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察员顾枭雄和同事在办公室准备远程监管资料(郭志鹏/摄)
七月,突如其来的第二轮本土疫情将原本已逐渐恢复往日繁忙热络的乌鲁木齐机场瞬间拖入了肃煞的氛围中,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让乌鲁木齐机场节节攀升的运输架次最低跌落至疫情前的5%。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形势、新挑战,新疆民航各个岗位的从业者原地整装,按照自治区、民航局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再次执甲仗剑,逆行应战。

天缘物流一线工作者保障顺丰航空包机(柯达/摄)

天缘物流一线工作者保障顺丰航空包机(柯达/摄)
召之即战 做好应“急”机动队
7月31日凌晨0点49分,乌鲁木齐航空UQ2001航班由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横贯四千多公里,历时近6小时,于早上6点35分,抵达和田机场。
这是乌鲁木齐航空运行控制部AOC带班主任侯旭东连续作战31个小时以来,第一次稍微舒展紧绷神经的片刻。
疫情当前,物资运输至关重要。7月29日下午17点,乌鲁木齐航空接到和田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来电,希望能够协助紧急运输一批防疫物资。
收到请求后,乌鲁木齐航空值班领导立刻组织研讨,进行运输可行性评估并加紧安排部署,各部门值班人员接到工作指令后迅速反应、高效执行:侯旭东组织席位人员确认各类信息,逐一明确相关保障事宜,根据防疫物资品类、重量确定装载标准,积极向总局相关单位申请航路、航权等电报许可;飞行部、客舱服务部、航空安保部分别选配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机组人员执行此次长航线、多航段运输任务;市场部货运负责人徐绪节细致计算货舱尺寸、并与始发地杭州货运人员充分沟通,商讨评估最佳装载方式以确保装载货物符合运输要求……最终,此次客改货包机航班搭载的4吨防疫物资,第一时间投入了南疆抗疫前线。
“我们就是链条上的机动队员,这样的紧急任务不仅要争分夺秒,更得事无巨细,不能出错。”侯旭东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
七月疫情开始以来,作为新疆唯一一家本土航空公司,乌鲁木齐航空已累计执行客改货航班27班,运输防疫物品和民生物资总重178吨,有力的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应急维稳工作。
“若有召,必应战”是新疆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乌航一线坚守者的担当。

南航新疆地服部“大白”坚守岗位一线(王茜/摄)
朝乾夕惕 充当克“难”排头兵
民航乌鲁木齐监管局航务处监察员顾枭雄自己也说不上这是他留守单位以来熬得第几个大夜。封闭办公以来,“三十而已”的顾枭雄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又一个吃劲的“上坡路”。走在这段“上坡路”上的不仅是顾枭雄自己,还有民航乌鲁木齐监管局。
8月3日,民航局召开民航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下一阶段民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发展进行统筹部署。站在抗“疫”最前线的乌鲁木齐监管局按照“认真、科学、冷静”的原则,严格落实“保安全运行、保应急运输、保风险可控、保精细施策”的要求,号召所有监察员工作不掉线,监管不脱节,以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作风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阵以待,迎难而上。

南航新疆地服部“大白”细心帮助旅客了解防疫程序(王茜/摄)
精准监管难,线上悬丝诊脉来把关。封闭隔离条件下,做好日常监管是值守监察员的基本工作,顾枭雄和同事们每天的重点工作就是梳理非现场监管事前资料,明确监管线索、抽查系统数据、调取视频资料。在不断完善和验证中,“远程监管”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资料复核”转变为监察员通过多系统、多平台对相对人进行“悬丝诊脉”的大会诊,确保辖区始终运行在“防火墙”内。
信息收集难,不做后知后觉“局外人”。疫情突然,一时间各单位纷繁琐碎的任务蜂拥而至,如何厘清监管盲区、信息乱流、数据滞障,做到对辖区运行情况手中有尺、心中有秤,着实让留守监察员脚不沾地得忙了几个大夜。顾枭雄一边忙着建立实时通讯的联防联控机制,收集各单位运控中心运行信息,一边积极与运管委协调,将AOC值班大厅运行保障信息平台接入监管局,使信息传导更为流畅和详实。这些努力,使监管局切实守住了战“疫”的情报阵地。
值班值守难,当好擂鼓掌灯“守业人”。为了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乌鲁木齐监管局本次隔离办公值守单位的6名监察员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坚持问题导向、预警导向,将值班值守工作从服务型、应急型向信息型、主动型、综合型转变。强化工作措施,扎实确保民航局、管理局应急值守有关规定在监管一线不折不扣的得到落实。
接下来,新疆地区的疫情防控攻坚战将进入最关键时刻,监察员们的上坡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道远且艰,笃步前行,百韧千难,不过而已。”

乌鲁木齐航空AOC带班主任侯旭东在席位上(段萍/摄)
不舍真情 争做赴“险”突击队
在乌鲁木齐机场T3航站楼中,活跃着一支“大白”突击队,在家人眼中他们是勇敢的“白衣天使”,在旅客眼中他们是靠谱的“暖心大白”,他们是南航新疆分公司地服部奋战在一线的值班工作人员。
“三伏天里,这身儿厚厚的白色隔离服既是我们的铠甲,也是我们的软肋,穿起来既能应战又能中暑”南航新疆地面服务保障部副经理王茜打趣道。

乌鲁木齐航空客改货航班整齐码放的客舱(段萍/摄)
疫情升级以来,虽然乌鲁木齐机场航班大幅缩减,但随之而来的防疫压力使得仍在紧锣密鼓运输旅客的T3航站楼成为了符合“高流量、高密度、高接触率”的高风险地带。病毒狡猾莫测的潜伏期使得旅客即便手持核酸检验证明也难以自明。这样的风险下,南航新疆地服各岗的工作人员毫不退缩,纷纷选择坚守岗位,党员干部更是身先士卒,踊跃报名服役一线,争做赴险突击队员。
虽然乌鲁木齐机场根据防疫需要旅客运输量下降明显,但地服工作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工作强度陡然增加: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正常的旅客服务工作,同时要严格按照防疫要求严密做好旅客疏散、测温、消毒、查验等防疫流程。特殊时期旅客的需求、疑惑也随之增加,为保障旅客正常乘机,地服部的“大白”们响应集结令,吃住都在T3航站楼,与家人隔空安慰,对旅客真情守护。
候机楼里,“大白”形影相照,停机坪上,地服部员工为保障医疗物资运输更是披星戴月,彻夜不眠。值机员、送机员、司机、调度、配载……各个岗位精诚合作,在梳理航班、车辆消毒、物资装卸等各个环节稳扎稳打,地服部装卸室分队长韦然介绍,截止8月16日,他们已经完成进出港各类应急物资81330件,约980吨的装卸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质量不会打折。”王茜说,“实现服务态度'亲和',服务管理'精细',一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做好防疫物资供应链条中毫不松懈的螺丝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栉风沐雨 甘当承“重”阵前卒
七、八月的乌鲁木齐骤雨初歇烈日急,极端的天气、高强度的工作任务、满负荷的作业周期,为长期奔波在货站和顺丰航空库区之间的天缘国际物流公司企划营销部副经理车阳带来了极大的身体消耗和精神压力。这不是乌鲁木齐机场第一次投入疫情作战,但要问与年初那次相比有什么区别,可能和很多人给出的答案和车阳一样,那就是“苦”。
年初,作为参与到全国大会战中的一份子,新疆地区感染人数较少、物资需求较缓、疫情波及面较窄,乌鲁木齐机场的货运业务虽然紧凑,但节奏稳定,有章可循。然而,由于7月疫情爆发的震源地就在乌鲁木齐,突如其来的运输压力和纷至沓来的紧急包机任务让车阳和同事们如同被猛地推进了深水区,猝不及防得倒了好几口气。
天缘国际物流公司作为新疆机场集团货运业务运营主体,主动承担起守好乌鲁木齐疫情防控第一道“空中关口”的责任,按照抗疫物资保障要求,全力做好各类包机的保障工作。为了优先保障各地州政府在全国多个城市采购的中药药剂、医用耗材等防疫物资通过航空货运抵港,机场集团第一时间责成天缘国际物流公司对接相关工作,与航空公司确定机型、时间、航线,与地方政府对接物资信息,再配合顺丰航空公司完成支援任务。
除了协助包机完成机组接送、前端验视、货物收运、称重、预配、出库等保障环节以外,作为顺丰转运中心的监管单位,天缘国际物流同时还肩负了很大的安全责任和防疫压力。为了确保人员安全,车阳每天都要在顺丰货库、员工宿舍、国际库之间往返检查,计步器日均两万步,肤色也明显黝黑了不少。
以此次运输疫情防控物资的顺丰航空任务为例,机场和协作单位时常面临机型大、任务重、航线复杂等困难因素的挑战。作为任务前端的风控部门和转运中枢,车阳却始终保持充沛的战斗力和旺盛专注力。当被问道如何做到苦中较劲、甘之若饴时,他的回答言简意赅:“临到阵前,甘为士卒!”
当前,乌鲁木齐疫情攻坚战的进程已经看到曙光,新疆民航逆行者们将继续严守民航安全底线,深度融入抗疫斗争战线,同舟共济、奋楫长行。(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严毓骄、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