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2020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12-03 20:22:00

a4.jpg

《2020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发布现场(记者张薇/摄)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薇 报道:12月3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网信办指导的第六届智慧城市博览会在京举办期间,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编制的《2020年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由《航空通达性的背景与意义》、《城市航空通达性的研究范围分级分类》等七部分组成,旨在完善城市航空通达性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展现当前城市航空通达性存在的短板,科学、客观地评价航空运输对旅客出行体验、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贡献,以便针对痛点与堵点,精准施策,提升航空运输供给效率与质量。

2019年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旅客通达体验度 珠海排名首位

报告按照2个一级指标(旅客通达体验度、城市航空辐射度)及8个二级指标(通达时间、网络覆盖度、有效通达机会、航班均衡度、网络覆盖率、航空旅客吞吐量、腹地城市GDP及人口规模),将202座副省级以下城市2019年航空旅客通达体验度做了排名,其中珠海、烟台、三亚、温州和桂林五座城市排名前五位。末位城市多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如阿里、富蕴等。2014—2019年间,排在末位十名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占比高达83.3%;其次是东北地区,占比6.7%;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占比均为5.0%。

报告同时指出,从通达时间看,2019年中心城市为5.3小时,副省级以下城市为14.4小时,相差9.1小时,短期内差距难以弥合;从实现朝发夕返的城市数量占比看,2019年中心城市除拉萨外,全部实现朝发夕返,占比97.2%;副省级以下城市数量占比仅为12.5%;从胡焕庸线两侧看,东侧城市旅客通达体验度起点高、增速快,西侧起点低、增速慢,东西两侧差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

顺畅衔接 华夏航空通程航班做好“硬衔接”

报告指出,“顺畅衔接为核”“干支互联为骨”“支支互补为辅”“干支通为体”是航空通达性的提升原则。作为中国支线航空商业模式的引领者和主要践行者,华夏航空经过多年探索,推出继直飞、经停之后的民航第三类航班形态——通程航班,具有“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航变无忧”的独特优势,并与国内28家航司建立合作关系,在67座机场开通通程航班地面中转服务,将原来自然中转的“软衔接”升级为有标准、全服务、全责任的“硬衔接”,是顺畅衔接的有效方式。

同时,华夏航空于2018年4月在库尔勒机场设立过夜基地,使用低座级支线飞机,架设南北疆空中互联通道,完善东西穿梭网络,构建横跨南北、贯穿东西的“云上公交”,使疆内众多支线城市“环起来”,并汇聚更多支线城市客源支撑库尔勒开通更多至国内主要干线城市的航线,促使“疆外连通快起来”。近日,华夏航空与毕节机场携手打造全新航空服务品牌——“毕通天下·随意飞”。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毕节机场实现可通程航班通达城市134个。

从“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快”转变

针对当前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存在的现实问题,报告同时提出了六方面改善建议。第一,加大航空供给侧改革力度,既要“建站”,还要“修路”。一方面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另一方面高质量开通航线。第二,发挥网络效益,促进“干—支—通”三网融合。运用支支互联次枢纽、单点高频快线等创新模式,以网带线。第三,资源分配倾斜,促进支线均衡可持续发展。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实施差异化航班时刻供给配置措施与“四率”考核。第四,机场流程改造,提高航空网络衔接顺畅度。机场全面升级改造流程,推动三级网络衔接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管理协同。第五,干支航企协作,共同开发全国民航市场。干支航空公司深度合作,打破“信息孤岛”“管理孤岛”,联合开发广覆盖、快衔接的通程航班组合。第六,关注通达性研究,纳入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航空通达性是对城市航空运输发展品质的综合评价,建议将其纳入民航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