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一架飞机起飞前,机上都会进行安全演示。根据机型不同,安全演示有乘务员人工安全演示和播放机载安全演示片两种形式。这些安全演示的目的,是让旅客尽快了解乘机规定及客舱安全的基本内容,学会正确使用机上应急设备,了解应急出口的位置及逃生方法,帮助旅客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采取有效行动。
然而,很多人坐飞机都对安全演示不太在意,有些旅客甚至认为这些演示可有可无。近年来,为了吸引旅客的关注,各航空公司推陈出新,“水墨中国风版客舱安全演示”“可爱熊猫版客舱安全演示”“人与自然版客舱安全演示”等各种风格的安全演示陆续登上飞机。同时,不少航空公司也辅以空姐的真人演示。即便如此,旅客对安全演示的关注度并没有显著提升。笔者身边一位长期出差的“飞人”坦陈,虽然演示的可看性强了,也知道有空姐的安全演示,但对于飞行中遇到的紧急避难应对方式仍然一头雾水,原因是登机的时候太仓促,从没完整看完过。
事实上,在客舱中真正将安全演示从头看到尾的旅客确实不多。在大多时候,机舱内的旅客或者看报纸杂志,或者闭目养神,消除一路奔波的劳碌,或者与同行人员聊天,更多的人则在专心玩手机,到最后一刻,才依依不舍地关掉手机。还有旅客登机后,只将空姐看成为其服务的对象,对空姐在客舱检查中提出的安全建议熟视无睹,甚至以“服务态度”为由进行质疑。
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根源还在于旅客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民航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安全演示中的很多规定都有其特殊性,只有根植在脑海中的安全意识才能为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乘机出行日益大众化的今天,要让旅客真正对飞行安全有所敬畏,树立旅客安全乘机的意识,不仅需要航空公司的努力,更需要旅客的支持和配合。因此,航空公司要注重旅客的参与度。例如,在安全演示时,让空姐引导看报纸的旅客放下报纸,听音乐的旅客摘掉耳机,集中注意力观看安全演示;在安全演示后的客舱安全检查中,要想办法引导旅客积极配合空姐的安全工作,在互动和谐的环境中将飞行安全落到实处。(《中国民航报》 新闻·观点 张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