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广东省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推进会举行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7-02 14:42:00

 

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进行航空医疗救护联合演练

“紧急通知,我院收到航空紧急救援任务,航空救援队已经出发,一名高速公路车祸危重症患者正转运到我院,请组织院救护人员到停机坪做好接机准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航空医疗救护现场演练

“急诊科收到,医务人员将迅速全员到位,做好抢救准备”。十分钟后,随着轰隆隆的引擎声由远而近,一架机身漆着“航空救援”的东部通航的空客135直升机平稳降落到位于深圳光明新区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航空救援人员迅速卸下伤者,与急诊医务人员进行无缝交接,不到三分钟,伤者已经送进急诊中心,按照危重症病者流程处理。直升机随即迅速拉起升空,飞赴外地接受下一个转运任务。

广东省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现场

与会领导及代表在中信海直现场调研

以上场景,发生在630日下午16:40分位于深圳中山七院的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由通航单位和地方医院联合组织的一次航空医疗救护大型实战演练,所有环节全部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来自民航中南管理局、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广东省卫健委、省应急管理厅的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广东主要通航单位、广州、深圳航空救援试点医院的代表,在上午参加完广东省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后,下午马不停蹄参加了这次现场实战观摩,并进行互动指导和学习。

中南局陈维副局长

省应急厅李进民二级巡视员

省卫建委陈砺二级巡视员

广东要走在试点的前列

据了解,目前,中南地区有经营性通航企业116家,占全国24.5%,中南辖区具备航空医疗救护资质的通航企业有33家,实际开展应急救援、航空医疗救护的通航企业约10家,中南辖区2019年航飞行小时21.6万小时, 起飞架次51.5万,其中广东地区飞行小时8.7万小时, 起飞架次12.1万,分别占中南辖区39.5%、23.2%。

中南地区通航企业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其中广东省通航企业数量和业务量都具有比较优势,对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通航业务开展情况看,辖区通航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及航空医疗救护体系的建设方面,仍较为滞后,处在探索起步阶段

去年民航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了《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选取12个省和直辖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涉及中南辖区有广东省和湖北省,广东省内有广州市、深圳市作为试点城市,共6家试点医疗机构和2家院前急救机构入选试点单位民航中南抓好协调联络各方工作,前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多次走访军方、各通航企业倾听收集意见,广东省卫健委、省应急管理厅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联合制定了《广东省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疫情不减工作进度,民航中南局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民航局、国家卫健委《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应急管理部、民航局《关于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有关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将促进辖区通用航空与医疗救护事业的融合发展为工作重心,在辖区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以《方案》宣贯为抓手,认真扎实做好对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的帮助指导,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今年,中南局与深圳市政府签署通航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备忘录,大大促进深圳通航发展步伐。疫情期间,中南局指导帮助辖区通航企业总动员,开辟绿色通道,抢运抗疫物资,逐步打通困扰阻碍通航发展的链条。今年5月,疫情减缓,中南局领导带队深入湖北,对通航试点单位抓医疗救援的成功做法进行深入调研并总结。

多方联动 市场前景大有可为

“局方放管服的做法很接地气,让我们增强了从事航空救援的信心!“”深圳东部通航董事长赵麒对记者说道。

这家通航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发展相当迅速。目前已经有12架通航作业飞机,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大力度布局航空救援领域,通过走专业化道路,加强跟深圳市有关部门、保险机构合作,加强场地设备投入,人员资质建设,业务模式的创新,业务领域得到快速拓展。

同样在应急救援方面领先的老大哥——中信海直公司,也加紧在通航领域的转型布局,一方面加紧城市综合应急服务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场地腾挪置换,对机队升级改造,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今明两年是公司快速发展期,机遇面前,必须抢抓”公司负责人说到。

“广东的航空应急救援市场大有可为!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要尽快运作起来“在此次与会的代表发言中,大家表达共同心声。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负责人李进民表示:“航空救护是应急救援的有效方式,后发优势明显,大家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应急救援的意义所在,建立符合广东实情的体系和标准建设,力争走在全国试点前列。”

“建立跨领域、多部门的平台,打造陆空移动ICU,各方正形成共识,通过政府引导,做好责任分工、落实,医疗单位将密切配合民航,做好实战演练,广东的航空医疗救援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广东省卫健委负责人陈砺的话得到大家认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梁永军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同程旅行发布2025暑运报告:今年暑期约6...
东航甘肃分公司喜获东航飞行员技能大赛...
安徽监管局对辖区无人机培训企业开展经...
华东空管局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升管制大...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技术室组织...
银川机场自助登机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完成...
东航江苏公司举办2025年度飞行员职业技...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