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司副司长 王海波

王海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召开民航局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一共有3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介绍2021年8月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二是介绍民航局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三是介绍中秋、国庆假期民航出行保障工作。

  2021-09-14 15:33:00


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 吴世杰

吴世杰: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通报今年8月份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安全运行方面:8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55.8万小时,同比减少35.9%;通用航空飞行10.9万小时,同比增长3.1%。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行业安全生产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态势。截至8月底,我国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32个月、9595万小时,安全运送旅客49.3亿人次。

生产运行方面:8月份,受南京疫情及其扩散影响,民航生产规模下降幅度较大,呈现客货双降的态势。全行业本月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49.1亿吨公里、2240.7万人次、5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5.6%、51.5%和5.6%。运输总周转量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42.6%;旅客运输量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36.6%;货邮运输量相当于2019年同期82.5%,其中全货机完成货邮运输量21.7万吨,同比下降1.2%。

运行保障方面: 8月份,共保障各类飞行27.8万班,日均8981班,日均同比减少32.7%,环比减少35.8%。全国航班正常率为95%。受雷雨、台风等天气影响,共有4681班出港延误,479班返航备降。

通报完毕,谢谢!

 

  2021-09-14 15:36:00

综合司副司长 王海波

王海波:今年以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民航业又一次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从相关数据看:民航安全运行态势保持总体平稳,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32个月、9595万小时,连续实现231个空防安全月;民航“三中心”、成都天府、青岛胶东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全年进度的60%,全国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46个;截至目前,航班正常率达到85.45%,各项为民实事正在积极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化改革、智慧民航建设等重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

但受到疫情影响,行业运输生产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推动行业恢复发展是当前我们一项重要工作。

这轮疫情过后,宏观环境已经有了好转,经贸、旅游等民航相关产业也呈现积极恢复态势,全国航班量也已经回升至12000班左右,针对这一形势,民航局在今天上午召开了9月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提出了促进民航恢复发展的六个方面对策:

一是坚守航空安全底线,夯实行业恢复发展基础。

去年疫情之初,民航局针对民航商业航班量锐减、应急运输任务多、一线人员心理压力大等运行风险,及时强调防“忙”中出乱、防“闲”来麻痹、防“慌”中出错,牢牢把住安全工作的主动权。今年以来,民航业增强“政治年、开局年、复杂年”安全意识,坚持民航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方法,认真落实“六个起来”要求,深入开展“问题隐患清单清零”行动,民航安全运行态势保持总体平稳。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在民航恢复发展的关键阶段,更是不能麻痹大意。民航业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提升民航系统安全管理效能。将在集中开展“问题隐患清零”行动的基础上,坚持“六个起来”不松劲,扎实推进民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盯紧盯住重点单位、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将持续开展“三个敬畏”宣传教育,强化“三基”建设,深化班组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决做到“上天必须安全,隐患留在地面”,努力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目标。此外,将加强安全信息闭环管理、规范管理,为民航恢复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是筑牢民航疫情防线,增强行业恢复发展底气。

今年以来,民航恢复发展遭受了多次境内外疫情的干扰冲击。民航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要求,遵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很好地落实了“认真、科学、冷静”的原则,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

疫情反复是影响民航业恢复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民航业将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防控措施。针对“外防输入”,严格做好国际航班和口岸机场疫情防控、国际客运航班审批程序、查验驻外使馆发放的国际健康码、国际航班机组人员境外管理和个人防护,严密监控旅客身体状况,严格落实航空器检疫消杀责任、国际客运保障“四指定”和“两集中”要求,执行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措施。针对“内防反弹”,严格落实旅客健康码查验和测温等工作,持续做好候机楼区域通风和消毒,严格落实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装备标准、一线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加强一线人员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疫情通过航空渠道传播。针对“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国际货运保障人员“四固定”,严格落实入境货物防疫管理,对入境货物进行风险分级管理,特别是对高风险国家来华货物加强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激活国内航空市场潜力。

尽管今年以来受疫情及油价、汇率变动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但要看到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民航业将坚定行业恢复发展信心,深入分析后疫情时代航空市场变化,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各单位将根据旅客多元化需求,推出个性化、差异化、针对性的航空服务产品,最大程度激活航空市场。航空公司将兼顾当前与长远、近期效益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品质,突出民航的比较优势,避免恶性竞争造成机票“白菜价”;立足国内航空需求这一战略基点,积极推广通程航班服务,推进干支、支支、支通航线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航线,激活三四线城市潜在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反应敏感度,加强市场开拓、航班调整、机票销售、退改签的灵活性,加大对新增航空人口的精准营销力度。机场将发挥对本地航空市场熟悉的优势,积极整合相关政策和特色资源,加大市场推介力度。各单位将利用好《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规定》等政策,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

四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企业降本增效空间。

前期,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安全恢复发展,民航局调整航线、时刻、航权以及运力等管理政策,出台了鼓励灵活使用航班时刻、推动国际地区航班时刻向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放开货机白天时刻限制、鼓励“客改货”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临时政策措施,开通不少“绿色通道”,提升了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对促进行业恢复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航局将对前期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进行梳理,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因时因势调整相关措施,更好地促进行业恢复发展。

在航线航班方面,民航局发布了新的国内航线航班评审规则,优化了货运航线航班政策,航空公司申请一次即可获得全部国内货运航线许可,且无班次量限制;取消了北京两场货运航线航班的限制;取消了核准航段航班的总量限制,降低了中小机场直达北上广航线的准入门槛条件等。同时,优化调整航线航班管理程序,简化审批流程。这将给航空公司及时调整航班计划提供很大便利。在飞机引进方面,近期新版《民航局运输飞机引进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运输飞机引进管理权限,优化了飞机引进项目办理程序,将为航空公司引进飞机尤其是境内货运飞机、国产飞机提供极大的便捷性。在航班时刻方面,今年冬航季航班时刻政策将更加灵活宽松,继续支持航空公司有序开展航班时刻的交换、共同经营,支持客运时刻转变为货运时刻使用,支持国内航空公司国际地区航班时刻转为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支持国内航空公司充分利用外国航空公司无计划运营的航班时刻,以充分盘活利用好航班时刻资源。在关键人力资源方面,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对国际航班机组人员的防控管理日益趋紧,民航局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力争统一的机组人员防控管理政策,对国际航班机组人员采取不同于普通入境旅客的隔离管控措施,通过采取全流程封闭管理、加大核酸检测频次等措施,实现机组人员可连续执行国际航班,以满足航空公司运行的基本需求。

五是释放运行保障能力,确保运输生产平稳顺畅。

今年4、5月受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恶劣天气和其它空域用户活动的影响,航班正常率一度跌入低点,直接影响航班总量稳步增长。

对此,民航空管等部门将深挖内部潜力,降低外部因素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加大繁忙空域和航路优化力度;各机场将积极取得地方政府支持,改善当地运行环境。将充分发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功能,加强航班运行协同管理。将努力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准性,科学研判对空中交通能力的影响。极端天气情况下,气象部门应及时发出天气预警,空管部门将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空中交通通行能力变化、运行限制,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向行业公布;公司得到信息后,及时评估,确定应急处置方案,迅速调整航班计划;恢复阶段,围绕空中交通能力改善,机场、公司提前做好运行准备,及时疏散航班。

六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助力航空企业纾困解难。

去年疫情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指导下,民航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出台一系列“点穴式”的扶持政策为企业纾困。出台对执飞国际航班的中外航空公司和重大航空保障任务给予专项补贴,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对运输飞机改装安全电子设备、运输机长技术熟练训练给予补贴,降低机场、空管和航油等服务保障环节收费,对航空器客改货项目、执飞客改货国际航班给予补贴等一揽子“16+8”项政策,给航空公司年减负约100亿元,并为航空公司争取银行流动资金优惠贷款1100亿元。在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下,民航保住了行业发展的基本盘。

今年以来疫情多次反复,行业运行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民航局积极向国务院反映,并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对接,争取政策支持。目前,已向有关部门积极建议继续给予民航企业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建议通过中央财政加大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建议保障地方政府对机场项目的配套资金投入,建议优化三大航资本结构、缓解航空公司债务压力等。此外,民航局也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建议将包括保洁人员在内的民航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的免费检测范围,以减轻机场负担。目前这些建议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均表示理解并支持,有的已在落实之中。

 

  2021-09-14 15:40:00


运输司副司长 商可佳

商可佳: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下面我介绍双节期间民航出行保障的基本情况。

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两节相隔时间较近。与去年双节重叠延伸为8天长假不同,今年将形成长短相邻的假期组合。民航运输会呈现前后两组首末出行高峰。中秋假期出行高峰在9月18日;国庆假期出行高峰是9月30日、10月6日、7日和10日。

二是适逢前期本土疫情得到控制。今年七八月份,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多地散发疫情叠加,导致民航传统的暑运旺季遇冷,客运量比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42%和16.6%。中秋国庆假期,一部分在暑期被抑制的出行需求将得到释放。从近日OTA搜索和预定情况看比较乐观,客运量与暑期相比将实现大幅提升。

三是国际航班低位运行。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目前,中外航司运营国际客运航班每周约200班往返,占疫情前2.2%。当前国际航班主要以最低频次保障最基本联通,暂不具备恢复和增班条件,所以今年双节期间仍然不是出境游的好时机。

四是旅客出行更加理性。以往旅客理性选择错峰出游,主要是考虑假期票价高、旅游资源紧张的因素。当前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出行的最大考量则是各地动态调整的防控措施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单位、尤其是学校会提出“不出境”、“不出城”、“不出行”等要求,所以在校生和学生家庭等相关群体在制定出行规划时更加理性、稳慎。

运力安排方面,民航局积极支持航空公司灵活组织安排运力和时刻资源,优化航线结构,满足假期市场需求。截至目前,已在每周超过10万班国内定期客运航班计划的基础上,安排多家航空公司执行中秋加班计划4250班,国庆加班计划4406班。

运行保障方面,民航各单位提前制定各项措施,确保运行平稳有序。一是重点关注恶劣天气、其他空域活动等因素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及时启动航班延误响应机制,有效组织机场运管委开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工作,协调处理运行冲突。二是加大对重点区域、主要机场和繁忙航路的气象预报预警。空管部门科学合理制定流量管理措施,机场和航空公司共同做好航延信息告知和旅客服务保障。三是各单位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认真执行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加强应急值守,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的敏感性,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疫情防控方面,随着假期旅游出行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为落实常态化防控策略,有效遏制疫情经航空途径传播风险,民航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部署:一是要求民航各单位结合假日特点,按照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加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防控工作力度。二是要求航空公司做好旅客登机前、飞行中各项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入境航班远端防控政策,严格落实空中防控措施、机组人员驻外管理措施和入境隔离措施。三是要求机场加强测温验码、通风消毒。保障国际客运航班的机场必须做到指定工作人员、指定服务区域、指定休息区域和指定场内交通车的“四指定”要求;保障国际货运航班的机场必须做到作业人员固定、作业场地固定、生产设备固定和休息区域固定的“四固定”要求;涉及高风险航班保障的机场还要符合相关工作区域集中和作业人员居住集中的“两集中”要求。四是做好节假日期间民航一线员工关心关爱工作。对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人员采取轮休、调休等方式保障充分休息,切实为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做好内部防控、值班值守、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六是采取适当形式对双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

二、关于出行建议

结合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愉快出行不忘防控。广大旅客朋友假期出游身心愉悦放松,我们要提醒大家,思想上要时刻绷紧个人防护这根弦。机舱内、候机楼、摆渡车、地面公共交通都是公共区域,要戴口罩、勤洗手、减少设施设备接触、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二是便利出行配合防控。大家都希望旅途方便快捷,选择航空出行更是时间敏感型旅客。在此我们要提示大家,随时关注疫情动态变化,提前了解目的地防控政策,耐心配合民航单位做好必要的行程申报、健康码查验和登机前手消等工作。以个人的短暂的不便换来大家的长久的心安。三是健康出行主责防控。我们真诚祝愿所有的旅客都平安健康,同时,也要叮嘱大家,每位旅客都是防控责任的第一主体,如果在飞机场或者航班上感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立即向民航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全社会负责。

最后,祝大家共度喜庆、团圆、平安的假期。欢迎选择民航出行。

 

  2021-09-14 15:54:00

    

综合司副司长 王海波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近日受台风影响,浙江、上海等地将出现降雨、大风天气,民航局怎样应对台风等季节性风险?

王海波: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已于9月13日夜间擦过上海近海并缓慢向北移动,华东部分机场航班运行受到较大影响,13日浦东、虹桥、杭州、宁波机场共取消航班2377班。预计今天,还将取消航班1174班。

为切实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确保民航运行安全平稳,从12日起民航局连续两天组织召开专题视频会议,重点关注台风移动路径和发展趋势,了解民航各单位应对台风准备情况,并对民航防汛防台工作作出部署,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落实工作责任。要求各相关单位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将台风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要求相关机场强化防汛排水工作,加固维护停场航空器及重要设施设备;空管单位加强天气预警预报的精准性,合理制定流控措施,保证空中运行安全有序,同时加强对导航设备的巡查和应急维护;航空公司严格落实极端天气的安全规定,坚决防止超标准、超能力运行,做好绕飞台风和航班备降等工作;民航行政机关加强防台防汛的督导,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运行保障,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机场运管委的机制作用,强化防汛防台期间航班运行工作的组织协调,重点做好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旅客服务统筹协调和航班恢复阶段的运行保障,特别是国际入境航班的保障;航空公司加强台风预警预测,妥善协调飞机,合理安排机组人员,备份充足运力;机场配合航空公司做好旅客信息告知和服务工作,妥善安置航班延误的旅客;空管部门及时通报台风动态实时变化,适时发布预警信息。

 

  2021-09-14 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