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来的新格局 | 朝发夕至 让生活更有滋味

  6月,浙江的杨梅被阳光晕染上饱满的嫣红,一颗下肚就能生津解渴;7月~8月,个大体肥的武汉小龙虾生猛出水,令人食指大动;9月底秋风乍起,阳澄湖的大闸蟹终于“开湖”,早早下单的食客们开始坐等收货……曾几何时,由于易坏、易腐、易变质,生鲜商品的运输一直是货运界的难题。如今,借助航空物流的速度,来自全球各地的蔬菜水果、海鲜水产、新鲜花卉、医药制品以及电子产品,几乎全部实现了“朝发夕至”。
 
  每天23时左右,结束了进港晚高峰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候机楼会变得安静下来。此时,这座区域枢纽机场的“另一个身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开始发挥作用。随着一架架货运飞机有序进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经过计重、收运、仓储、组装、拆板、核对、分拣等环节后,完成了其运送过程中“最遥远的旅途”。很快,它们将出现在收件人的家门口,或者消费者的餐桌上。
 
  与此同时,客机空出来的货舱也会被货物填满。“出口出得去、进口进得来”,成了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真实写照。这其中,精密电子仪器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目前,这类仪器是我们重点运输的货物,由天津当地厂商发往世界各地。”国货航货站事业部天津货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精密电子仪器价格较高、运输条件严苛,全流程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因此,国货航天津货站制定了周密的保障流程,从收运、组装到出库、装机,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铲(叉)车取货要稳,货物不能倾斜、磕碰;拖车运货更要稳,既要保证效率又不能颠簸。如今,在国货航天津货站,精密仪器运输占比达单个航班总运输量的20%,保障月均稳定运输量达百余吨,高质量的服务也赢得了更多国际客户的信任。
 

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抵达天津滨海机场运输防疫物资
 
  尽管航空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市场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也给天津滨海机场带来了挑战——如何为天津航空货运业赋能?
 
  对于这个问题,天津给出的答案是激活内生动力。“东丽区位于天津东部,是天津主城区和滨海新区的‘联络带’,也是天津滨海机场所在地。这里历来货运发达,被称为货运路上的‘金扁担’。”天津东丽临空经济区临空建设公司董事刘乃昆介绍说,“天津过去是一座工业城市,钢厂、煤厂、纺织厂等生产的货物都要从天津港转运,而东丽区正好位于市区与天津港之间,距港口仅十几公里。久而久之,货运产业日渐发达。近年来,随着临空经济的崛起,当地货运产业已开始向航空物流业转型。”
 
  海港+空港——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联动模式大有可为。天津滨海机场物流公司总经理孙雨分析:“天津既有空港,也有海港,还是中欧班列的起点,在多式联运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发展新型航空物流。”此外,天津滨海机场还具有全货机保障能力。孙雨介绍,2020年,天津滨海机场共承接了970架次全货机包机业务,机型包括全球最大飞机安-225、最大“客改货”飞机空客A380以及最大螺旋桨飞机安-22,连通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货量超过2.3万吨,其中运输各类抗疫物资7200余吨。
 
  发展,意味着必须进行更多尝试和探索。2019年2月,国货航天津货站接到了一个全新任务——保障一群来自泰国的热带鱼。众所周知,热带鱼对温度非常敏感。航班抵达当天,天津的室外最高温度仅为1摄氏度。为了给这批“特殊货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国货航天津货站为集装器预留了一个阳光充足的存放位置。同时,通过与机场海关、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等单位密切配合,仅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完成了数据上传、库内保障、货物交付等全流程操作。此次运输也标志着天津空港口岸进口活体观赏鱼实现常态化运行。
 
  从货运到物流,凭借着专业的保障能力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正积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现代物流服务体系。2020年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完善航空货运枢纽网络,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地区具备条件的国际枢纽机场实行24小时通关,提高安检和通关效率。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加持下,天津航空物流业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极,令人期待!(《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