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青春思享汇 聆听 “疫情中的我、他、我们、他们”的故事
2020-05-05 16:26: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T 大T 小
“三个敬畏”团学骨干线上学习分享
4月,中国民航大学开展“疫情中的我、他、我们、他们”——青春思享汇活动,依托线上平台,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采取各类形式,通过师生分享交流,相互启迪,带来思想碰撞。通过学习抗击疫情优秀报道、事迹及感人故事,爱国主义名篇佳作,在一次次分享、思考、总结中,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党员将心中所思、所感付诸笔尖,撰写心得,谈学习感想、体会、收获和思考。
线上主题团学课
重温习总书记有关论述 让青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学校全体团员青年、学生党员以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为契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内容及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寄语。广大师生共同抗击疫情斗争的身边事,亦成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
法学院团委于日前开展主题团课,学习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内容,“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170842B班邓洁杭在心得体会中写道:“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一些的小事,奉献的可能也只是一些绵薄之力,可当千千万万个青年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相信那是一股足以强大到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力量。愿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经济与管理学院陈子琴作为院级思享汇活动的组织者,认真的记录着活动的点滴:“我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参与并组织了一场以”青听战'疫'故事,共话使命担当“为主题的五四爱国抗疫线上活动。自4月15日起,我们的邮箱中不断收到来自各学院同学的投稿。……在活动的云论坛部分中,我们邀请到七位来自不同职业的抗疫一线人员与我们进行了四场抗疫工作分享。他们中间有人是为乘客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民航工作人员,有人是白衣执甲与病毒斗争的医护人员,也有人是严守各防疫执勤站口的交通警察,还有人是平凡无奇却甘愿奉献的防疫志愿者。他们用行动担当起了国家的重任,用行动托举了人民的希望,他们就是这个时代里的平民英雄。其中更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90后。而今,90后已悄然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的主力军……”
乘务学院团委通过喜马拉雅平台建立了“蓝天之声”有声专栏,分享战“疫”故事。学生党员陈雨在疫情期间坚持飞行,她在感悟《心中最亮的星》中写着:习总书记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青年是这个时代最有力的武器,他们的光和热,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星星之火亦可燎原,毫末之力也终能成劈山填海之势。我愿意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用青年永不磨灭的热情浇筑祖国的建设,我坚信有一种东西从来不会缺席,总有一天它会淌过二月的溪流,穿过初夏的清晨,跳进晚秋的山色,然后在凛冬的夜里留下一盏照明人间的灯,四季不变,萌芽破土而出,然后大声的告诉世人它叫做希望。
感受祖国力量 在战“疫”中坚定制度自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活动中,团员青年们深刻领会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定信心、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制度优势。
海外飞行学员收到国内寄送的防疫物资
3月以来,国外疫情发展迅速,海外飞行学员面临严峻的疫情防控安全隐患,飞行技术学院为国外的315名飞行学员寄送了6000余个口罩。不到一周的时间,第一批防疫物资已经送到海外学生手中。澳大利亚CSWAFC航校苌奕豪回想收到防疫“爱心包”那一刻的感动:“学校和学院一直牵挂着远在海外的我们,越是在海外,越感觉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在物资流通不畅,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学院以我们的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第一时间收集获取了大家的健康情况和心理状态,层层传递,对我们展现出了深切关怀。海外隔离的日子,对祖国和母校的思念愈发深切。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但这渺小的我们却在这场战”疫“中发挥出了光与热。我国疫情防控的初步成果是与每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感谢学校的付出和努力,我们一定保护好自己,尽早学成归来,为祖国撑起万里蓝天!”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张吴昊的家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作为一名湖北人,我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体会到了”万众一心“的温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更加明白了奉献的意义,正如《自卑与超越》中所说,个人的价值只有建立在对他人的奉献之上才有意义;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看到党员同志们不计代价的自我”牺牲“,我更加坚定了爱党爱国的信念,坚定了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张吴昊如是说。
“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外语学院190641416刘若佳写道:“我在此向所有默默在自己岗位上为疫情奉献的人致敬,正是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能顺利度过这次灾难,也正是有了他们,让我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更增强了对我们国家抗击疫情成功的信心。在这次疫情大考中,考出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考出了我们民族的众志成城,责任担当。”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们,他们不分昼夜、夜以继日地加紧施工,尽管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早日建成医院。这次建造他们向世界展示了真正的'中国速度',我早已被他们的行为震撼,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一股暖流、一种信心开始滋长!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机场学院2016级李佳珉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计算机学院李鸿珍说,“多难兴邦,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疫情中的我,疫情中的他,疫情中的他们,疫情中的我们“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就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攻坚战。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身为青年人的我们,更要像这场战役中涌现出的榜样看齐,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才能更好的让青春之花绽放,让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学习“三个敬畏” 在战“疫”中积极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疫情面前,中国民航再次挺身而出,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全力保障医疗救护人员和物资运输工作,第一时间将其送往目的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彰显了当代民航精神。团员青年们深刻领会“三个敬畏”的内涵,通过学习民航人全身投入国家建设中创新创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真情无畏、保障民航安全运行中初心坚守的典型事迹和榜样人物,结合亲身见闻、成长感受深刻把握“三个敬畏”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实质。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党员卢操认为:“知敬畏、熟规章、明职责”。敬畏并不是畏惧害怕,我们在面对生命时,要做到严谨、细致、躬行,只有在工作中严谨细致,防范于未然,在生命面对威胁时才能从容应对,坦然处之。诚然,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熟悉自己的专业的规章,明确岗位职责,按章办事,保障安全。在疫情面前,民航人不惧时艰守职尽责,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保障中去,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不平凡的力量。身为中航大学子,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为民航服务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我们的力量。
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团员徐浩参与组织了“疫情中的我,他,我们,他们”为主题的云演讲比赛,他在赛后感想中总结到:“作为中航大的一名学子,近年来我国民航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为之感到自豪。来到民航大学,'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几句话深入民航学子的心。我作为一名未来的机务工作者,在我的心里始终有着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每一位乘坐飞机的乘客起落安妥,我有义务保障每一架飞机安全起飞。”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团委向全院团员青年发出倡议书:“作为准民航人的我们,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深刻把握'三个敬畏'的内涵,在作风建设中明确价值追求按照'三个敬畏'要求严格规范管理,在作风建设中严明底线红线。在作风建设中倡导”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疫情中的我、他、我们、他们”青春思享汇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团员青年拿起纸笔,寄托心中的情怀,书写心中的感动。闳中肆外,云霞满纸,这些充满力量的文字作品记录了感动瞬间,记录了感人故事,记录了集体力量,记录了祖国强大。同学们从习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寄语中感悟使命担当;在战“疫”故事中领会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在学习“三个敬畏”中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在心灵与文字的交融中,“航大青年”们已将理想和信念纳入思想的行囊,为强国建设积蓄青春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芳洋)
责任编辑:wang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