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运大潮中,乘坐飞机回家团聚、走亲访友、出门旅行的旅客逐年增加。春运航班的特点不仅是人多、行李多,而且因公务出差的航空公司常旅客减少了,初次搭乘飞机出行的人增多了,老人、儿童多了,不是常旅客但是也选择“两舱”的人多了。针对这些人,真情服务工作不仅需要锦上添花的服务技巧,更要有雪中送炭的服务意识。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四,笔者执飞郑州—上海浦东往返航班。由于经济舱旅客比较多,公务舱旅客人数较少,迎客时有位经济舱女性旅客希望将行李放在公务舱的行李架内。笔者在帮助她放置后,将其他旅客的箱子放在了她的手提包旁边。这位女士对此表示不满,告诉乘务员她的手提包是名牌货,属于贵重物品,怕其他行李会将手提包弄花或者剐伤,要求单独放置。在往来上海、北京的航班上,这种旅客并不少见,因此乘务员按她的要求,再次重新放置了手提包。随后,航班上来了一位老大爷,看情形应该乘机次数不多,乘务员热情地帮老大爷找了座位,随后将他的编织袋放入行李架内。笔者观察发现,老大爷不安地站起来望了几次他的编织袋。于是,笔者上前询问老大爷,得知编织袋内装的是粉条,是他去上海带给儿女的家乡土特产,很轻但极易碎。于是,笔者将编织袋从行李架上拿下来,领着大爷一起来到公务舱,将编织带单独放在一个行李架内,他终于放心地笑了。
服务的真谛就是如此。真情服务必须从旅客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依据服务者的主观认识来判断。从价格来看,名牌包固然比土特产粉条贵重,但是对于不同的旅客而言,它们都是主人的贵重物品。带着奢侈品箱包出行的旅客,也许是多次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熟知机上服务,提出要求,乘务员满足她的需求,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非常正常的,最多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但是对于带粉条乘机的老大爷而言,他初次乘机的不安与担心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服务,客舱服务对这样的旅客来讲是雪中送炭。从老大爷的笑脸和感激的言语中,我们感到他对客舱服务的满意度是百分之百。
在春运航班中,初次搭乘航班的旅客多,就更需要乘务员树立雪中送炭的服务意识。这需要民航从业者更多地关注需要帮助的旅客,在旅客开口之前就及时发现旅客需求,把贴心服务落实到旅客的心坎儿上。这样,不论何种旅客,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尹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