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机场全满意班组:平凡的位展示不平凡风采
2021-05-27 14:07: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有一种感动叫平凡,有一种守护叫满意。在呼和浩特机场的机坪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秉承着“全满意从自我满意开始”的理念,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展示着不平凡的风采。
“全满意”班组成立于2015年4月,员工193名,主要负责呼和浩特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的货物、邮件、行李的装卸机保障。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保障中,“全满意”班组总结出一套“接地气”的班组管理方法,及时解决了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在班组内营造了人人都能参与治理,人人都能感受温暖,人人都有机会出彩,人人都有归属认同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地面服务部高质量发展,释放一线活力,贡献了积极力量。
“全满意”班组成员
“望”班组成员思想动态
面对一个将近200人的班组,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保障形势,如何能准确了解、把控实际情况,这样的难题摆在了“全满意”班组管理人员的眼前。全满意班组成员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也是运行保障最前线的“战士”,繁重的安全运行责任往往最终都压在他们的身上。因此,做好一线职工的思想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需要班组管理人员通过观察职工的思想动态,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组工作。
“这段时间岳鑫总是看起来心事重重,是不是航班保障压力太大?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当天值班管理人员杨静在结束现场查看后,心中产生这样的疑问,她把班组成员的精神状态看在眼里,挂在心上。在随后班组管理人员便找到岳鑫进行谈心谈话,并及时对他的疑惑进行解答,纾解他心中的困惑。
班组管理人员带着真情实感抓生产,加倍尊重、关心职工,让职工在关爱中感受班组温暖,从而更加珍视岗位,自觉遵章守纪,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闻”先进管理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班组想要持续展现新作为,就要发挥“闻”的灵敏,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全满意”班组在班组建设中将“闻”字发挥的淋漓尽致,鼓励班组成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生产经验。
我们都知道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通过阿米巴经营模式使濒临破产的日航创造出当年度世界航空企业利润最高的记录。
在面临实际困难时,“全满意”班组在一次外出学习后了解到阿米巴经营模式,结合实际,便创新性地将阿米巴经营模式与班组的经营管理模式相结合,以班组为小主体,将实际工作中保障的航班进行收益数据模拟化,可以实时看到保障航班后换算出的收益,通过收益与实际工作时间、行李牵引车的行驶里程、参与工作的员工数以及出现违章的扣分项进行统一核算,通过核算的最终结果进行班组的排名。
通过收益数据的模拟化,员工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自身在参与工作时可以带来的收益,将员工直接代入实际经营管理中,从看得见的数据中告诉员工干的多挣得多。通过工作时长与阿米巴经营模式结合的方式,阿米巴核算结果影响也在薪酬中可以直接体现,将“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的经营意识传递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让每一个员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多了一分坦然,少了一分抱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看到阿米巴经营模式推行后,员工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整体服务质量随之提升,当时地面服务部便在全岗位开始推行该制度,使员工自身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结合,同时也推动了地面服务部班组建设整体工作水平。
“问”合理化建议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班组管理仅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是十分有限的。如果遇到班组问题,就要善于问计于员工,集中群众的智慧。
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初期,“全满意”班组广大员工立足岗位需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身边常用的材料自制防护用品。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货邮行装卸人员,往往保障一架航班后,口罩就会湿透,为了改善装卸工人保障航班时佩戴口罩的不适,全满意班组成员集思广益,发现家中厨房用纸吸水性好,还比较柔软干净,但透气性差一点,经过反复试验,班组终于制作出口罩防湿纸,口罩使用率提高5倍,大大缓解了员工在机坪作业口罩变湿影响防护效果的保障难题,极大提高了员工防护水平。
今年以来,“全满意”班组还在班组内部开展了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在班组会、支部会议中,鼓励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开设民主诉求通道,让职工们将不愿意当面提出来的问题通过线上的形式“讲出来”。通过这一活动,许多疑难问题都得到破解,打通了管理人员与班组成员之间高效沟通的渠道,赢得了班组成员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职工愿意敞开心扉,讲出自己对班组发展、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不仅提升了班组的凝聚力,成员的参与度,还极大地增强了班组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切”关键问题要害
“全满意”班组负责呼和浩特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的货物、邮件、行李的装卸机保障,不仅承担着航班安全起降的责任,还肩负着提升服务品质的任务。
“全满意”班组狠抓服务品质,打造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服务流程,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开展进港行李服务品牌建设。为了提高行李交付效率,缩短旅客等待时间,持续践行真情服务,班组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全流程跟踪进港行李保障的各个节点,测试航班500架次,覆盖呼和浩特机场所有机型、桥位、航司。测试项目分为公共和差异化两部分,共收集整理进港行李保障时间节点13800余个。班组多次召开行李服务提升讨论会,并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方案,为旅客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体验,不断优化行李交付流程。通过不断努力和一系列的尝试,最终将呼和浩特机场进港首、末件行李交付时间均提高了10%,确保首件行李在旅客到达行李转盘9分钟内出现,末件行李在旅客到达行李转盘36分钟内出现。
2020年2月15日,是“全满意”班组保障值得记录的日子。22:00,是CA087援鄂医疗包机计划起飞的时间,但有部分医护人员是从赤峰经呼和浩特转机到武汉,当天赤峰降雪,医护人员乘坐的GS6682航班延误。21:20,CA087本站随行物资336件,共4.3吨装载完毕,只等GS6682医护人员及托运行李到来。“全满意”班组积极协调资源,与赤峰机场、国航内蒙古公司互联互通,了解到医护人员80件行李共916公斤,迅速与国航商调、配载确定装舱细节。21:41,赤峰市医护人员乘坐的GS6682航班落地,21:50,GS6682货舱门打开发现医护人员行李体积大、还贴有易碎标签。“全满意”班组迅速抽调人员,以“接力赛”的形式,将73件托运行李快速转运到CA087航班上,剩余7件因货舱载量有限,无法全部容纳,“全满意”班组值班人员转变思路,与国航领导沟通将剩余部分放到客舱。保障人员迅速在客梯车上组成一道人墙,通过“手递手”的方式将剩余1拖斗物资放到旅客座椅上。22:00,CA087全部装机完毕,看着撤桥的飞机,时间定格在22:00,操作时间仅用10分钟,刷新当时呼和浩特机场最快中转行李保障速度。“虽然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赴鄂救死扶伤,但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为白衣天使们带上更多的防护物资,这就是地服速度,真情服务的体现。”参与保障的一线监装员深有感触地说道。
疫情期间,“全满意”班组累计保障防疫物资进出港航班464架次,其中8架次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援鄂医护人员,货包机7架次,5架次顺丰航空全货机运输援鄂物资,运输货物454吨。在保障中,针对大部分医护人员携带物资为易碎品的特点,“全满意”班组使用滑毯等辅助性工具进行装机,并在舱门口进行手提手传递,避免装机时对医疗器械的损坏,在前期周密筹划的基础上,确保了保障过程的有序、顺利进行,保障平均用时仅为30分钟。
多年来,“全满意”班组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自治区模范职工小家”“集团公司四型标杆班组”等荣誉称号,最近又传来喜讯,在激烈的评选中,全满意班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面对一系列的荣誉,“全满意”班组的每名成员却说道:我们只是机场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能通过我们的安全操作、服务提升,为航班安全起降贡献一份力量,就是我们心满意足的事儿!(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韩羚)
责任编辑:zhang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