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 万紫千红总是春

看电影、赏演出、跳广场舞、参加音乐节,这些都是今天中国人日常文化生活餐桌的一角。

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了丰沛资源和物质支持。从露天电影到巨幕影厅,从黑白电视机到VR全息影像,从电视主导的大众文化到网络娱乐遍地开花,国人的文化生活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分层化转变。

40年改革开放,改变的不止是物质生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文化,正带给这个国家和民族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时代留声 一首歌成为思想解放的风向标

“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送去我的一片深情……”2018年10月18日,74岁的歌唱家李谷一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亮相献唱。一曲《乡恋》未了,观众们流转的眼波中已泛起粼粼泪光。

怎能忘却,这深沉婉转的旋律,恰是时代的留声。30多年前,《乡恋》在全国唱响,如一股清风,吹荡着人们沉闷已久的心扉。

文变染乎世情。每到历史转折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回忆起改革之前的生活:“几乎是处在跟艺术绝缘的一个状态。许多东西都被列为禁区。”

手抄本,这是今天很难想象的当年民间传播的方式。20万字的《第二次握手》因为讴歌知识分子和爱情而被禁,于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秘密流传。1979年,该书作者得到平反,这部小说先后被印刷了400多万册。中国人思想的解放,首先从文学中迸发出来。

莫言如此形容:“过去被打倒的作家站起来了,过去被查禁的、封掉的文学刊物重新复刊,像好久没有喝清泉、饥渴的一个旅行者,突然遇到了清泉那种痛饮的欢畅。”

改革开放,首先突破的是思想禁区,让作家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们写下了一部部文学经典。

同样小心翼翼的还有音乐。1979年,中国发行的第一盘立体声盒带本来取名为《蔷薇处处开》,因为审查时认为名字不够健康,被改名为《朱逢博独唱歌曲选》,这盘盒带曾创下中国唱片发行量纪录。

当年的情景,李谷一是感触最深的一个。因为一首歌,成为文化思想解放的风向标,是在1983年的第一届春晚。《乡恋》能不能上春晚曾引发巨大争议,用缠绵的唱法抒发对故乡的依恋,曾被认为是靡靡之音,

李谷一回忆道:“当时演唱就遭到批判了,说是黄色的、不健康的,很多高帽子戴过来。如果没有过去台里的老领导一跺脚、一咬牙让我唱《乡恋》,那么还解放不了。《乡恋》在第一届春晚上被‘解放’了,从此也就解放了思想,让大家创作的思路拓宽了,只要是真善美的、表现家国情怀的、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面貌的,都可以创作出来,都可以演唱。”

上世纪80年代的春晚大胆创新,不仅塑造着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更凝聚着亿万中国人奔向新生活的信心和共鸣。

东风吹过 新事物让尘封已久的心复苏

与改革共兴共荣,文化日益显现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出现T台秀、健美比赛,新事物让尘封已久的心复苏了。最早引进的一批外国电视剧里的蛤蟆镜、喇叭裤迅速在国人中流行开来。那个时候,城市里最火爆热闹的地方是舞厅。那个年代,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走过40年,从在一片灰蓝或军绿色中初见皮尔·卡丹时装的惊羡,到在各大国际时装周上展示中国设计的自信,来自东方的风韵令世界愈加着迷。

走过40年,从不敢想的“奢侈”到主流生活习惯,文化旅游成为休闲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说走就走”的潇洒与诗意。

走过40年,从取得奥运首金的欢腾,到女排“五连冠”的振奋,从拥抱“盼盼”到牵手福娃,从金牌战略到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体育文化塑造出国人更加饱满的精气神儿。

上世纪80年代,《上海滩》的“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射雕英雄传》的“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这些旋律响彻大街小巷。港台的音乐、影视剧红遍大江南北,改变了一代中国人。同时,《红楼梦》《西游记》《渴望》等国产电视剧热播,让夜晚的中国万人空巷,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

作为一名生长于沿海地区的“80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讲师邵声说,自己经历了从电视到电脑、从磁带到MP3、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的文化变迁,“正是这些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滋养了我的内心,指引了我的人生”。

100余天,204场。这是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的电影放映员、64岁的史富生今年的工作记录。每个放映的夜晚,在村子里用喇叭一喊,就有很多人搬着板凳出来。“现在村里老人孩子居多,大家还是爱看的”。

见证农村电影从胶片到数字,从众星捧月到观众减少,干了47年的史富生仍然舍不得放下:“电影在村里少不了。明年,我要把更多新电影放给大家看。”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年电影票房不到10亿元,年产仅50多部电影。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在最近的16年里,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的规模扩大了28.5倍。到2017年,年产影片已经高达700部、年票房超过550亿元。在这40年里,中国电影界人才辈出:从巩俐的村姑装扮,到张曼玉的华美旗袍,再到章子怡的“横空出世”;从成龙、李连杰用中国功夫征服全球影坛,到宁浩、徐峥、文牧野等凭借幽默睿智的创作才华书写票房神话……

中国电视剧年产量约15000集;国产故事片数量从46部增长到798部,电影银幕近55000块;印刷出版物品种由每年不足1.5万增加到53万;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71%和99.07%……40年间,文化设施和产品供给从相对紧缺迈向繁荣发展。

网络视听、数字出版、3D和巨幕电影等方兴未艾,严肃文学、网络文学、儿童文学等各辟市场,刺绣、皮影、蜡染、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40年间,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

百花齐放 文化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上海昆剧团迎来建团40周年。

大型晚会、传统大戏、经典文武折子戏及反串戏……9个院团,6场演出,600岁的昆腔盛宴再现一票难求的景象。更让演员们欣喜的是,观众席不再“白茫茫”,而是“黑压压”——“80%都是年轻观众”。

“以传统精髓加现代呈现,国粹在新时代有了新的生命力”。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这是文化繁荣的又一个春天。

与此同时,传统曲艺、戏剧引来八方喝彩。国粹之美名扬世界,来自中国的一个个演出团体,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电影、电视剧也陆续走出国门。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引起共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征服大批海外“粉丝”;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成立36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约70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汉语学习者超过1.2亿人……

addoil(加油),这个“很中国”的单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新近收录。过去半个世纪,已有50多个中式英语词汇被写入这套词典中。

《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作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说,虽然当今全球1/4人口使用英语,但随着中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度越来越高。

诚如其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引来四海瞩目。今年初发布的一项覆盖22个国家、1.1万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形象明显提升,超半数受访者认可中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超过六成受访者认可中国对全球治理作出的贡献。

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先导,也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40年来,中国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从每年4.4亿元增加到855.8亿元。近195倍的增幅,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保障。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让最基层的百姓便捷地看上了电影。开往贫困村的流动文化车,来到家门口的精品演出,让想要摆脱贫困的人们在精神上先丰富起来。

40年间,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图书馆越建越像文化圣殿。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一座座文化驿站,点亮了繁忙都市的心灵之灯。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行动已经持续了10年,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自由地在历史中触摸时代的脉搏。

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庄严立法,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被列为公民的基本需求,受到法律保护。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享受文化,改革开放积淀下丰硕的物质成果,让人人参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创造成为可能。

这40年,中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年消费增加到2086元。从过年吃一顿,到现在带全家去听一场新年音乐会,看一场贺岁演出;从每个月看一场电影,到现在上网付费就能看大片,人人都可以视频直播。

电子阅读、动漫游戏、文博展览、创意集市,今天,中国文化市场蓬勃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长值近3.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2%,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

40年圆梦,中国文化产业从零起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托起它的是人们越来越鼓的钱袋子,越来越有品质的生活。(陈轩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