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与福州管制移交试运行C类移交(厦门空管站供图)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林超凡 庄昱宸 报道:2021年1月28日7时开始,厦门空管站区域管制室(以下简称厦门区域)与福建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室(以下简称福州进近)正式试运行C类移交,这标志着在这两个管制区之间实施了近三十年的人工管制协调方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实施C类移交后,依据MH/T 4029.3技术标准定义的C类数据报文在自动化系统间可以实现数据交互,对飞经对方管制区的航空器进行“屏幕到屏幕”的电子移交,而无需拨打电话进行,这对于提高管制协调移交效率,降低管制员工作负荷,促进飞行安全和运行效能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福建地区民用航空业飞速发展,相邻管制单位协调移交工作大幅增加,这也对管制协调和移交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电话进行人工移交存在工作效率低、容易发生误说误听和误记等问题,而电子移交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厦门区域与福州进近管制区之间的移交在不同高度层之间进行,目前在国内其他空管单位普遍采用的AIDC电子移交方式不能适用。
针对该问题,厦门区域协同福州进近另辟蹊径,积极协调空管设备厂家尝试使用C类数据移交的方式来实现航空器在不同管制区之间的电子移交。
为确保C类移交工作顺利实施,厦门区域与福州进近协同技术保障部门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2020年3月6日,双方初步确定C类移交技术方案、工厂测试验证和现场测试验证时间,此后紧锣密鼓地完成了C类管制移交工厂测试验证、测试平台软件补丁升级、C类管制移交链路测试、参数设置和系统功能性测试; 8月,双方技术人员先后两次针对区域内各个移交点及不同方向的航路(航线)、飞行高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测试,充分验证了C类数据移交的可行性,测试情况基本符合管制运行需求。
2021年1月中旬,厦门区域与福州进近完成了相关理论培训和模拟操作培训,验证了操作流程的可操作性。1月22-27日,厦门区域与福州进近进行C类移交试运行,期间,除使用电话实施管制移交之外,双方管制员同步进行C类移交操作。试运行期间,双方就具体的协议细节和操作方式进行了再验证,为C类移交正式运行提供了保障,也标志着国内首家民航空管分局站之间自动化系统采用专线链路进行C类数据移交全模式的测试成功。
厦门和福州开展C类数据移交试点工作,是中国民航空管科技项目《基于飞行数据交互的空管自动化系统间管制移交技术研究与验证》的一部分,也是智能化在民航领域实际应用的成功案例,这也标志着中国民航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的又一次首创。下阶段,厦门空管将加强与民航院校、管制设备厂商的协同,进一步加大新技术研究应用的力度,为促进空管高质量发展,实现“四强空管”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