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富凯”)携手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航空”),历时数月技术攻坚,成功研发出获得PMA(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批准的国产旅客服务组件(PSU)。该项目完成装机验证后顺利投入市场,以卓越性能和成本优势为航空产业链注入新动能,向业界展示了成都富凯在客舱部件国产替代上的全产业链创新服务能力。
战略破局:锚定国产替代新目标
作为国航系兄弟单位,成都富凯与深圳航空始终践行“国家队”使命,直面民航产业链“卡脖子”难题。面对PSU组件长期依赖进口导致的采购周期长、成本高、供应链风险突出等痛点,成都富凯依托国航系平台,整合航空工业设计、产品生产及适航认证等资源,组建跨领域攻关团队。
团队从查阅手册资料、解读航空产品技术标准、研究产品与飞机系统通信关联到适航审定符合性分析,历时数月突破多重技术壁垒,最终实现国产PSU组件功能性能全面对标国际一流产品,顺利通过适航审查及中国民航局(CAAC)PMA认证,拿到了装机放行的“通行证”,为国产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协同创新:打通国产替代全链通路
成都富凯与深圳航空以“协同作战”为核心,打通国产替代全链条关键环节,形成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完整生态闭环。
在研发阶段,成都富凯凭借深厚的航空电子技术积累,详细分析PSU组件CIDS系统通信架构,攻克硬件嵌入式开发、精密塑胶模具结构设计、适航符合性验证几大核心挑战;制造环节中,双方按照复杂航空机载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与CAAC适航规章,打通民航生产制造测试优质供应链,对方案设计、器件选型、适航符合性方法设计、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控制,共完成数百小时,近100项次的各类符合性试验,保障了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服务层面,依托“研发试用-数据反馈-迭代优化”的动态循环机制,深度绑定航司实际需求,推动产品快速迭代升级。
从技术攻关到市场落地,从性能验证到服务优化,全链条的高效协同不仅加速了国产PSU组件的成熟进程,更构建起可复制、可持续的国产替代解决方案,为航空产业链自主化发展提供了范本。
价值赋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产PSU替代件的成功应用,为行业带来多重价值,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成本控制方面,其采购成本大幅低于进口产品,采购周期显著缩短,可有效降低航司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提升航司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在供应链安全层面,可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规避因国际形势变化、贸易摩擦等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为航司稳定运营筑牢坚实保障。在服务方面,成都富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7×24小时技术响应 + 定制化改装方案”服务模式,可快速响应航司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客户的机队规模、运营特点和发展规划,量身打造专属工程方案,实现产品与服务的精准适配,推动航空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成都富凯供图)
展望未来:打造航空智造新高地
在全球航空产业链深度重构的当下,成都富凯正以“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双引擎驱动发展,加速从传统MRO向“智慧型MRO”跨越。
未来,成都富凯将以新厂房建设为支点,全力打造“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实验室与机载零部件智造中心”。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深化与集团内外企业、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加速航空部件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从打破技术壁垒到引领产业变革,从服务国内市场到布局全球竞争,成都富凯正以开拓创新的姿态,在航空智造新征程上加速奔跑,为建设民航强国贡献更多的“富凯方案与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通讯员袁也、周可舟)(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