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全文

  

综合司副司长王海波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召开2021民航半年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仍然采用中国网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民航局新闻发言人 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运输司司长于彪、飞标司副司长韩光祖、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张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一共有6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介绍2021年上半年民航安全运行情况。

二是介绍2021年上半年民航行业发展情况。

三是介绍2021年上半年民航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

四是介绍在推进智慧民航建设方面的工作。

五是介绍民航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

六是介绍民航空管在完善管理手段提升运行效率方面工作

首先,请民航局新闻发言人 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通报2021年上半年民航安全运行情况。

 

民航局新闻发言人、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通报今年6月份和上半年全国民航安全运行情况。

6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81.3万小时,同比增长19.1%,环比下降16.1%;通用航空飞行7.7万小时,同比下降24.5%,环比下降34.1%。

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运输航空飞行503.0万小时,同比增长44.5%;通用航空飞行52.6万小时,同比增长50.3%;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行业安全生产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态势。截至6月底,全国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30个月、9448万小时。

今年以来,民航全行业围绕政治年、开局年、复杂年,按照“脑要紧起来、心要细起来、眼要亮起来、脚要勤起来、脸要红起来、手要硬起来”的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建设,大力开展“问题隐患清单清零”行动,为建党百年创造了良好氛围。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仍呈复杂态势,多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复杂天气时有发生,季节性风险成为关注的重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运用系统观念和方法,强化深层次安全问题防控,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责任感,严防松懈和麻痹,以专业能力落实政治担当。二是高度重视安全风险防范,强化抓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隐患排查治理走深、走实。三是严格运行标准,强化协作配合,加强航班监控,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汛期和雷雨季节安全工作。

通报完毕,谢谢!

 


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

上半年,民航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十四五”时期“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总体恢复符合预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航空运输生产先降后升,总体呈现V型走势。上半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65.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5.4%,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4.1%,恢复程度较2020年全年提升12.4个百分点。受外部疫情等因素影响,一季度航空运输生产下降明显,春节过后,航空运输快速反弹,二季度,行业运输总周转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2.3%,较一季度大幅提高16.7个百分点。

二是航空旅客运输稳健恢复,国内市场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2.45亿人次,同比增长66.4%,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6.2%,恢复程度较2020年全年提升12.9个百分点。二季度,行业旅客运输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0%,较一季度大幅提高25.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与2019年同期持平,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三是航空货邮运输需求旺盛,国际市场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374.3万吨,同比增长24.6%,较2019年同期增长6.4%,恢复程度较2020年全年提升16.6个百分点。二季度,行业货邮运输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6.7%,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国际航线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2%、17.8%。

上半年,全货机运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行业全货机完成货邮运输量152.2万吨,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44.2%。

四是航班效益指标总体回升,二季度基本保持稳定。上半年,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7.3小时,较去年同期提高2.1小时;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载运率分别为74.7%和67.9%,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6.1和3.7个百分点。二季度,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达到7.9小时,较一季度提高1.3小时;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载运率分别达到78.2%和66.9%,较一季度分别提高8.0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减,同比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民航继续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固化项目定期调度机制,以推进枢纽机场提质增效和增强空管、科教基础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和建设进度。上半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5亿元,同比增长8.5%。

 

 
运输司司长于彪

我简要介绍2021年上半年民航服务工作相关情况及成效。从今年年初开始,民航局在全行业开展“民航服务质量标准建设年”主题活动,同时,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服务痛点、难点问题,先后发布两批“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共推出涉及社会公众服务的16件实事。民航各单位积极响应,努力推进各项重点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航班正常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为85.57%,相较2019年同期提升了5.22个百分点;千万级以上机场放行正常率和始发航班起飞正常率分别为88.86%、88.50%,相较2019年同期分别提升了4.62、5.30个百分点。今年全年航班正常率目标,是在前三年基础上,继续保持80%以上水平。

二是出台《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今年3月,《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对客票销售、退改签、行李运输、航班超售等关系旅客权益的重要方面进行了规范,更好地保护旅客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三是行李全流程跟踪能力得到提升。27家千万级以上机场已经完成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建设的项目立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多家航空公司在部分航线已经可以为旅客提供托运行李运输状态全流程查询服务。今年1-6月份,已有32667个航班的792886件行李,实现全流程跟踪。今年将实现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行李跟踪系统上线。

四是中转便利化服务进一步深化。下发《民航旅客中转便利化实施指南》,规范中转便利化服务的相关要求和服务标准。“空铁联运”机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扩展至上海虹桥、北京大兴、成都双流等16家机场。

五是老年人航空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国内机场均设置了人工服务柜台,提供咨询、指引、凭证打印等服务。多家机场设立了老年人优先服务柜台、专用等候区域,并为老年人提供全程陪护、健康码申报帮扶等针对性服务,切实便利老年人航空出行。

六是机上餐食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目前,已有17家航空公司提供机上餐食定制服务,旅客可通过APP、官网等渠道,实现网上订餐、自主选餐,更好地满足旅客差异化服务需求,同时也有效地响应了国家关于减少粮食浪费的号召。部分航空公司还根据航线旅客构成、地域文化特点等,推出具有地方风味、节日特点的机上餐食。

七是客票退改签服务得到改善。航空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客票退改工作流程、改造系统等方式,大幅缩短客票退款时限。部分航空公司在直销渠道已实现客票“秒退”。

八是客舱互联网服务逐步推进。共有21家国内航空公司的769架航空器具备空中互联网服务功能,比去年增长18%。

九是12326投诉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国内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投诉响应率达到100%,投诉处理时限进一步缩短。

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引领,努力推进各项重点服务工作,持续提升民航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旅客对航空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清

智慧民航建设是我国民航业在新时代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扩大行业发展新空间,提升行业安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推动力和主攻方向,也是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民航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把推进智慧民航建设贯穿到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通过民航科技创新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行业智能化应用,实现行业智慧化融合。按照智慧民航建设总体工作安排,民航局在战略架构、组织机构、服务示范、数据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明确智慧民航建设战略架构。印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五年行动方案》。提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的五个一目标,立足“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运行和智慧监管”四个场景,提升行业“数字感知、数据决策、精益管理、精心服务”能力。

二是建立智慧民航建设组织架构。成立智慧民航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5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顶层设计的工作架构,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组织机制保障。召开智慧民航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分析形势要求,布署下一步工作,明确了2021年智慧民航建设重点工作。

三是开展智慧监管服务示范。全力推动中国民航智慧监管服务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按照“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总体思路进行规划设计,改变“烟囱式”的项目组织和系统建设方式,基于去中心化、面向服务的理念和技术架构,从传统集约向开放融合转变,实现从分散建设到统筹共用方式转变,为行业智慧监管和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四是开展民航数据治理标准规范研究。按照“统一标准、集体管控、专业负责、分级审核”的管理原则,研究提出行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策略框架,启动《数据治理框架与管理机制》等7部行业数据治理标准和《行业数据治理典型案例》信息通告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提升行业数据管控能力,提高数据质量与安全,促进行业数据共享与应用。

五是组织召开智慧民航科技创新论坛。以“科技赋能 智慧民航”为主题,汇聚行业各单位、航空器制造企业、知名技术公司、特邀单位代表和嘉宾近300人参加论坛,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谋智慧民航建设,联合科技部共同发布《中国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纲要》。

六是印发新一代通信技术应用路线图。近期印发《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首次明确提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应用于中国民航的系统性实施路径,为民航各运行单位使用无线数据通信技术解决运行需求提供技术指南,将推动5G等新一代航空宽带为核心的航空通信系统协同发展和全面应用。

 


飞标司副司长韩光祖

近期民航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准确研判形势,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部分国家处于第三波疫情高峰,新的变异毒株已经扩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波及我多个邻国,外防输入压力巨大。面对复杂的国外疫情形势,民航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要求,严格防范疫情经航空途径传播。民航局督促、指导各运输航空公司和运输机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中,国际入境航班旅客远端防控、机组人员个体防护、航空器清洁与消毒、涉境外货物消毒等各项措施。对疫情输入风险较大的国家来华客货运航班加大防控力度,如严格执行75%客座率限制、选派已接种疫苗的机组和工作人员参与相关航班保障,机场设置专门保障区域等。同时,民航监管部门持续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民航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二)严格执行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控量措施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民航局自2021年5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措施。

截至2021年7月6日,累计实施261次熔断措施,熔断航班551班。累计实施10次控制客座率措施,控制客座率运行航班共40班,所有航班入境客座率均在40%以下。  (三)动态调整国际定期客运航班

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疫情形势下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民航局持续关注国际定期客运航班运行及相关病例输入情况,逐班分析研判疫情输入风险,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指导下,根据境外疫情变化形势和入境城市接收保障能力,动态调整国际航班数量,适度减少疫情输入风险较高国家来华航班。

(四)做好夏季一线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工作

近期,民航局指导各民航有关单位,在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前提下,加强夏季高温环境下生产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要求各单位为一线从业人员配备适用夏季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防护用品透气性不佳、防护性能下降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合理调整从业人员作息制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减轻高温工作环境下作业强度;配备必要的通风降温设施及物资,改善作业条件;强化员工高温天气作业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多措并举、科学防护,避免高温对员工健康、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张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下面围绕完善管理手段、提升运行效率向大家介绍民航空管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民航空管系统共保障运输航班433万架次,同比增长48.86%,基本恢复到疫情前保障水平,航班正常率达到85.57%,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等系列重大任务保障,继续保持零事故、零事故征候安全记录。今年上半年,空管系统完成了三项全局性的重要建设任务,一是新建了“一个工程”。民航“三中心”工程正式投运,即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民航气象中心、民航情报管理中心,形成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为核心,管制、气象和情报信息高度融合,空管与机场、航司高效联动的新一代空中交通运行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空管的综合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增强中国民航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新上了“一套系统”。全国民航流量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实现全国流量管理一体化运行,标志着中国空管正式跻身世界三大流量管理中心之一。三是改造了“一条航路”。沪蓉大通道正式贯通,通过与成复线无缝衔接,形成了东西长约3000公里的单向平行航线,有效串联起西藏、成渝与长三角地区,航路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障航班安全的前提下,航班正常性是人民大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围绕运行效率提升,我们还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服务行业需求,打出效率变革组合拳。以全国流量管理系统为抓手,加快构建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该系统纵向贯穿各级流量管理单位,横向连接各运行主体,充分统筹保障资源、实时共享运行信息、动态平衡飞行需求和空域容量,达到航班正常、管制顺畅、运行安全的效果,形成全国运行一盘棋的战略布局,目前已完成与国内50家航司和80家机场数据对接。同时,在强化航空气象预警预报、配合推进空域精细化管理、加强军民航管制协调以及加快建立北、上、广、蓉4地机场群之间的备份班机航线方面综合施策,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二是突出智慧主线,跑出效率变革加速度。坚持智慧赋能,以创新驱动发展,新技术应用多点并进,有力提升了安全裕度、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连续爬升/连续下降(CCO/CDO)、缩小尾流间隔等一系列新技术由试点应用到全面推广。空管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非常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行新技术深度融合,助推了民航空管安全和效率的提升。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汇聚效率变革新动能。民航空管系统始终坚持发展为人民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效益、正常、服务的关系,围绕提质增效目标,建立与运行安全、效率、容量提升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加大航班正常绩效考核力度,实现了从重安全向安全与效率并重转变。通过一系列制度、规则和程序的不断完善,空管加快构建高效的运行服务体系,提升快速处置能力,确保航班正常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践行真情服务,持续提高民航运行效率,这是民航空管发展不懈的追求,我们将始终把航班正常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它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坚持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加强与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运行主体的整体联动,在保证航空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航班正常性,提高飞机的正点率,使广大人民群众航空出行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持续做好此项工作,也恳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民航空管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