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注和负责践行“三个敬畏”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今年4月的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深刻阐述了“三个敬畏”的内涵,提出要切实增强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的敬畏意识,在民航全行业进一步开展好加强作风建设的专题教育,凝聚民航人职业自豪感和精气神,营造作风建设良好氛围。
 
什么是“敬畏”?从字面上理解,“敬畏”同时包括两种情感,一是尊敬,二是畏惧。因敬生畏,因畏致敬。常怀敬畏之心的人,不轻易浮躁,不容易出格,不容易犯错误,内心自然能养出正气、庄严与崇高。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一去不复返。人的生命的诞生过程是一个奇迹,细胞经历多种艰难险阻,才得以孕育成一个生命。敬畏生命,就是珍惜生命,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本,这也体现了民航人的价值追求。周恩来总理生前给民航亲笔题词第一句就是“安全第一”,永远告诫和勉励我们,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永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在波音737MAX飞机接连在国外出现空难时,民航局果断停止这款飞机的运行,这就是敬畏生命、对人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光辉典范,因此赢得了国内外、行业内外的高度赞扬。这也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高度负责、防患于未然。
 
为什么要敬畏规章?规章制度往往是民航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智慧经验,有时候甚至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敬畏规章,就要心在岗位、专注安全,努力把规章外在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真正做到按章办事、依规操作,真正做到遵守规章、令行禁止。这样,我们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绷紧法纪这根弦,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依规操作,避免发生不安全事件。即使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做到处置程序心中有数、处置流程铭记在心,能够有条不紊、不慌不忙加以处置,最终体现出“在符合规章的前提下才有个人的成长进步”的意义和价值。
 
为什么要敬畏职责?敬畏职责体现了民航人的职业操守,是岗位责任和专业能力的高度统一。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我们都有既定的岗位职责。说得通俗点,我们在这个岗位上都有薪水收入,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履责并对得住这份收入。只有认识到“岗位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自觉按照岗位要求提升专业能力,自觉摈弃不良习惯,才可能真正把对生命、规章、职责的敬畏融入心中、落到日常、扛在肩上,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才可能忠诚履行岗位职责,在岗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麻痹大意,不放松警惕,不出现安全隐患和风险。
 
回想我们这些年的工作,特别是真正创造了“平安机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作,我们深感以“三个敬畏”为核心的作风建设是促进民航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把“三个敬畏”转化为安全第一的思想认同。我们充分认识到,安全是民航最大的政治,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础,必须始终把干部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我们才会尊重干部员工,以实际行动对每一位干部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无论是在高原作业,还是在夜间施工,都预先积极制订预案,明确应对措施。比如,一旦出现高原反应,立即停止工作或撤回;再比如,去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情况还不明朗,公司及时开会预先研究刚刚中标的武汉机场项目的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保持对规章的敬畏之心,要积极建章立规。除了遵守国家行业和上级的规章制度外,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和创新管理,建立适合各自单位具体情况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按章办事、依规操作有坚实基础。保持对职责的敬畏之心,就是要守好责任田。如果职责界定不明确,就容易在工作上相互推诿,难以形成合力。而安全和危险就在一念之间,在推诿过程中的松懈麻痹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件。同时,不断强化关键岗位员工的基本功培训,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实现守一分职责、保一方平安的目标。
 
今年是民航作风建设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怀敬畏之心,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贯穿工作全过程,将“三个敬畏”铭刻于心、践之于行,使之成为企业安全发展的行动自觉,为公司、为民航高质量发展继续作贡献。(作者徐军库,单位: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民航机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