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全国民航开始执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夏秋航季共有169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7222班,国际客运航班计划量较2022年夏秋航季有明显增长。国内航线航班方面,41家国内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航班99057班。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新航季,各大航空公司、机场根据夏秋航季航班运行特点,结合市场情况,积极组织调配运力,新增航点、新开航线,满足旅客多元出行需求,稳妥有序推动国内、国际客运市场恢复。
加大运力 国际和港澳台地区航线恢复明显
夏秋航季已到来,各大航空公司、机场根据航季航班运行特点,积极把握市场复苏机遇,争取航班资源,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持续加大运力投放力度,并陆续新开、复航国内外(含港澳台地区)多条航线,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
国航在夏秋航季计划执飞国内航班日均1547架次,国际和地区航班日均101架次。其中,国内航班计划日均投入架次与2019年夏秋航季实际日均投入架次相比增长51%,并计划新增35条国际和地区航线。东航夏秋航季国际航班恢复至每周426班,国内航班达到186班,合计每周计划始发班次612班。南航集团(含厦航)计划执飞航班63万架次,日均执飞航班量将超过3000架次。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在夏秋航季计划每日执飞航班2225架次,航班总量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八成。其中,国内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8.5%,增长近两成。
与此同时,一批新开的国内航线以及复航、加密的国际和地区航线航班正在涌来,“新增”“复飞”“加密”成为众多航空公司航班计划的高频词。在今年夏秋航季,38家航空公司在新增的国内726条独飞航线上每周将安排6659个航班运营。
增开新航线、增设新航点,在为期217天的夏秋航季中各大航企纷纷发力,民航运力明显恢复,国内、国际客运航班有序运营。同时,国际和港澳台地区航线恢复明显是今年航班换季一大突出特点。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夏秋航季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客运航班计划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明显。港澳台航线航班方面,36家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共3463班,同比增长30.83%;国际航线航班方面,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航班14702班,其中116家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国际定期客运航班10580班。
从市场恢复情况来看,民航市场正处于逐步恢复的态势之中。业内人士表示,夏秋航季作为航空公司抢抓收益的关键航季,收入能够占到全年的60%左右。当前民航业迎来复苏,航班量和客流量都在持续恢复,各大航企都非常重视此次换季。随着国际航线航班进一步加密,机票价格有望迎来优惠。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新航季,国内、国际航线数量和航班量有望在“五一”、端午节、暑期等实现大幅增长,迎来航空需求的全面爆发。
春暖花开 航旅复苏再加速
虽然今年清明节假期只有一天,但国内中短途春游热度居高不下,民航中短途客流大幅增加。4月5日清明节当天,首都机场共起降航班980架次,运送旅客11.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60%和610%。
天气回暖,春季正是出行踏青的好时节。航旅纵横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九成,出行热门地区主要是成都、三亚、哈尔滨、广州等地区。国内航班方面,虽然机票价格涨幅明显,但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热门航线机票预订量仍十分火爆。在短途游升温的同时,长线游需求也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夏秋航季航班数量的增长为旅客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清明节前夕,南航恢复广州—台北往返航线,满足两地旅客出行和回乡祭祖需求。南航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台湾航线运力投放力度,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便利。
随着恢复出境团队游目的地“再扩容”,出境游需求正得到快速释放。截至目前,国内已开放出境跟团游试点的目的地国家达到60个。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在夏秋航季,上海虹桥机场正式恢复国际和港澳台航线,其中,东航在上海虹桥机场的航班量将达到每周56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5.7%。飞猪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6%,签证办理量劲增近7倍。新航季到来后,国际航班机票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跨境机票均价环比下降11%。“4小时飞行圈”范围内的泰国、中国香港、日本、中国澳门、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均成为热门目的地。
清明节过后,“五一”假期将迎来新的旅游高峰。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390%,国内机票预订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292%,一些旅游城市、热门景区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有望再现。
业内人士认为,春夏旅游出行旺季叠加民航航班换季,旅游业的强势复苏将对民航业产生积极影响。在航班计划量增长的背景下,供给侧积极成效正在快速显现,随着天气转暖以及假期临近,需求侧有望同时迎来爆发。在二者的共同带动下,民航业有望在今年夏秋航季迎来“小阳春”。
服务升级 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自今年初以来,民航市场快速回暖。各大航企针对夏秋航季航班运行特点,结合旅客需求,持续提升航线品质,打造特色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出行产品方面,国航集中优势资源,从班次、宽体机投入、出港时刻等方面着力优化北京往返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深圳6条国航快线,优化后整点/半点航班占比87%,带给旅客“快人一步,随到随走”的出行体验。同时,国航继续优化空铁联运服务产品,让旅客享受“一次购票、一笔支付、一证通行”的出行体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联合各驻场单位全面推广“兴心相印”全链条服务,重点包括急客保障、寻人、找物、老年人帮扶等服务。针对旅客引导服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增派志愿者、“指廊管家”,动态调整96158话务线路,及时满足旅客咨询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航空首条精品航线天津—广州航线已于4月1日开通。该航线由空客A330宽体机执飞,主要面向公商务旅客,为旅客提供稳定、便捷、舒适的乘机体验。
夏秋航季到来后,南航全新升级推出“南航快线”品牌服务,包含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13个热门航空出行城市的15条航线,品牌服务覆盖航班计划、客票服务、地面服务、旅客权益和机上餐食等方面。据介绍,“南航快线”均为点对点直达航班,航班频次增加,每日往返航班超16班,最高达32班,起飞时刻在一天中的高峰时段均匀分布,航班正常率高。此外,海南航空集团旗下12家航空公司共同推出“海天无限”中转联程升级产品,涉及近800个中转航班,实现了“任意航点均可作为中转点”的升级,简化了旅客退改签规则,降低了退票手续费率,旅客可享受“行李直挂、一次值机、航变无忧”等服务权益。
此外,吉祥航空在恢复机上热食的基础上,打造了全新的“花吉食”系列机上餐饮品牌,并恢复“吉食购”机上付费餐食销售;恢复以牛肉瓯粉为代表的高质量机上餐食,辅以机上餐具升级,为旅客提供全新机上餐饮体验。另外,广受旅客好评的杨梅汁与燕麦奶等机上饮品也将陆续上线供应。(《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