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微笑绽放在你我眼中

微笑绽放在你我眼中

——走近北京冬奥会抵离保障一线的国航地服人

水汽在护目镜边缘聚集,国航地服部外航服务中心高级副经理张志伟仔细辨认着旅客手机上的预定酒店信息,在反复核对中英文名称之后,引导旅客登上了去往正确酒店的北京冬奥会抵离班车。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正张开怀抱,迎接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与嘉宾。一架架航班搭载着涉奥旅客从世界各地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共赴这场冰雪的盛会。

图一标题图 本报记者 东哈达 摄_副本.jpg

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正张开怀抱,迎接来自全球的运动健儿与嘉宾。(记者东哈达/摄)

在筑梦冬奥的荣耀时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国航地面服务部冬奥服务保障先锋队日夜守护在T3D保障专区。机舱门外、通道口,“大白”匆匆来去。透过护目镜,口罩上方都是一双双热情、微笑的眼睛。

事无巨细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126日,进港航班13班,涉奥旅客370名,行李960件。”国航地服部外航服务中心经理王征在电脑屏幕上仔细查看航班计划,按照保障需求提前为人员排班。

图二:旅客走下机舱后,国航地服人员将引导旅客完成入境全流程。本报记者  汪洋 摄_副本.jpg

旅客走下机舱后,国航地服人员将引导旅客完成入境全流程。(记者汪洋/摄)

服务涉奥旅客,保障涉奥行李,是地服部先锋队在这里的主要职责。引导旅客顺利完成海关、边检、核酸检测等流程,在休息区等待行李时查看抵离班车线路,按区提取行李,帮助旅客解决行李没有同机抵达等突发情况……从旅客走出机舱的那一刻,到携带行李顺利登上去往酒店的抵离班车,都属于先锋队的“职责范围”。

 “大家不仅尽心尽力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会针对每天出现的不同情况提出建议,让团队及时调整、优化保障流程,努力做到让每一位涉奥旅客满意。” 国航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张新说,“虽然在保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们没有预想到的困难,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124日,张志伟在行李提取区遇到3名瑞典运动员,他们想通过物流交运将三块雪板托运到自己预定的酒店。张志伟把他们的需求告知物流团队,耐心引导他们在物流交运柜台填写好表格、确认好地址,又一一将他们送上抵离班车。3名运动员笑着向他挥手道别。

图三:国航地服人员正在确认旅客行李信息。本报记者 东哈达 摄_副本.jpg

国航地服人员正在确认旅客行李信息。(记者东哈达/摄)

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他们遇到过行李滞留在前站、中转站的旅客,行李不慎破损的旅客;遇到过找不到酒店预订信息或酒店信息不确定的旅客;遇到过有感冒症状、在边检办理手续时间过长的旅客;先锋队每一名员工都竭尽全力帮助旅客解决了问题。

图四:行李操作人员对过关完毕的奥运行李进行搬运 本报记者 汪洋 摄_副本.jpg

行李操作人员对过关完毕的奥运行李进行搬运。(记者汪洋/摄)

运动员的比赛器械就像战士的“兵器”,很多大件超规行李不能通过传送带运输,全程要靠人力保障。国航地服部全球行李服务中心经理王晶晶介绍:“搬运的时候,我们小心翼翼,轻拿轻放,特别是在海关查验过安检机时,像雪板这种比较长的行李,我们需要两个人分别在安检机进、出口两侧抬着,以防行李被磕碰。有些大件行李,四五名男同事合力才能抬起来。虽然吃力,但我们一点儿都不敢马虎。”

图五:确认酒店信息后,才能引导旅客找到正确的抵离班车。本报记者 汪洋 摄_副本.jpg

确认酒店信息后,才能引导旅客找到正确的抵离班车。(记者汪洋/摄)

机场抵离闭环内的保障是一个无缝衔接的链条。地服部不仅要做好本职,还要“承上启下”,与海关、边检、物流、班车调度各个环节协同合作。抵离班车按照不同酒店区分线路,一条线路上覆盖多家冬奥保障酒店。如何让旅客迅速提取行李、迅速找到自己乘坐的线路?地服部每天保障后都召开线上会议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细化流程。最终,他们选择将抵离班车线路图搬到二楼的旅客休息区,在这里确认信息并在旅客身上提前贴好线路标识;将行李按照北京、张家口、延庆赛区分区码放;这样一来,旅客可以快速提取行李,直接登上班车。“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就能让旅客在航站楼里待的时间更短一些。”王征说。

117日~127日,抵离工作迎来入境高峰,国航地服部共保障53个航班,2321名涉奥旅客和5914件行李平安抵达,实现了北京冬奥组委“好来快走”的目标。

科学防疫 不漏掉一个细节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在复杂严峻的防疫形势下,冬奥会保障面临很大压力,需要在闭环内工作的每个人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

国航派出参与冬奥保障的团队每批都是固定人员,实施闭环管理。为了确保防疫安全,在进入闭环之前,每一名员工都需要经过地面服务部培训管理室严格的防疫培训及考试,任何一个步骤不合格都要进行补考。先锋队每两天完成一次咽拭子核酸检测,每七天还要进行一次“酸爽”的鼻拭子检测;班车每天进行严格消杀;住宿区随处可见“少出门,不聚集,不串屋,不串层,少出门,戴口罩”的防疫要求。

图六:每天工作完成,都要做好消杀工作。 本报记者 东哈达 摄_副本.jpg

每天工作完成,都要做好消杀工作。(记者东哈达/摄)

在工作岗位上,先锋队严格落实运输航空公司和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护目镜、口罩、一次性头套、内外层手套、防护服,一件都不能少。遇到航班保障任务多、时间长的情况,中间还要更换一次防护服。七步洗手法,每天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对于有防疫安全隐患的环节,地服部也会及时反馈信息。比如,对于手机长时间暴露在外的问题,国航就及时为一线配备了一次性密封袋。

图七:穿脱防护服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本报记者 汪洋 摄_副本.jpg

穿脱防护服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记者汪洋/摄)

穿着防护服做航班保障工作,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捂得一头汗,衣服在防护服里面湿了干、干了湿,行动起来也不太方便。中转服务中心登机岗位经理蔡玮说,“不过,我们每名员工都严格认真做好个人防护,确保病毒不伤我们分毫。”

虽然工作强度大、闭环周期长,但先锋队成员的心态都很积极。在没有航班保障任务的时候,房间就是他们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健身房”,拉伸带、跳绳、俯卧撑,各有奇招。练字、读书、看电影,集中住宿、集中隔离的业余时间也安排得有声有色。

使命必达 凝聚先锋力量

“立功书记,咱有没有挂口罩的带子呀?”王征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国内服务中心经理、冬奥保障战时党支部书记张立功这才注意到,原来因为长时间戴着口罩工作,王征的耳朵已经被勒出血了。作为先锋队里的老党员,王征事事冲在前,坚守在一线。

自去年1231日,国航地服部党委发布《号召地面服务部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先锋队的倡议书》后,有超过1000名干部、党员、团员和群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报名。不断刷新的报名数据,是这支队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担当。20211016日到现在,国航地服部已经先后派出16批次、1657人次参与到涉奥航班保障及T3D处置专区的保障中。

图八:战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作用。本报记者汪洋 摄_副本.jpg

战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先锋作用。(记者汪洋/摄)

党员是冬奥服务保障先锋队的主心骨和排头兵。为了在冬奥保障任务中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地服党委成立了冬奥保障战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总体规划、调配指挥的作用,确保每一个航班的保障无缝衔接、万无一失。

“战时党支部将地服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122名先锋队队员真正凝聚成一个集体。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召开线上碰头会,确保第二天的工作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张立功介绍,“支部还会及时关怀员工,解决他们在闭环保障中的实际困难。”

比如,刚刚进驻的时候,有员工反映机场内备勤室的温度比较低,党支部第一时间进行了协调解决,让员工一回到休息室就能暖和起来;临时航班时间变动大,支部还协调了上下班的通勤班车时间,让员工工作结束后能够随到随走,确保车辆保障及时到位。

两集中期间,员工不能回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一名员工在隔离保障期间,爷爷去世了。党支部得知后,立即对这名员工进行了慰问,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如今,在战时党支部的引领下,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冬奥服务保障先锋队拧成了一股绳,焕发着互帮互助、蓬勃向上的朝气,战斗力也更强了。

传递激情与梦想,展示勇气和担当。万众瞩目下,北京冬奥会即将拉开大幕。首都机场T3D保障专区里,保障好每一个涉奥航班,就是冬奥保障先锋队的梦想;是民航人为冬奥会抵离保障全力以赴的担当。让每一位前来参加冬奥会的旅客感受到民航服务的热情与温暖,即使疫情下戴着口罩,也有微笑绽放在彼此眼中。(《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