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通讯员 张雪 报道:8月10日14:50,随着北京-丹东CA1631航班降落在丹东机场,标准着临时关闭17天的丹东机场正式恢复通航。7月22日,丹东机场驻场部队紧急通知,决定于7月24日至8月9日期间对丹东机场跑道进行维修,而这时距机场关闭仅剩两天时间,机场关闭期间的68个进出港航班已经销售客票3391张。从接到通知到机场重新开放使用的这17天里,管理局、辽宁监管局及辽宁机场集团公司密切合作,努力工作,妥善处理了丹东机场临时关闭期间的旅客安置和服务工作,未发生一起旅客群体性事件。
积极协调,周密布置,努力减少因机场关闭对旅客出行的影响。接到辽宁机场集团关于丹东机场临时关闭的报告后,管理局许浩副局长紧急召开专题会议,对机场关闭期间旅客服务和安置、军民航协调、临时关闭有关手续、机场建设项目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周密部署。随后积极与民航局、各航空公司争取航班改降沈阳,最后,国航、东航决定取消航班,南航同意将丹东-上海-深圳航班临时改降沈阳,民航局运输司在7月22日晚做出了航线更改的紧急批复,为进一步做好旅客服务工作留出了时间。丹东机场也紧急制订了机场临时关闭有关处置方案,成立了旅客信息沟通、旅客运输和宣传报道3个小组,机场领导分工负责,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认真做好旅客服务与安置工作。一是做好信息通知和发布工作。7月23日,丹东机场通过丹东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上发布机场临时关闭信息,有效避免了旅客聚集机场现象的发生。并开始组织人员用电话通知因关闭导致航班取消和航程更改的旅客,由于部分旅客在销售系统所留电话不准确,丹东机场通过联系售票处等方式反复尝试,到7月29日,机场将所有受影响旅客全部通知完毕,共通知旅客1089人。在机场关闭之初,机场还设立了24小时值班柜台,接待因无法得到通知而到机场的旅客,关闭期间共处理团队旅客3起,受理旅客投诉3起。二是做好旅客地面运输及在沈阳乘机服务工作。机场关闭期间,丹东机场租用两辆空调大客车,在每个航班执行日往返丹东至沈阳机场间,共发送旅客班车19台次,安全运送旅客1033人次。旅客在沈阳办理乘机手续时,南航开设了专门的值机柜台,沈阳机场和南航均派出专人引导旅客,管理局、辽宁监管局分别派出检查组对旅客地面运输和在沈阳乘机流程进行了检查。
积极协助军方维修跑道。接到军方维修跑道的通知后,辽宁机场集团领导立即到驻场部队进行了走访和慰问,并将维修款100万元交予军方。丹东机场方面为军方维修跑道提供了一切必要的便利条件,并实时掌握工程进程,军方施工队伍于7月24日进场,到8月3日完成跑道整块修补,5日完成小面积极破损修补,进入养生阶段。此次军方共维修道面9324平方米,其中整块修补7524平方米,小面积修补1800余平方米。
利用关闭之机实施机场改造项目。丹东机场在机场临时关闭期间开展了4号联络道修补、南灯光站迁移两个改造工程,同时对围界进行清洁和修复,开展了值机柜台改造、助航灯光维修、候机楼监控等改造项目。其中4号联络道共修补560平方米,南灯光迁移完成室外电缆铺设。
积极推进机场重新开放使用。辽宁机场集团于8月6日向管理局提交了丹东机场开放申请, 8月9日在对丹东机场初步审查中发现由于受到台风"梅花"的影响,还存在道面未进行灌缝、跑道滑行道标志线未施划等问题。 8月9日,许浩副局长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对丹东机场开放审查以及复航事宜进行布置, 会议要求丹东机场连夜与丹东公路实验室联系,对部队施工的新道面进行抗压、抗折检测, 立即对跑道、滑行道标志线进行紧急恢复,会议要求,机场必然达到开放标准才能开放使用。8月 10日,空军方面出具了道面检测报告及整个工程质量跟踪报告,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东北公司对军方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确认,符合民用机场场道设计规范。10日上午丹东机场完成跑道滑行道的标志线修补施划工作,经检查符合标准。管理局于10日中午同意丹东机场开放,并要求道面灌封工作待符合施工条件后立即进行。开放首日机场运行正常,道面状况适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