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民航国际合作发展成果

[video:民航局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国际司司长 梁楠

梁楠: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下面由我介绍改革开放40年民航国际合作发展取得的成果。

民航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空运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国际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在以国际民航组织为代表的民航多边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一、开放合作,全面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伴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局采取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开放政策,统筹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以及公众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需求,根据不同航空市场的特点,通过双边和区域两个途径积极、渐进、有序的推动双边及区域市场的开放,中国民航的大门越开越大。

40年来,与中国签署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正式建立民航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从1978年的34个增加至目前的125个。

目前,我已与东盟、澳大利亚、智利、马尔代夫等国家/地区完全开放了客货运市场,与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国完全开放了货运市场。

中国的航空公司已通航61个国家的167座城市,国际航线总数达到844条,初步构建成联结全球的国际航线网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发展双多边国际关系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民航局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互联互通放在发展民航对外合作的优先位置,与28个“一带一路”国家扩大了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并以乌鲁木齐、西安、昆明为节点,积极倡导“一带一路”上的航空运输自由化和便利化。截止目前,我国已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每周约5100个航班。

二、互利共赢,积极拓展民航国际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航发展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离不开引进民航发达国家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因此“引进来”是实现民航强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中国民航建立了中美、中欧等民航技术合作平台,积极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按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要求,中国民航局建立并不断夯实中国与非洲、中国与中亚民航区域合作平台以及中国-东盟运输工作组机制,与金砖国家建立合作机制。

中国民航局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中国民航走出去的重点区域,支持中国民航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稳妥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航空安全、安保、空管等领域的培训。近十年,中国民航局已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400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为提升发展中国家民航专业人员的能力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共治共建,着力提升民航领域参与全球治理能力

中国积极参与民航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国际民航组织是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是全球民用航空业政策、标准的制定者。民航局将全面参与国际民航组织活动作为重要抓手,参与国际民航组织事务不断深化,发挥的影响力和作用越来越大。

我国是国际民航组织创始成员国,自1974年恢复参加国际民航组织活动以来,曾连续10次当选为二类理事国,并于2004年竞选成为一类理事国连任至今。中国恪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宗旨,履行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的义务,为国际民用航空的安全、有序、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中国是国际航空政策与标准制定的积极参与者。

我国全面参加了ICAO理事会技术委员会、航行委员会、航空运输委员会、非法干扰委员会以及秘书处设立的所有主要技术专家组,约有近60名专家直接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政策与标准的制定。中国认真履行成员国义务,不断提高行业规章标准与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符合性,将所有ICAO标准纳入国内规章。在ICAO对中国的历次安全、安保等国际标准执行审计中,均得到高度评价。

自2011年起民航局专门制定了“百人计划”,选派民航系统各专业的中青年骨干到国际民航组织进行为期1-2年的借调工作。截止目前,已选派了四批共55名骨干。今年,民航局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民航国际化人才库建设,对国际化人才采取梯次培养。

第二,中国是国际民航组织工作的积极支持者。

自1974年恢复在国际民航组织中的活动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在国际民航组织的财务义务,并向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分办事处、北亚地区运行安全及持续适航合作、航空环境保护基金、航空安全基金、航空安保行动、非洲航空安全全面地区实施计划、非洲人力资源培训等项目提供了捐款。

2017年,我国政府还向国际民航组织捐赠了400万美元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国际民航组织通过开展培训项目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建设。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不让一个国家掉队”的行动,举办发展中国家航空专业人员培训班,作为东道国,中国还承担了北亚地区运行安全和持续适航和亚太飞行程序设计项目工作,担任了国际民航组织伙伴援助计划联合主席。

第三,中国是全球航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2013年6月,国际民航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地区分办事处落户北京。这是国际民航组织首次设立的地区分办事处,主要负责亚太地区的空域组织和管理工作。

2015年3月11日,中国提名的候选人柳芳成功当选国际民航组织新一任秘书长,是国际民航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秘书长,也是首位女性秘书长。2018年柳芳再次成功连任。

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冯正霖局长代表民航局与国际民航组织柳芳秘书长就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不让一个国家掉队”倡议之间的有效对接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致力于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航发展水平,分享中国发展经验。

2018年1月,首届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述首次写入国际民航领域文件。《北京宣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亚太民航发展的多边政策指南,对加强亚太地区各国在民航领域合作,提升亚太地区航空安全水平,促进亚太民航持续健康和高效发展,发挥航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积极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工作的同时,中国民航局还积极利用亚太地区民航局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民航多边合作机制,提升中国民航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协调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保障单位、研究机构、民航行业协会积极参加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机场协会、民用航空航行服务组织、国际航空驾驶员联盟、飞行安全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地积极参与全球民航治理,不断提升中国在多边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