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行 春华秋实满庭芳

40年的时光年轮,记录每一个人的变化;40年的时代际遇,塑造每一个人的人生。

1977年,关闭10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的命运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拐点。

恢复高考的决定拉开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大幕,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中国改革开放这部宏大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时至今日,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正在让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恢复高考 佐证“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

1977年10月,23岁的牛大勇从湖北襄樊的五七干校调往河北的一个工厂,做汽车修理工。路过北京时,他从亲戚处得知,要恢复高考了。“我初高中基本都没怎么学,怎么考啊?”牛大勇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四处搜罗来了初中和高中教材,边工作,边学习,准备试一试。那年冬天,全国有570万考生像牛大勇一样走进了高考考场。1978年春,他们中的5%,即27万人,获得了进入各大高校的机会,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的命运,也由此发生重大转折。

如今,牛大勇已经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回忆起当年的高考,他感慨万千:“恢复高考给了那些流落到社会各个角落,家庭背景和人生遭际各不相同的青年一个公开、公平的机会。不仅把人们重新引导上求学若渴的正道,还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代中坚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一缺资金,二缺人才。要资金就得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但引进技术以后,谁来承接这个技术呢?必须要靠人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可见作为选拔人才工具的高考有多么重要。”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1980年~1982年,1977年、1978年经过高考被录取的67万多名本、专科大学生陆续毕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培养的第一批优秀人才,为求才若渴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高考不仅是一次考试、一项制度,更是一种公平正义的精神。40多年来,高考始终佐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风气。高考让广大人民群众相信,努力学习知识就可以通过高考的选拔,就可以进入大学深造,就可以改变自身命运,让人生更加精彩。

义务教育 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很多重大措施来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从农村孩子上不起学,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杂费全免,改革开放让义务教育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仇玉林是江苏扬州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在教育战线工作了整整40年。仇玉林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不少孩子交不起学费,自己经常和其他老师一起,上门给家长做工作。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被写入法律。仇玉林回忆:“随着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学校矮小的平房变成了高大的教学楼,教室里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用具一应俱全。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教育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彻底免费,对中国教育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改革开放中国教育成就的重要标志。

1997年,张春霞进入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工作,她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快速期。在张春霞工作后的第4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逐步实施。“在校内,我们开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表达自我,加强交流。老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学科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张春霞表示,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吸引了许多高学历、高水平的新人加入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为解决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2004年,国家启动了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陆续投入了100亿元建设了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自2006年起,采取招聘特岗教师等办法补充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2010年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年~2020年)》,从乡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补充渠道、生活待遇、编制标准、职称评聘、交流轮岗、能力素质、荣誉制度八个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解决乡村教育师资薄弱问题。

这些年,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是乡村教育发展最好的注脚。在宁夏海原县高崖乡沙窝教学点执教11年的倪金喜颇有感触。“从2015年开始,我们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提高了。原本漏风漏雨的校舍也得到了修缮、重建。现在,远程教育设备成了我的好助手,既减轻了我的负担,也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新世界。”

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2379个县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占全国总县数的81%。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24个重点城市,应教育部要求正在积极推广在就近入学的原则指导下优质校合并普通校、“多校划片”等举措,以缓解家长的“择校焦虑”。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只有60.5%,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不足6%。2017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和高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4%和88.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8%,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拓宽渠道 教育选择多样化

2009年和2013年,上海两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均包揽了数学、阅读和科学的3个冠军。一时间,“上海为什么能”“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等话题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些年来,有着重视教育这一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用世界最快的速度推进了学前教育,普及了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教育的悄然变革,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异军突起,让世界重新认识我们。

40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呈现出出国留学与学成归国同步扩大、来华留学与攻读学位同步增长、“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提高的新局面,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数据显示,来华留学规模从1978年的1200余人增加到2017年的48万余人,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留学中国”品牌知名度持续上升。同时,出国留学人数从1978年的860人增加到2017年的60万余人。40年来,共有313万多名留学人员回国,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占73.9%,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归国潮”。中外合作办学从无到有,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达2385个,我国成为全球一流大学的重要办学合作方。533所孔子学院和114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遍布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学习使用汉语人数达1亿人,中华语言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了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我国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经常性交流合作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学历学位互认,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建立了8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40年来,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受教育渠道大幅拓宽。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建成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纵向上,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各层次教育相互衔接;横向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发展。着眼培养一技之长,大力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目前全国有职业院校1.2万所,在校生2680万人,中职和高职分别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着眼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群体再学习、再深造的愿望和需求,建立了自考、函授、成人夜大、成人高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等多种教育渠道,大力发展包括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农民工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终身教育。

目前,在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比例超过45%,高等学校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了大批生力军。与此同时,在“中国天眼”“量子科学”“嫦娥飞天”等重大项目的背后都有中国高校的身影。教育普及水平的大幅提高,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足感。

40年风风雨雨,我国教育事业从复苏到发展,再到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疑成了这场变革中具有代表性的领域。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光阴荏苒。彼时的青年,如今已步入中老年;当年的孩子,如今正当壮年;改革开放后出生的“80后”,逐渐成为各领域里的中坚力量;一批批“90后”,陆续走上社会的舞台……改革开放的事业,如此赓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中开拓向前。(张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