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梅桢、班丽娜 报道:在上海机场边检站,有一群特殊的“警医家庭”成员,他们中的一方,是机场边检的国家移民管理警察,在国门线上拉起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护网,另一方是医护人员,奋战在医院病房。这个新春佳节,“警医家庭”的成员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阻击疫情。

张琳涓的姐姐(左一)在防疫一线
“在这场战斗里,我一点都不孤单”
“妈妈,你去菜场买菜的话一定要戴上口罩。如果姐姐打电话回家里,一定要让她自己多注意……”张琳涓是一名来自湖北襄阳的新警,2019年10月来上海工作后还没回过家,疫情发生后,整个机场边检都全力以赴,回家过年自然是不可能的奢望。电话里,她总是嘱咐家里人少去人多的地方,自己则义无反顾地主动报名,要求加入疫情防控突击队,为发烧的出入境旅客提供通关服务。
小张尤其牵挂的姐姐,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生,疫情爆发后,她主动要求调至呼吸科,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每天都在和疫情做面对面的搏斗。“每次穿上警服,我就想到姐姐穿上防护服的模样,在这场战斗里,我一点都不孤单。我的小外甥才6岁,他每天都想妈妈回家。我虽然在上海,但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乡。我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希望姐姐和所有一线的工作人员都能平安回家。” 张琳涓如是说。

正在通道执勤的闵佳斌(班丽娜/摄)
“你放心向前走,我会等你平安凯旋”
疫情爆发后,上海机场边检站文职工作人员闵佳斌听说新婚妻子小姚所在的浦东医院接到了支援武汉的任务。报名前夕的晚上,妻子小姚欲言又止好几次,转而跟丈夫讨论起武汉医护人员紧缺的消息。
到这个春节,小两口新婚还不满半年,对妻子奔赴疫区的担心和对她这份热心的理解交织在一起,当晚,小闵想了很多。作为机场第一批接触发热旅客的工作人员,小闵和同事们日常冲锋在前、迎难而上,而每次工作时,小姚都会视频指导小闵穿上防护服,叮嘱注意事项。两人不就因为这份惺惺相惜才在一起的吗?
次日一早,闵佳斌将连夜帮妻子写好的《请战书》放在桌上,出门上班,还留下一张纸条:“老婆,我上班去了,请战书我帮你写好了,你放心向前走,我会等你平安凯旋!”

张译元的妈妈(右一)和同事们讨论治疗
“妈妈放心,单位提供了口罩手套,我也经常洗手”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作为全国最大的旅客出入境空港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边检候检区仍是每天灯火通明、客流不断。
“出境请求支援。”“收到,马上来!”民警张译元佩戴上口罩后,立刻赶往验证台验放旅客……回到休息室时,已是凌晨三点,他终于得空看了看手机,几分钟前刚刚收到妈妈的一条信息:“元元,你们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安全!”“妈妈放心,我们单位提供了口罩、一次性手套、免洗消毒凝胶,我也经常洗手,你今晚又是通宵值班吗?”张译元的妈妈,是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最近一直在加班。一起通宵,成为她们母女共同抗击疫情的方式。
在上海机场边检站,共有27个这样的“警医家庭”,他们虽然天各一方,但仍心心相印、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