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来的新格局 | 从不敢想象到说走就走

 
  20年前,何川无论如何都不敢想象,自己可以独自乘坐飞机出行。
 
  作为一名视障人士,何川是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盲人协会主席,同时还是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中心主任。20年前,他第一次坐飞机出行,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调侃:“我们盲人就好像囚犯,去哪儿都要有人陪,怎么可能自己坐飞机呢?”平静的言语中全是无奈。
 
  确实如此,因为在中国盲协和北京市盲协工作的关系,何川公务出差的机会很多,却是一名必须有人陪伴的“空中飞人”。独立坐飞机出行,成了藏在他心底的愿望。
 
  直到2005年,由于一些突发情况,何川必须一个人从北京飞往武汉,再到恩施。他致电首都机场问询,没想到,机场工作人员立即帮他预约了特殊旅客服务。从值机到安检,机场地服人员全程陪同;登机后,乘务员一路上都对他格外照顾。
 
  有了第一次的顺利体验,何川独自乘机抵达的目的地越来越多了。作为一名盲人无障碍信息工作者,何川坐飞机从北京前往全国各地,举办盲人电脑培训班,将北京盲协的先进工作经验与当地相关部门交流分享,他的足迹已经遍布绝大部分省会城市。2012年,何川搭乘国航的航班走出了国门,作为北京地区的代表,参加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学术交流会。

首都机场远机位登机岛

 
  这些年来,何川的飞行航迹图,正是北京民航不断飞越发展的最好见证。截至2019年12月底,主基地位于北京的国航,客运航线达到451条,其中国际航线108条,地区航线16条,国内航线327条,通航国家(地区)43个,通航城市187个,其中国际65个、地区3个、国内119个。
 
  一条条航线,连接的是两个城市,改变的是百姓的生活,增进的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时隔3年,国航股份商务委员会对外合作部政府事务经理王肸依然清晰地记得,2018年4月5日北京—休斯敦—巴拿马城航线开通时的情景。巴拿马城与北京时差有13个小时,相距超过1.4万公里。此前,两地之间没有直飞航线,从中国到巴拿马需要转机,耗时长,旅客一路奔波,多有不便。“这条航线开通以后,不到20个小时就能从北京到巴拿马城,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王肸说。
 
  为了表示对中巴直航的高度重视以及热烈欢迎,时任巴拿马驻华大使施可方特意搭乘首航航班,全程见证中国与巴拿马之间空中桥梁的搭建,时任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专门参加了在机场举行的首航仪式并致辞。
 
  借助于航空公司架起的空中金桥,在首都北京,一座拥有高品质服务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已然成形。“从T1到T2,再到2008年T3惊艳亮相,首都机场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服务品质不断提升。”首都机场航站楼管理部副总经理任海平说,“比如特殊旅客服务,T3航站楼有无障碍坡道、远机位登机岛等多项举措;针对老年旅客,我们有线下全流程爱心陪伴、轮椅陪伴、孝心卫生间等服务项目。”
 
  此外,大兴机场的投运,强化了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让首都北京这张中国的金色名片焕发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要求,在这座新国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的无障碍服务环境建设,更是让何川和朋友们惊叹。

大兴机场内景

 

 

 
  “秉持人文机场建设初衷,大兴机场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无障碍设施建设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从无障碍车位预约、爱心休息区专享到全流程爱心陪伴等11种服务项目,实现了特殊旅客出行节点的全程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副总经理郝玲在第六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说。
 
  再过200多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大幕即将开启。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此前,国航的两架冬奥主题彩绘飞机已经启航。目前,国航正在扎实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参加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以及有行动障碍的残疾人和伤病旅客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
 
  “很多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越来越多的人期待能乘坐飞机,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北京,这件事正在成为现实。”何川说。(《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高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