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航空运输

民航评论:精心制作方能打动人心

2019-11-01 17:16:00 来源:《中国民航报》 T 大T 小

前不久,国航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了“‘人文国航’走进日本——相约内蒙古”主题推广活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是国航的定点扶贫地区,其推广活动展现了内蒙古特色文化,引起了积极反响。在场观众纷纷表示要把内蒙古列为旅游目的地,找机会体验内蒙古大草原的独特风情。

像这样的推广活动,是航空公司立足行业特点、传播文化魅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方法,也是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实际举措。得益于遍布世界各地的航线网络,航空公司在文化传播上有天然优势。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央企形象也一直是航空公司始终不渝的使命。比如国航的中国非遗文化全球推广计划、东航的“人民网”号彩绘飞机等。这些特色文化传播活动的举办,擦亮了航企品牌,传播了优秀文化,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喜爱,值得其他民航单位参考借鉴。

一方面,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目标,在确保安全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开展活动。航空公司的运行规模、发展特色和实际都各有不同。在借鉴、创新文化传播活动方式的时候,应该立足实际,切忌好高骛远。大型航空公司可以利用自身覆盖全球的海外营业网点来开展活动;中小型航空公司则可以通过与当地大使馆或旅游企业等合作的模式,进行特色文化展示。应该量力而行,切忌求全责备。在资源和精力不足时,可以考虑选择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线上传播方式来进行。应该符合定位,切忌南辕北辙。航空公司在品牌宣传时有自身的战略定位,在开展文化传播活动时也要与之相结合,具有统一性。

另一方面,要精制内容,提高自身文化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体现时代特征,展示文化精华。目前来看,不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机场,都重视人文情怀的涵养,希望通过文化这条纽带,加强与旅客的联系,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喜爱。但也应该看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水平和内涵依然参差不齐。想要在这一舞台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需要精心制作内容,把握住底线和原则。一是传播的文化内容要符合时代特征,保持健康格调。深挖井才能饮甘泉。文化传播需要观察时代、了解时代,把握时代的脉动,才能打动人心。二是要展示文化精华。在深耕细作中,将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增进理解和认同,让这些内容在广为人知的基础上深为人信。这一点对于国际传播尤为关键,能够吸引更多的旅客到中国来,乘坐中国民航的航班。

打开思路,尊重包容,文化传播有很多种形式。伴随着航空公司的航线延伸,这种传播将更加有益、有趣、有料。(《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韩磊)

0 0 0

责任编辑:wangyaling

推荐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