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忘记密码点击注册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2016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在对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律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全面统筹、科学布局,对通用航空业与经济融合发展做出的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风华正茂时,从国家重点院校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了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在国家通用飞机运12Ⅱ的研制过程中负责电源系统设计,并荣立航空工业部二等功。该机型获得了由英国适航当局颁发的适航证,是我国首款获得西方国家权威适航证的民用飞机,也标志着中国民机开始走向世界。
2015年12月,笔者应邀出席中国民航适航工作的一次研讨会。在当天晚餐的饭桌上,笔者与一位女士初次见面,她就是民航中南管理局适航审定处副处长、ARJ21-700型飞机适航审查“国家队”的机载软件审查员王敏。
整个校园里生机勃勃,朝气四溢。拥有国际视野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品牌令世界瞩目。民航机务、空管、飞行、乘务、经管等各类人才源源不断地被融入到“民航强国”的时代大潮中,“未来民航人才的摇篮”如东升的旭日般耀眼。
在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适航审定的过程中,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攻克了自动飞行保护系统试验、全机高能电磁场辐射试验、闪电防护间接效应试验等技术难关,为首款国产涡扇喷气飞机顺利飞上蓝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负责这些重大课题的“操刀手”便是适航“国家队”电子电气、软件专业审查组的领军人物孙安宏。
机械系统专业审查组组长黄绍臣是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的老队员之一,他自始至终全程参加了ARJ21-700飞机的型号合格审查工作。谈起这位元老级人物的故事,可谓说来话长。
2012年2月14日,中国民航适航“国家队”制造符合性专业审查组组长李宏从法国图卢兹出差回国,在沈阳家中停留12个小时后,便急赴上海参加局方试飞前召开的现场评审会议,到宾馆入住时已是22时,没吃上晚饭,于是匆匆吃了一碗馄饨面。可万万没想到,因为这碗面竟折腾了一夜,险些出现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