场安全、平稳渡过汛期打下坚实基础。

长春机场提前做好飞行区排水口闸门的维护保养(石生/摄)

长春机场飞行区内及时清理排水沟内杂物确保排水畅通(石生/摄)
未雨绸缪,能源管理部召开防汛工作会,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工作,开展防汛演练。能源管理部水暖维修分队在汛期前完成了6247个雨水篦子清掏和424个雨水井检查工作,确保了航站区内雨水管道的畅通。筹备防汛车辆4台,自发电大功率水泵2台,铁锹、镐、铁锤若干。同时水暖维修分队凭借多年的防汛经验,发明自制了紧急排涝工具“安全伞”。

能源管理部自制下水紧急排涝工具“安全伞”(范恩莹/摄)
空港服务公司防汛工作挺在前,保障汛期无风险。空港服务公司负责龙嘉机场公共区的防汛工作,每年公共区的防汛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容不得一丝含糊。机场西侧的排洪沟是承担着飞行区内雨水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历年防汛工作的重点环节所在。根据气象信息,预计今年汛期雨水较大,空港服务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克服疫情时期影响,提前完成了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组织人员历经15天,对约100延长米的旧河道进行取直清淤,提高排洪能力,对约800延长米的主河道进行疏通以及河堤、护坡加固。

空港服务公司对旧河道进行取直清淤,并对主河道进行疏通以及河堤、护坡加固。(付尧/摄)
查缺补漏,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航站楼管理部提前部署防汛各项工作并开展全面排查。物业管理室根据以往统计的航站楼漏水点,对T1进行了全面排查,并于7月7日-8日组织施工人员对航站楼屋面胶缝进行补胶处理,维修航站楼屋面胶缝共计100延米,有效防止汛期屋面漏水发生。针对汛期重点防控区域,为有效避免雨水因坡道灌入航站楼内,对T1航站楼远机位、102桥门斗及东、西三个贵宾坡道摆放的防汛沙袋进行补充及检查。

长春机场国际贵宾坡道防汛沙袋摆放实景(宋冬梅/摄)
以“练”为战!通化机场开展无脚本防汛应急演练,为确保演练效果,通化机场多措并举,提前储备了防汛物资,对排水沟、排水篦子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和更换。(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孙颖、李季)

通化机场开展无脚本防汛应急演练(王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