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策勒县县委常委郭成宏:“让老乡的腰包鼓起来”

采访郭成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三次采访,三次“被拒”。

“我个人没做出啥成绩,和上上下下的干部一样,努力做好分内事儿而已”。第一次,记者被郭成宏这样拒绝。

“工作忙,总是顾不上。不礼貌了,抱歉”。第二次联络时,郭成宏正在值班,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婉拒。

第三次联系到郭成宏时,他正在奔赴联络村点忙于疫情防控工作。“我要去村里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迫,还请理解”。

郭成宏,江西省机场集团上饶机场分公司总经理,2019年初挂职挂任新疆和田策勒县县委常委。任职一年多来,他忙入户走访、忙解决就业、忙销售解困,开启“五加二”“白加黑”的魔鬼工作模式,倾心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中,用心用情搭建贫困群众的“连心桥”。

入户走访忙

“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采访中郭成宏经常挂在嘴边的话。2019年初,郭成宏来到了策勒县,担任县委常委。尽管知道南疆条件艰苦、压力大,但一下车,他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此地地处沙漠边缘,尘土飞扬。走访调查后,他发现由于语言不通,与村民的很多基本交流都无法进行。

“我的到来真的能改变这里的一切吗?”见到此情此景,郭成宏心里也打鼓。但看到围绕在身边热情的老乡用纯朴又充满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郭成宏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为老乡干点儿实事。

头3个月的适应期是最辛苦的。“初来乍到,不太适应新疆的气候,加之饮食差异,晚上经常失眠,持续了好几个月,后来才慢慢适应。”郭成宏笑着说。

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工作上的困难才是最大的挑战。作为一个对扶贫政策、工作近乎完全不了解的“门外汉”,郭成宏深知工作的难处。“虽然我干过行政、做过党务,但缺乏在深度贫困地区的工作经验,原来的工作与扶贫工作有较大差异”。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他天天泡在办公室学政策,看累了就到村里走走,与需要帮扶的农牧民聊天,向基层干部了解情况。“一线的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比较细碎烦琐。这就要求扶贫干部真正扎根群众,耐心听取困难群众的诉求,真正把他们的合理需求落到实处。策勒县又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更加艰巨。”郭成宏说。

郭成宏帮村民一起割草

工作熟悉以后,郭成宏就更忙了。白天,他带着翻译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文字材料、填报表格台账,通宵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生活也没了规律。为了更快地与村民熟悉起来,农务劳作时,他跟着村民去劳动,和大家打成一片。节假日,他带着村民的孩子上县城“看世界”,拍照、买蛋糕、吃汉堡,让孩子们能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

他依然记得,他带着去县城的小女孩特地回电致谢,告诉他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通短短的电话让我至今难忘。”郭成宏说,“民族工作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但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以心换心。我们扶贫干部不是要干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而是日积月累地干一些小事儿、实事儿,用真情维护民族团结,用真心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摘帽忙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增收方式。然而,策勒县农牧民居多,很多村民宁愿过着“两亩地几头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也不愿意转变观念,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郭成宏就深入各村,给适龄青年做思想工作,给乡村干部讲政策、说方法,鼓励、引导群众外出就业打工,当起了劳务输出的“讲解员”。

“策勒县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没有形成产业链,劳务输出是脱贫攻坚中提升收入的重要方式。平时,我们走村入户,向村民宣讲外出打工的好处,尽力帮助想外出务工的村民找到务工渠道,切实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适时去打工所在地看望村民。一定要让老乡们的腰包鼓起来!”郭成宏说。

春风化雨中,村民们明白了:农牧工作收入微薄,但外出打工,每人每月可创收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外出务工可实现增收致富。

郭成宏记得,年初送走一批去大连打工的女工时,女工脸上那忧虑、不舍的表情。“她们离开村子后,我时常记挂着那批老乡,担心她们是否习惯那里的生活,工作环境好不好。后来,她们给我发来了照片,模样有了大变化,打扮也时髦了。最让我开心的是,她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和离开村子时完全两个样儿。老乡们在那里生活得舒心快乐,技术越来越熟练,收入越来越高,我打心眼儿里为她们高兴。”提到这些,郭成宏的兴奋跃然脸上。

郭成宏查看工厂

如今,策勒县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放下羊鞭、走出农田,前往内地务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着各自的贫困现状。“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以抗击疫情与就业脱贫‘两手抓’‘两不误’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详细掌握企业用工条件、招工数量、岗位工种、工资待遇、食宿环境、上岗时间等情况,逐一确定劳务输出人员,还安排包机输送工人前往内地就业,脱贫攻坚力度可见一斑。”

产业扶贫忙

既要通过劳务输出解决老乡“当下富”的问题,更要通过扶持当地产业铺就“长富久富”之路。郭成宏的另一个扶贫重点工作,是打造策勒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比如,先把红枣产业化。”他说,“‘策勒’当地语是‘红枣’的意思。这座城市以‘红枣’命名,是中国红枣最好的原产地之一,红枣种植的历史悠久,当地村民大部分依靠大枣种植产业保障农收。我们要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仅要‘种好枣’,更要‘卖好枣’,让村民丰产又丰收。”

说干就干。郭成宏一边引导红枣种植户开展策勒红枣标准化、数字化栽培管理,一边接洽企业收购,搭建平台,利用企业生产方式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发展红枣产业。“以前当地农民在地头一袋袋卖,一公斤售价仅几块钱,农户缺少与市场的衔接。我们接洽好企业,合格的红枣由公司收购,再由公司进行策划、包装、销售,一公斤红枣的价格至少翻一番,农民的收入可以增加30%以上。”郭成宏说。

不久前,民航局组织开展“民航局消费扶贫专项行动”,郭成宏又忙着搭建服务平台、建立跟踪机制。在民航全系统的支持下,截至7月28日,民航全行业直接购买扶贫产品2327.3万元,帮助销售扶贫产品693.5万元,提前超额完成指标任务。

枣儿卖完了,腰包鼓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幸福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扶贫干部对我们的帮助,让大枣真正成为我们脱贫致富的‘金果果’!”村民麦麦提说。

今年初,郭成宏向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领导汇报了工作情况后,提出了当下存在的困难问题。首都机场集团领导立即专题研究,在原计划帮扶项目400万元资金外,积极发动各成员单位,搭建扶贫平台,将帮扶工作推向新高,再度出资近500万元,出资200万元设立公益性岗位基金、捐赠价值108万元的电视机2000余件,对乡村学校帮扶运动场所、器材、书籍等近150万元,搭建成员机场销售扶贫平台等。民航各单位也都行动起来,先后在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扶智扶志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出手,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力量。郭成宏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只是代表民航人在工作!全行业就是我们的后盾!”

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做强村子里的产业链,把特色产品卖出去;帮助农牧民扶贫扶志,外出务农摘掉穷帽子,郭成宏把每一天都融入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融入村民中。他高兴地说:“今年6月底,策勒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达4479元,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路子走对了,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如今的策勒,路灯矗立道路两侧,马路笔直,面貌有了大变化。村民通过种枣、开农家乐、外出务工等多种途径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