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下一个百年 | 厚土深根基因红

 
  乘坐早班飞机,一抵达延安机场,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航站楼前的广场上拍照“打卡”。
 
  曾经,为能在飞北京的航班上辨识出被白雪覆盖的延安老机场跑道而兴奋不已;也曾几何时,因在万米高空中仅对延安新机场跑道“惊鸿一瞥”而感到遗憾。如今,新的延安空中大门近在眼前,人文空港、红色机场的气息扑面而来。
 
  出檐深远的大屋顶,增添了几分古朴大气;陕北窑洞建筑风格的融入,彰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一座时尚大方的现代化空港扎根古老厚重的黄土高原,正张开腾飞的双翼,迎接八方来客。
 
  “延安机场是全国唯一有红五角星标志的机场。”西部机场集团延安机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延雄告诉记者,语气中透着自豪。
 
  蓝天白云下,在航站楼前面正中间位置,闪亮的红五角星格外耀眼。那熟悉的拱形大门,把记者的思绪带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经历了两次迁建的延安机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黄土高原。从此,延安机场有了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标志——延安南泥湾机场。
 
延安南泥湾机场航站楼
 
  始建于1936年1月的延安机场,在西安事变后,与延安城一道被红军接管。作为中国共产党使用管理的第一个机场,延安机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个红色机场。
 
  1958年10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延安航空站在延安东关机场成立并正式开航。东关机场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第二个设立航空站并通航的机场。1980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延安航站搬迁至东二十里铺机场,为军民合用国家二级机场。
 
  2018年11月8日,转场至南泥湾机场后,延安机场再次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有了平行滑行道,雷达引入了机场塔台,一举摘掉了数十年“特殊复杂运行机场”的帽子,具备了全天候24小时运行的条件。延安民航事业乃至整个陕西、西北民航事业,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回顾85年的风雨历程,63年的建站、运营航班历史,接受采访的每一位延安机场人无不对那艰苦奋斗的岁月充满深情,对未来的新征程满怀自信。采访结束后,西部机场集团延安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伟提议,再去航站楼里看看。
 

采访小组“贴身感受”延安精神(本文图片均由延安机场提供)
 
  朵朵白云飘过,正午的阳光分外刺眼。“建议你们在这里留个影”。顺着谢伟手指的方向,航站楼正对面,“延安精神,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熠熠闪光。采访组一行四人冲上前去,每人抱住一个一人多高的大字,与“延安精神”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13年延安峥嵘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风华百年中举足轻重。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也因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而成为永远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红色灯塔。
 
  延安机场与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史。作为延安联系全中国的空中桥头堡,作为世界看延安的一个窗口,延安机场在承载起一个个光辉历史瞬间的同时,也一次次把延安精神的血脉植入自己的红色基因之中。
 
  从东关机场到东二十里铺机场,再到南泥湾机场,延安机场人不仅是延安精神的践行者,也是延安精神的传播者、传承者。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延安机场人不忘红色机场初心,守护着延安的空中大门,确保了通往革命圣地的天路畅通。
 
  在那段光辉岁月,“到延安去”成为中国大地最响亮的口号,那是因为有共产主义信念的支撑,那是因为有延安精神的召唤。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水流长,圣地情深;延安精神,历久弥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这片热土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在新时代,延安精神作为永不过时的宝贵财富,是滋养初心、汲取力量的不竭源泉。445处革命旧址,丰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让延安成为“网红城市”。
 
  西部机场集团统筹协调航线网络布局,延安市支持航线开辟力度加大,延安机场省会城市通航率达75%,在支线机场中并不多见。“经延飞,省会通”,延安机场正紧抓机遇,树立服务提升标杆,助力延安发展第三产业,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型。
 
  “飞”去延安,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接受一次延安精神的洗礼。随着红色旅游热的持续升温,延安机场旅客运输量也正在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杨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