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技术:砥砺奋进谋发展 改革创新促转型
2020-12-31 14:30: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本文图片均由东航技术提供)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这五年,东航技术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渡、寥廓江天的浩荡和豪迈。五年弹指一挥间,东航技术把握窗口期、追求高质量,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用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许,奋进新时代、跃步新征程,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以改革推动发展,打造东航新价值创造中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溯东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东航飞机维修基地”到“东航工程技术公司”,再到如今的“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东航技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变革,向世人展示了“破茧而出,化蛹为蝶”的成长历程。
自成立之初,东航技术就制定了“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的“四化”转型战略。2015年,又进一步确立了“世界一流、亚太领先MRO”的战略目标。2016年,东航技术在完成证件切换、机构调整、分公司筹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条块职责,优化职责定位,按照集中管理,分级实施原则,明确事业部宏观管理,同时完成中联航和武汉机务系统的整合。
随着资源整合的持续深入,东航技术的维修规模初步形成,但这只是为长远发展走出的第一步。2017年,伴随国内外MRO市场日趋成熟,东航技术坚持以“集中管理、权责明晰、统一控制、指令维修”为指导方针,全力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成立以市场销售部对接市场、产品事业部提供产品支撑、维修单位负责实际生产的业务导向,依托已取得的EASA、FAA等证件,不断完善维修能力和三方业务的网格布局,进一步拓展退租检、国际客户大修和航线、机身、附件等业务,吹响了开拓全球民用航空器维修市场的号角。
截止2020年底,东航技术已拥有中国民航CAAC、美国FAA、欧洲EASA、新加坡CAAS,以及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埃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维修证照,为超过70家航空公司提供维修服务,拥有达美航空、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法荷航、全日空等近百家国内外客户,真正成为了东航新的价值创造中心。
企业发展须融入国家大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十三五”期间,东航技术坚持以保障安全、服务人民为己任,先后完成杭州G20峰会、进博会等多次重要保障工作以及抗震救灾包机、朝觐包机、多米尼克撤侨等重要航班保障任务。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对改革发展的考验,东航技术坚决落实“三五八”工作部署,在围绕“三条战线”抓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全负荷开展飞机检修改装,完成抗疫专机、重要包机、宽体机“客改货”等运输任务,服务保障“随心飞”、宽体机转投国内航线等重大战略任务,持续推进“排谈减控”和市场化考核,在国内外特殊环境和复杂形势下,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以党建引领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东航技术为适应“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的“四化”转型发展新形势,不断开拓创新,力求将党建与各项中心工作相融合,推动公司在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进。
“十三五”以来,东航技术公司党委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读书班、基层“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学习教育宣贯,通过抓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班组长“三支队伍”,做到班子成员带头学、党员干部全部学、班组长带着员工积极学,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
东航技术公司党委始终致力于体现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顶层作用,先后修订印发《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和《党委议事决策规则》,持续规范党委会的决策效力,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到公司治理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同时,积极借鉴集团党组经验做法,通过片区党建蹲点调研、领导班子经常性考察、旺季生产调研、内部巡察等方式,深入各维修单位开展督导、调研、检查,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几年来,东航技术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赴各基层单位实地调研200余次,收集整改问题1000余个,有效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果,推动公司生产经营安全有序开展。
基层党建工作是保证人才队伍和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支撑点。2017年,为解决公司基层存在无党员班组的情况,东航技术党委以东航技术北京分公司为试点,坚持推行“党小组+班组”的“双细胞”工作模式。模式通过将党小组建在班组上,同步提升党小组和班组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力求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夯实党建“前沿阵地”、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构建党员队伍与班组长队伍双轨运行的发展态势,实现党员与班组长在业务和党性上的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东航技术始终将人才建设作为“四化”转型新格局的关键保证。近年来,秉承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理念,严格落实从干部选拔使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到职业发展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开展中青年干部调研工作、举办中基层干部“双提升双培养”培训、开展青年职业生涯导航、稳步推进“三长”队伍建设和“1271”后备管理人员储备计划等,大力推进“党建+人才”工作,切实选优配强各级党员干部队伍,夯实维修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引擎”助推。
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
企业生存需要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保持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持续的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东航技术在改革创新的大环境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集团党组对改革创新的有关要求,不断夯实科技基础,全力打造科研平台,以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五年间,东航技术共新增专利41项,其中,在“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方面成果显著,一系列基于IT系统、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创新项目正帮助着东航技术全面实现生产效率上的飞跃。
时间拨回2016年,为解决航材零部件存货少、国外供应商供货时间过久等影响航班生产甚至有损旅客乘坐体验的问题,东航技术将科技创新“攻坚战”的第一枪瞄准了企业成本这一难题,成立了增材制造实验室,尝试为小桌板、书报架、座椅脚踏等单次更换少、需求难预估、订货处理相对不便的零部件,选用合适的阻燃打印材料进行3D打印生产。这样一来,只要短短30个小时,所需更换的零部件就能重新装上飞机,时间大大缩短,成本也比传统模式更具优势。此后,茶杯架、电子飞行包支架……越来越多的3D打印产品走进了东航飞机的客舱和驾驶舱。
体制机制变革带来的改革红利,不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还激发了公司自身系统创新动力。2017年,随着自身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成熟,东航技术自主创新,开发相应的程序对各类飞机重要系统进行参数监控,先后梳理出空调、引气、前缘缝翼、后缘襟翼、电子舱蒙皮出口活门等多个有类似需求的零部件,同时根据不同机型,制定不同预警数值和预测维修流程。这其中,针对空调引气的报文系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该系统,东航技术一方面加强了空调引气技术余度的利用,切实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运用计划性拆换大幅度减少空调引气系统的突发故障。现如今,东航机队因空调问题产生的旅客投诉较过去下降了80%,效果显著。2018年,东航技术又开始探索“预测维修”。而“预测维修”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合理收集分析数据、摸准故障背后的零部件性能下降趋势,实现有效预警。目前,在驾驶舱氧气瓶、客舱空调、客舱引气、飞机电子舱蒙皮出口活门等部件上,以往需要在故障出现后才能排故的情况,已大幅下降一半以上,有的部件甚至已基本实现了通过精准“预测”,真正让维修走在故障之前。
可以预见的是,东航技术的创新成果还将拥抱更广阔的未来:3D打印正向局方申请PMA审定,这将使3D打印的生产使用从当前少量、个别部件生产,进一步拓展到成规模批量多品种生产;东航技术动力装置部着手推动的AI技术在发动机孔探上的应用,为发动机检修提供更准确高效的科技助力;打造5G数字孪生机库,机库内所有人员、工装、航材等生产要素信息实现“万物互联”,生产资源可随时掌握、调配、跟踪和记录,对机库实现“透明化”、“智能化”管理……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东航技术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和集团党组决策部署,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机务系统“四化”改革,围绕“能级升级、效率优先、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四大发展战略,在安全、运行、规模、效率、效益上下更大力气、求更好成效,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出更实举措,进一步推动公司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献礼。(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蔡良辰)
责任编辑:wangy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