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线人物>人物资讯
王庆新:我为"沉默的旅客"护航(图)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5-07-09 14:17:00

  2015年6月8日到18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活动在全国各地陆续举办。从全国各界青年中遴选出的20名优秀"向上向善好青年"组建的分享团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示范性分享活动。来自东航北京分公司地面服务部的王庆新作为民航业唯一代表,入选了此次分享团,远赴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与各企事业单位及院校的青年们分享了他爱岗敬业的故事。端午节后第一天,载誉归来的王庆新依然掩饰不住这次独特的经历带给他的兴奋,跟同事们聊起了他此行的收获和感悟。

  初见王庆新,他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真诚的笑容,皮肤的颜色更衬托出制服的洁白,似乎很难想象他就是履历表中证件照上那个白净精神的小伙子。然而事实上,他不仅是履历表中那个优秀的东航北京分公司的员工,他更是一个身后缀满荣誉却仍然忘我工作的青年榜样。

  一直在前行的榜样

  翻开王庆新的简历,满目都是他这些年在工作岗位上获得的来自各界的肯定。除了在部队获得的荣誉,加入东航北京分公司这个大家庭以来,他已经先后荣获了东航奥运会(残奥会)保障工作先进个人,首都机场服务之星和中国服务之星,东航十佳服务明星,东航两会及春运保障先进个人,东航道德模范等称号。同时还收获了东航集团公司颁给他的东航五四青年奖章、东航集团十大"感动东航"人物奖。2013年"五四"青年节当天,CCTV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走基层,在岗位上"专题节目播出了王庆新的事迹,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在候机楼内他便被旅客认出,热情合影,面对旅客的交口称赞以及对自己工作付出的肯定,他不仅开心,也为自己感到骄傲!2013年11月,王庆新获得中央企业"五四"青年奖章提名。2014年3月,他获得中国民航报社、北青传媒2013年度微笑中国优秀航空服务《精英天使》奖。今年,王庆新再次斩获"全国向上向善爱岗敬业好青年"奖,并被国资委提名为"最美央企人"。

  面对如此多的荣誉,王庆新依旧显得很不自信,他说:"在这次团中央的分享活动中,我总有诚惶诚恐的感觉,因为身边团队的成员都太优秀了,他们的工作环境比我更加艰苦,付出更加艰辛,取得的成绩也更加耀眼,我做的这些真不算什么,我何德何能?"

  最艰苦的环境,最可爱的人

  王庆新所在的岗位是行李监装监卸,说白了就是替旅客看好他们交付托运的行李,及时处理与行李有关的突发情况。他面对的是一群"不会说话的旅客"。

  监装监卸,在民航业还是个比较年轻的岗位,王庆新刚刚成为一名监装监卸员时,正值东航在北京分公司筹备中,没有工作流程,没有人师傅一对一带教,甚至连办公地点也没有。他只能独自摸索着在行李区内来回跑,虽然工作内容听起来"很简单",但恶劣的工作环境常常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相继离开。

  在首都机场T2行李分拣大厅,老旧机器运转噪音非常大,相隔1米距离两个人要对话必须靠吼。一般人在分拣大厅呆一个上午,耳朵就会嗡嗡响,严重的甚至会有耳鸣、头疼症状。行李大厅没有空调,夏天极其闷热,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冬天很冷,与室外零下二十多度的温度一样,很容易被会冻伤。在机坪,任何的天气条件都会被放大,盛夏地面温度达60度,人在机下就会被迎面而来的阵阵热浪扑得喘不过气。王庆新身上的工作服总是被汗水浸湿后又快速蒸干,工作一天下来,身上能结出一层厚厚的白色颗粒,甚至把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皮肤擦破。到了冬天,下着雪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手冻得连对讲机都摁不住,腿冻僵后会不由自主的颤抖,总像要摔跤的样子。

  而工作环境差不代表工作强度可以降低,首都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王庆新和他的班组需要每天对约200多班进出港航班的上万件行李做好监控。高峰时段他们要同时监督14个航班的机械分拣及人工装运,要尽量避免行李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还要随时查看无法识别的行李分拣口,核对无行李条的行李及不能扫描的行李细节,及时确认交运行李的旅客目的地等等。在此期间,一旦发现破损或松散的行李,就要及时进行二次打包,并告知目的地航站。行李整齐装运斗车后,他们要快速、准确核对系统中的行李件数及实际装车件数。

  每当旅客有突发情况需要更改航班时,王庆新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已装上飞机的行李中找到行李交还给旅客。由于改签航班都是临时行为,为了不影响航班的正常起飞,通常留给监装监卸员的时间只有5到10分钟左右,而且不能出错,出错就要重新翻找,飞机肯定延误。久而久之,王庆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也从零开始总结出了一套快速高效的翻捡工作流程。在这一个岗位工作近9年来的王庆新没有出过一次业务差错。

  在"班长"王庆新的带领下,他所在"好汉班组"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从奥运保障、世博会保障、中非论坛保障、两会,再到APEC会议保障,援非埃博拉医疗队的保障,"凡是遇到国家重大运输任务时,这只队伍都是保障工作中的主力军。

  在王庆新身上,大家总是能感受到一股韧劲,从来不喊累,从来不推脱,任何一件事,无论在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只要碰到他手里,总是能够妥善得到解决。去年夏秋之交,正值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我国第一批援非埃博拉医疗队结束任务抵京,"好汉班组"承接了队员抵京行李保障的光荣任务。这项工作与平时的装卸工作不一样,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穿上防化服装。当飞机抵达,援非队员们下机后,王庆新他们在卸运行李时却遇到了难题。但为了能将这些在充满大爱的国际救援中起到重大作用的设备尽快从飞机上运送下来,让医疗队员尽早回到驻地歇一歇,王庆新跑遍各个部门,最终在机场安保的帮助下,大家同机上二十几位官兵齐心协力将行李从安检通道抬上了返程的车。

  "黑脸叔叔"的热心帮助

  在参加分享团活动中,每到一站都有与现场听众的交流环节,无论碰到多么棘手的问题,王庆新都能从容作答,他的"正能量"总是会搏得全场的赞誉。随行记者问他,没想到你这样一个基层员工,现场应变能力会这么出色,王庆新回答:不是我应变好,只要心态和人生观是积极的人,回答问题自然就是积极向上的。

  一位记者曾问他,你是"向上向善好青年",但我们看到的是你"向上"的一面,"向善"的一面呢,王庆新说,善这个东西你可能无法一眼看到,但他就在我心里,于我而言,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每位旅客出行时的行李万无一失,那就是一种"善"。

  事实上,王庆新的"善"不止如此,作为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内的工作人员,每当他穿着制服穿过候机楼时,常常会遇到旅客寻求帮助,而他总是乐呵呵的来者不拒。2012年春运期间,有一次他完成了航班监装工作后正准备回到调度室提交工作单,经过一楼到达大厅16号行李提取转盘时,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眼泪汪汪的独自站在一旁发呆,考虑到她年纪小,在人来人往的大厅里很容易与家人走散,王庆新上前柔声的跟小姑娘聊了起来"你家大人在哪呢?这里人多,不要走散啦!"谁知话音刚落,小姑娘"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跟老师已经走散啦!我找不到他们了!"他赶紧笨拙的安慰道"别哭别哭,告诉叔叔怎么回事?"原来,小姑娘本是跟着老师从昆明到北京参加音乐比赛的,全团一共20多人,刚下飞机没多久,小姑娘就跟团里的老师和同学们走散了,心里又害怕又着急,等了好一会也没看见老师回来找自己。考虑到孩子对他这个陌生的"黑脸叔叔"可能会有些害怕,他一边找来年轻的女同事帮忙安慰小姑娘,一边根据掌握的信息通过广播和航班系统查询该团队旅客联系方式。不一会,带队老师接到他的电话满头大汗的跑到了东航行李服务柜台,看着他们的团聚,王庆新也露出十分灿烂的微笑…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往往是航班保障最繁忙的时候,王庆新作为班组的带队人,在监装监卸岗位工作近9年来,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年假,甚至春节也都把回家过年的机会让给了小伙伴们,他说,我是班组长,是小小带头人,只有自己多干点、多累点,才能更好地团结好大家。

  现实生活中的"许三多"

  身边得同事总是把王庆新称作"许三多",因为他常常为了确保工作不出差错,不停地在机坪和行李分拣大厅跑来跑去。对地面代理公司负责的行李分拣工作,更是有问题就一盯到底,不依不饶,像'许三多'一样"一根筋","认死理"。

  而当我们走进王庆新班组,走近他的同事才发现对他的评价还不止于此。

    "他啊,对工作热情得吓人,而且难得的是一直能保持那个激情,从来没听他埋怨过。"

  "王庆新在地服工作了9年,从来没请过病假和事假,真的不容易做到。"

  "王庆新对工作那叫一个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超强,需要帮忙时,总是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上了呀。"

  "大面积航班延误时,有很多旅客报怨,甚至拿矿泉水瓶或延误餐砸他呢,可他呀,从不红脸,服了他的那张笑脸!"

  在山西工商学院那场分享活动中,现场一个学生问王庆新,这么普通的岗位,这么恶劣的工作岗位,你为什么会坚持,有几个人能像你这样坚持?

  王庆新想了想说,每个岗位的存在都是有其必要性的,没错,每个人都向往更好的岗位,但我觉得坚持和努力是迈向成功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如果我在普通的岗位都坚持不了,努力不够,那我又有什么资本去追求更好的机会?

  王庆新说,通过这次团中央分享团的经历,给自己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一方面,从同队队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所经历的,所付出的,所贡献的远比自己伟大,自己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从观众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中,对我工作的认识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岗位其实没有高低贵贱,只要你努力坚持,任何岗位上都能赢得尊重,同时去影响到更多的人和群体。

  王庆新说,他特别愿继续做一颗新时期的螺丝钉,扎根基层、立足岗位,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职业素养保障好"不会说话的旅客",把最真诚、甜美的微笑送给每一位旅客!

责任编辑:徐飞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