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驻村干部扶贫攻坚纪实
2016-11-17 14:00:00 来源:《中国民航报》 T 大T 小
精准扶贫:输血造血,扶贫扶智
“像我们这么贫困的家庭,孩子能上学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娃娃还真有出息,能够考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尽管儿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事已过去了3个月,但南部县大富乡王家村村民聂勇,谈起儿子已是“准空警”时,仍激动不已。
伍毅介绍:“为支持南部县的教育发展,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除捐资100万元设立奖优扶困专项基金外,还配套了包括扶持长坪小学、建立民航基地班和精准招生等在内的十大项目。聂勇的儿子聂天就是精准招生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据了解,精准招生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针对帮扶地区考生开展的上门服务,由学校招生处、航医和相关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到帮扶地区为考生进行体检、面试。此外,该校今年还在南部县发放奖优、扶困金20万元,惠及教职工100人;向长坪小学捐赠爱心款14万元,惠及贫困家庭学生200人,实现了精准资助。
在新建成的房子前,火星村村民蒋仕国说:“我现在种了1亩果树、养了20只绿壳蛋鸡,9月,政府又给我盖了新房子,还安排我进入园区务工。”
蒋仕国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行动中,群众脱贫的一个实例。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行动中,学校党政领导和党员干部多次入村调研,并因地制宜制订了精准帮扶方案,投资100万元与政府资金配套,使昔日的穷山村发生了大变化。
为了让火星村的发展不因驻村工作结束而停止,蔡建军按第一书记的职责,狠抓“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推动基层组织生活常态化。在“美丽山村·清洁先行”活动中,蔡建军与村两委带领村民自力更生硬化路面、修建文化广场、改善学习场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后,村支部在认真开展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的同时,还通过手机客户端,定期组织外出务工党员参加“微党课”学习,并向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党课上门活动20余次。
“我患有疾病,不能参加学习教育,蔡同志就带上教材,在家里给我上党课。在我年迈体衰时,还能得到组织的关心和重视,我万分感激。”80岁的老党员徐德文说。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时分。三天采访中的见闻,让人久久难以平静。收入多了,房子新了,生活好了,带给村民的是脱贫后离梦想更近了的喜悦。而这喜悦,让人感受到我们党的聚合力、各级组织的执行力、一线同志的战斗力,这更是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忠粮)
责任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