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和《北京“一市两场”国际航权资源配置政策》同时出台

中国民航网讯:5月15日,民航局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召开。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刘锋在会上对《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和《北京“一市两场”国际航权资源配置政策》(以下分别简称为《办法》、《政策》)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和《北京“一市两场”国际航权资源配置政策》由民航局于2018年5月2日印发,同时出台。

 

《办法》着眼于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机制,引导航空公司不断提升安全和服务水平,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推进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性。《政策》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的重要指示精神,综合推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新机场两个大型国际枢纽建设,统筹实施北京“一市两场”国际航权资源配置工作,依据《办法》制定的针对性政策措施。

 

《办法》和《政策》的出台背景为:一是适应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不断开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初具规模,航空公司竞争力增强、开辟国际航线的积极性高涨,特别是一些热点国际航线的航权资源被航空公司所关注;二是公平、公正、公开配置国际航权资源的需要。国际航权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利益,应当做到条件明确、程序清晰、量化评定,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三是充分发挥北京新机场战略作用的需要。北京新机场将于2019年10月投入运营。国家明确北京新机场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与首都机场“双枢纽运作、适度竞争”,航权资源配置政策必须适应这一需要。

 

修订《办法》和制定《政策》基本思路是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落实民航工作总体思路,推进改革创新,引导有序竞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实现。

 

其主要原则为: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既放宽市场准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民航局的调控作用,引导航空公司适度竞争、差异化经营;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既立足当前,坚持稳中求进,渐进打破“一条远程国际航线一家承运人”的规则,提升航权资源使用效率;又谋划长远,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为今后更大程度地放开市场积累经验;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既确立了国际航权管理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枢纽建设、有序竞争、效率最大化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等原则,又据此形成了相应的量化指标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从中国民航实际出发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既体现了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巨大、发展迅速,但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仍处于发育期,空中和地面保障资源紧缺、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又充分吸收了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航权资源配置管理经验,形成了符合航空运输发展规律的资源配置政策。

 

《办法》共包括55条。重点是实施国际航权分类管理、促进适度竞争、建立量化管理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

 

一是分类配置国际航权资源。《办法》根据航权的开放程度,将我国的国际航权资源分为一类国际航线和二类国际航线的航权资源,分别采取不同的准入管理政策。

 

二是渐进打破“一条远程国际航线一家承运人”的规则。为鼓励适度竞争,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有效发挥北京新机场大型国际枢纽的作用,民航局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渐进式开放二类远程国际客运航线新增承运人的准入标准,打破“一条远程国际航线一家承运人”的规则。

 

三是明确航权资源配置遵循的原则并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国际航权资源配置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枢纽建设、有序竞争、效率最大化和提升综合竞争力5项原则,建立了由消费者利益指标、枢纽发展指标、资源使用效率指标、企业运行品质指标四个维度16项子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四是严格航权使用管理。《办法》强化航权资源使用充分性和规范性要求,促进提升航权使用效率。在规范性方面,明确了航空公司不得擅自暂停或终止国际航线运营,确保国际航线经营的稳定性。在充分性方面,重点监测国际航线开航情况,严肃处理不按期开航、航权使用效率低下等行为。

 

《政策》共包括9条,依据《办法》的有关规定,具体明确北京“一市两场”国际航权资源配置政策,主要是明确了北京新机场的主基地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在首都机场运营的国际航线平移至北京新机场的过渡期安排、航空公司申请两个机场国际航权时的赋值规定、涉及北京新机场的国际航权使用管理规定等。

 

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做好《办法》和《政策》的政策解读和宣贯工作。《办法》和《政策》施行后,将在执行中充分听取、收集意见和建议,针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