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民航空管
民航局空管局支线机场“管制+1”培训班顺利结业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12-25 18:24: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冯滢宁、杨金凤 报道:12月25日,民航局空管局支线机场“管制+1”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东北地区13个支线机场及华北地区5个支线机场的47名学员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零两个月的管制专业培训,顺利结业。很快,他们将带着所学的知识技能回到原单位,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守护头顶的天空,为航空安全与大民航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东北地区管理局、辽宁监管局、辽宁省机场集团和东北空管局的领导出席了结业仪式,民航局空管局机关相关部门领导、各派出学员机场和北方护林中心领导通过网络以Welink的形式参加了结业仪式。

战略“+1” 为高质量发展添薪加火

冯正霖局长曾提出“空管系统要按照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要求,形成空管特色的培训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夯实空管发展的人才基础” 创新空管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形成特色的培训产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由东北空管局承办的此次“+1”培训班,正是为了落实民航局指示要求而进行培训改革,是在管制人员培养方式上的一次探索突破。

去年10月,此次“+1”培训班拉开帷幕的时候,东北空管局与辖区内中小机场共同执行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已生效一年多的时间,东北空管与辖区内各机场已初步构建起了需求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双方正在“大民航”意识下,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中,在“支持帮扶、发展反哺”的战略路线上不断前行。这次支线机场管制“+1”培训正是东北空管支持帮扶中小机场发展的衔接与再深化。

随着东北地区中小机场航班量的增加,干线机场机坪塔台逐步投入运行,来自机场集团和支线机场的培训需求进一步加大。而管制“+1”的培训改革恰恰是拓宽服务领域,拓展培训模式,补齐空管自身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短板的有益之举。此次针对支线机场“+1”培训的顺利完成,更是为地区民航的协同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

能力“+1” 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赋能

承办此次支线机场“管制+1”培训,既是东北空管局积极落实并高质量推进上级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抓住利好,推动协同共进,解决辖区内民航发展问题的难得机会。

一年来,培训严格落实《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和情报基础专业培训大纲》要求,按照培训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主要围绕管制员职业素养、民航基础理论课程、空管基础理论课程、管制英语、模拟机实操、运行现场观摩等课程开展。

为确保支线机场“管制+1”培训质量,规范办班流程,培训中心建立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的管制+1培训管理体系。编写培训质量管理手册,制订包括培训制度、班主任职责、培训信息管理、培训过程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培训相关制度。

在教员选用方面,可以说是集全局之力,安排我局管制高级教员团队及各专业优秀教员授课,同时发挥空管系统教员具备丰富一线指挥经验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教学、演示教学、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授课,为学员赋予专业实战能力。此外,东北空管局还充分依靠地方教育资源,邀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教师为学员讲授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航空器及系统与动力装置、飞行性能工程等相关基础课程。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使学员能够学通、学透、学到真本领,为未来的工作打牢基础。

活力“+1” 培训平台承载能力凸显

“我们不仅是同学,更是‘战友’”。这是在培训班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培训班的47名学员在这个不平凡的2020年中,一起学知识、共战“疫”,收获着不平凡的成长经历。

新年伊始,疫情席卷,原有的培训计划被打乱。东北空管局迅速调整培训计划、改变授课方式,积极开辟网络教学途径作为疫情防治期间辅助教学手段,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按原计划,2月10日是寒假后复课开学的日子,为确保学员不落下学习进度,原计划的开学日当天,以无线电陆空通话和航行英语为主要内容的专项“云端”课程正式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云课堂”培训的实施,是“空管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教学模式的“首秀”。疫情期间,支线机场“管制+1”班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授课7门累计224课时,授课老师包括空管系统管制高级教员5名、培训中心教员1名、外聘教员1名。针对线下课程《无线电陆空通话》内容,进行了50课时线上辅导,并通过口语作业、一对一口语线上点评,为学员打好了陆空通话的语言基础。通过线上教学,学员们保持了学习进度与状态,为复课奠定了学习基础。8月31日,全体学员在两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支线机场“管制+1”培训班正式线下复课。

疫情期间,网络教学不仅保障了“管制+1”培训班的教学质量,也以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助推了东北空管“大培训、大平台”的建设。下一步,东北空管局还将继续深化网络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融合与合作,更加系统地规划和建设线上教育资源平台,从而形成体量更大、范围更广、效率更优,更加立体、高质量的培训体系,进而为完善人才培养、助推高质量发展不断筑牢基石和底座。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