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九寨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这里有着令世人沉醉的美景,但山高谷深、坡地陡峭的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当地的发展。两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丁庭婷毅然选择来到这座县城,成为永和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这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只有百余名学生。
2020年,为了开阔学生们的眼界,永和乡中心小学在校长高文成的带领下加入“放飞梦想”乡村航空科普教育项目。“放飞梦想”由波音公司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边远地区推广航空科普课程,为乡村学校及教师开展航模活动持续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课程教材与航模耗材等必要资源。由于丁庭婷在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中表现出色,高校长决定举荐她参加项目培训,担任学校航模课教师。
丁庭婷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激发孩子们对于未知的好奇,引领他们探索广袤世界的更多精彩。而关于航模课的未来,她和学校的老师们则有着更为长远的设想:“下一步,我们将培训自己学校的老师,希望一个学期之后其他老师也能给孩子们上航模课。”
不懈前行 呵护幼苗茁壮成长
与丁庭婷的“零基础”不同,来自彭水县木楠小学的汪久万是一名航模爱好者。3年前,还在大堂村小任教的他组织学生们到县里参加科技活动。没想到这支从未接受过专业指导的队伍竟在航模比赛中赢得三等奖,“项目组将我们学校纳入培训计划,我也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
2017年暑假,汪久万第一次乘坐飞机前往北京参加“放飞梦想”教师培训,短短几天的学习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项目组为学员们安排了内容丰富的系列课程,其中最令汪久万受益的便是教学方法实践。他下定决心要让更多乡村学子感受到航空与飞行的魅力。回到彭水后,他主动请缨负责3个班的科技课,还积极响应项目组号召在大堂村小开设了航模课。由于在当地科技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汪久万于同年秋季调任至目前所在的木楠小学,成为一名专职科技辅导员。2019年,汪久万将木楠小学也发展成为“放飞梦想”项目校,推动当地航空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7年~2019年,汪久万带领学生们接连在“放飞梦想”第一届远程邀请赛、2018年及2019年航空科技节斩获佳绩。“开设航模课能让学生学习航空知识,了解航空史,同时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为祖国奋斗的理想。作为一名科技教师,我想把山里的孩子带出去,开阔他们的视野”。
“云端”赋能 伴乡村教师持续进阶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分支,航空科普教育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普及基础航空知识有着重要意义。自2017年以来,波音公司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携手,通过互联网将“放飞梦想”航空科普教育课程输送至偏远地区学校,让乡村学子也能体会到学习航空知识的快乐。
为了高效地开展航空科普活动,“放飞梦想”不断完善教学与培训体系,为乡村教师提供免费的线上专家指导、课程教材与航模耗材等支持。这种低成本、高效率、陪伴式的项目模式将推动航空知识在乡村地区进一步普及。为配合疫情防控,今年“放飞梦想”在云端举办了多场专家培训直播讲座,并首次尝试开展暑期直播教师培训,依托信息技术提升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根据项目组的3年规划,像汪久万这样的首期学员即将毕业。他们将以种子教师的身份为所在地项目的推广与培训工作助力。与此同时,项目组也正在与专家讨论种子教师的线上高阶课程。这些高阶课程将为种子教师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教学技巧与组织能力提供帮助。
关于“放飞梦想”乡村航空科普项目
波音公司携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青基金于2017年开展面向乡村的“放飞梦想”项目,在贫困地区推广航空科普课程,让乡村的孩子体验到学习航空知识的快乐。截至目前,项目已覆盖重庆、甘肃、广西、河南、湖南、内蒙古、湖北、河北、云南、贵州、四川、新疆、黑龙江、江西14个省份的64所乡村学校,项目学校开设课程超过2000余课时,累计培训教师近240人次,直接受益学生3500余人,间接辐射人数达15000人,累计配发模型套材及材料40000余套。(《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马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