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中国机场

内蒙古机场集团加强机务维修作风建设 弘扬维修精神

2020-05-20 10:11: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成为放行人员放行的第一架飞机,以后请叫我高师傅!”这条由80后机务放行“女将”高洁发到朋友圈的一条消息,不久就得到近百人的点赞。虽然正值疫情期间,戴着口罩的她,自豪与笃定的神情溢满了整个朋友圈。这也标志着高洁作为新鲜血液注入到珍惜荣誉、力求“严谨、专业、诚信”的机务放行人员队伍中,并真正成为内蒙古机场集团机务分公司102名放行人员中的一份子。

从机务分公司成立之初,已有41名机务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先后考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以下简称“维修人员执照”)。作为集团公司机务维修保障的坚强后盾,机务分公司在全面提升机务人员队伍素质的同时,始终注重机务维修作风建设,助力集团公司推进“干支联动”战略和“全网通”发展。

化茧成蝶——自觉提升岗位专业能力

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而机务是航空维修的重要保障力量。每一位初出茅庐的机务人,第一个梦想就是过五关斩六将,通过9至10门的专业笔试科目、口试、实操后,拥有属于自我实力认证的维修人员执照。

然而,拿到维修执照只是相当于拿到了成为放行人员的“敲门砖”,后续还要通过近200项维修项目经历积累、机型培训、航空公司授权、机务分公司授权等诸多程序,加之需要有2年航空器维修经历才具备报考维修人员执照的资格,成为一名真正的机务放行人员,最快的也需要4年的时间。

而这41名机务放行人员的培养,就好比在勤学苦练的土壤里种下一颗种子,只有耐得住寂寞、在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中不断地自我苛责,只为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机务放行人员破土而出的过程。

这种自觉提升机务岗位专业能力的内生动力,促使每名机务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

敬畏职责——追求机务人的价值理念

执行“放行人员责任制”,在飞机落地前提前15分钟到岗,全程履行维护放行责任;建立工卡签署标准化模板,实行层层复核程序;大风沙尘天气下,每架飞机增加负责人沟通航空公司防范措施,实施差异化保障服务;保障航前航后航班流程,增加飞机系留保护措施……一系列工作举措,只为消除每一个工作环节所带来的风险隐患。

疫情期间,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放行工程师苏东辉保障某国际经停航班时,自凌晨1点机组要求接入电源车后,为方便机组随时沟通提供技术支持、监护飞机外接电源的正常运行,苏东辉不是选择在机坪内的待命室待命,而是选择整整一个晚上留在飞机前、机务保障车辆内坚守岗位。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早已被机务人习以为常。

这种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影响着、带动着周围的人员,增强了机务人员对岗位职责的认同与价值理念的追求,并自觉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提升专业能力素养:主动学习、探讨业务的人多了,机务人员规章意识更强了。 

1-4月,机务分公司共收到东航、联航等航空公司发来的表扬信12封,对机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表示感谢。

规范管理——齐心协力抓作风

优良机务维修作风的培育离不开机务分公司上下同心,持之以恒的常抓不懈。

机务分公司始终注重各层级工作作风建设,年初召开工作会前夕,特意组织4个职能部门和15个机务保障部的负责人开展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教育。并提出以包头机务保障部为试点,打造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机务保障团队。出台职能部门作风建设实施意见,公示各职能部门业务分工和归口业务办事流程,在方便员工办事的同时,自觉接受员工监督。

每名党委班子成员包干到班组,明确督导检查内容以及职责分工。机务机关党支部开展“职能部门作风建设研讨”主题党日活动,改进不足,锤炼和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积极备战首都机场集团首届机务技能比武,开战为期十天的军事化训练,提升参赛人员的“精、气、神”。

打通机务人员专业技术通道,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工作氛围,相继开展了专业技术岗位选拔、“首席”机务工程师选拔工作。此举,为激励机务人员向更高维修水平方向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2015至2019年以来,共计160人次聘任至各层级专业技术岗位。2020年,“首席”机务工程师选拔完成,专业技术岗位选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届时会有更多的机务人员进入各层级专业技术岗位序列,以谋求更好个人发展的同时,持续提升机务队伍素质能力。

古人讲“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对机务人来说,“不让飞机带着任何问题上天”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分内之事的最好体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机务人也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并始终以对生命、规章、职责的高度敬畏,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为打赢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田莺)

0 0 0

责任编辑:zhangwei

推荐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