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 幸福生活年年新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书写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40年间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亲身参与了改革开放,更是实实在在受益于改革开放。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所有成就,其实都渗透在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故事中。从餐桌到衣柜,再到购物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红利的持续释放,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最好缩影,也是中国软硬实力高速增强的最好见证。
饮食:从吃饱到吃好
民以食为天,天下粮为本。1978年~2018年,生于不同年代的中国人,对于“吃”保留着截然不同的记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的成果反映在一日三餐的饭桌上,绽放在节庆宴会的菜单里。
“现在的‘90后’估计都不会理解为什么有钱还吃不到饭了吧?”武汉市发改委粮食局的退休干部杨德孝颇为感慨道。他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食品、物资匮乏,城市居民想要购买粮油不仅需要钱,还必须凭借《城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到定点门市部排队购买。鸡蛋是老幼病残孕的专供食品;香油是每逢过年才能供应二两的稀罕物;而肥肉则是主妇们的最爱——不仅能为家人添菜,还能榨点儿猪油。杨德孝想起自己在1976年办的婚宴,“要请亲朋好友吃饭,可粮票不够,买不到米”。正发愁时,亲戚雪中送炭,将自家种的50公斤大米,挑到了杨家。时至今日,杨德孝仍然记得当时的幸福感:“看着亲朋好友们在婚礼上吃着大米饭,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如今的婚宴,从中餐到西餐、从山珍到海味,从喜糖、喜饼到蛋糕、甜点,越来越丰富。一个秋日的周末,北京老字号同和居饭庄里正在举办一场婚礼。行政总厨于晓波在后厨指挥着厨师们煎、炒、烹、炸,掂锅掌勺。今年62岁的于晓波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烹饪大师,他在同和居整整工作了46年。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餐饮变化,他有最直接、最深切的感受。在于晓波的印象中,餐厅变化最大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从1987年开始担任同和居厨师长,那会儿后厨最盛的时候已经达到了50人,9个火眼同时操作”。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于晓波将其归为是改革开放把中国的大门打开,使得同和居受到商务宴请,特别是外国宾客欢迎。“每天晚上在西四老店门口两侧路边停的都是小轿车,其中不乏各大使馆的车辆。许多从事出口贸易的内资单位,也将同和居作为商务洽谈场所”。
4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餐食的追求不只是美味,有的要健康,有的爱特色,有的挑环境,而外卖软件、移动支付等高科技手段更给传统行业赋予了新气象。
改革开放也让中国餐饮业在竞争和变革中自我更新迭代,完成转型升级。从1978年的54.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9644亿元,增长超700倍。古老的餐饮行业经历了从基础薄弱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产业。如今的餐饮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细分化趋势增强,多业态、差异化经营的态势。
穿衣: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在国家博物馆北区,一道宽阔的台阶通向二层空间。当你拾级而上,仿佛通过一条时光隧道,隧道的主题是——服装。改革开放40年间,从工装、军装到运动装,再到正装、礼服,中国人的服装一直在随着时代风貌而发生改变。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服装简单而朴素。这一方面是因为物资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人的衣服都是自家裁剪制作的。走在城市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千篇一律的绿军装、灰色中山装、蓝色解放装就是当年最常见的“中国风景”。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人们的衣衫。一位穿着毛料大衣,围着围巾,双手插兜的外国人走过北京街头。他经过一群穿着中山装、老棉袄的国人身旁时,被北京街头的摄影师敏锐地捕捉下来并定格成为时代的瞬间。这名外国人叫皮尔·卡丹,是一位来自法国的时装设计师。1979年的春天,皮尔·卡丹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多姿多彩的设计与台下“灰、黑、蓝”一片的观众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表演点燃了人们对多元化服饰的热情,而人们对新生活的干劲儿与热情同样反映在对新式服饰的追求上。回想起当年的“换装风潮”,著名设计师郭培说,在上世纪80年代,她曾设计过一款白色的单粒扣西服,原料用的是0.9元一米的库存桌布,生产出来后“卖得那个好啊”!她说:“机关里的干部,工地上的工人,市场上的菜贩,满大街都在流行穿西服,感觉全社会都是‘白领’了。”
在这40年的变迁中,走进国人生活中的服饰,除了西服外,还有婚纱。郭培记得上世纪90年代,北京还没有婚纱设计师。她想设计一款婚纱,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将裙摆撑起来。为此,她专门跑去人艺的后台,找设计师带她看演员们穿的戏服。
时至今日,中国人的衣柜里已经塞满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不同风格、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改革开放,改变的不仅是中国人的风貌,还有中国的时尚产业,以及由纺织为代表的工业体系。
数据显示,1978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3.2亿元(全口径);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35.65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9%,不考虑统计口径等变化带来的影响,约是1978年的140多倍。纺织品服装出口2745.1亿美元,是1978年的127.4倍,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12.13%,占全球比重的35.8%。纺织品发展迅猛,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行业新增长极的作用日渐凸显。
40年前,法国设计师将国际潮流引入中国;40年后,包括以郭培为代表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开始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崭露头角。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国模特以及中国品牌,也开始将东方美展现在世界面前。
购物:从“一张票”到“无现金”
12月的北京冷风袭人,建国门外大街北侧的一座5层高的楼房,在车水马龙的衬托下,显得有些安静。这栋楼房的名字叫北京友谊商店,曾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涉外商店。在过去40年间,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化。
与普通百货店不一样,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友谊商店有一项职能——服务外宾。这项职能让友谊商店变得十分特殊。首先,友谊商店只对外宾开放;其次,它卖的东西都是市面上见不到的,比如上海的梅林罐头、天津的起士林西点、苏州的双面绣、杭州的织锦、北京的雪莲羊绒衫,还有自行车、手表……甚至是进口家电以及“洋酒”威士忌、“洋烟”万宝路等。当时,友谊商店有这样一个口号:“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1978年改革开放后,来华公干、留学、旅游、做生意的外国人和华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外籍人士入境后将所持外币兑换成外汇券用于在各城市的涉外场所消费,而友谊商店就成了他们的主要去处。
“老百姓真正开始逛友谊商店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1978年进入北京友谊商店工作的老员工回忆道,当时一些老百姓从海外亲友那里得到一些外汇券,或通过将外汇卖给国家获得一定数额的外汇券,开始能够进入涉外商店购物。
北京市民王女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进友谊商店的。她这样回忆第一次攥着外币券逛友谊商店的情景:“进去以后到处看,零食、自行车、地毯……都是没见过的东西,很稀奇。”最终,她买了一包天府花生、一把切番茄用的进口工具、几个面包。“这些东西在当时很紧俏,也很贵。比如,切番茄的工具,我花了1.5元,当时肉才几毛钱一斤”。如今,她家里仍珍藏着这个物件儿。在她看来,这是物资紧缺时代记忆的重要标志。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百货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从1996年开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各种新业态陆续出现,中国零售业态逐渐形成以连锁超市为主、多业态并存的格局。2001年后,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商业领域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家乐福、沃尔玛、乐天、百盛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
然而,就在中国实体零售业与外资零售集团进行“短兵相接”之时,新零售开始借助网络的普及在市场上攻城略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短短40年间,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经历了从凭票到持币,再到无现金的快速转变。而在科技的助推下,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不仅惠及国人,也影响世界,更造福全球。缅甸留学生玛钦妞妞索就深有感触。从刚来中国时不知何为网购,到现在可以与电商卖家讨价还价,玛钦妞妞索乐此不疲。她还可以熟练地帮家人、朋友淘到好看的衣物,再邮寄给他们,让家乡人也能享受到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的红利。缅甸姑娘在中国开启了自己的“淘事业”。
“过去40年,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西方国家二三百年才能经历的东西”。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认为,中国零售业成为21世纪世界零售业里面最精彩的华章。可以看出,一个大行业的成长与蜕变往往离不开时代宏观环境的影响,也难以割舍与那个时代中“人”的默契配合。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史,更是一段中国消费发展史,从国家消费、家庭消费到个人消费,个体的差异化和品质化需求不断增长,使零售业从经营“货”的时代向经营“人”的时代迈进。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用了40年的时间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还要用下一个40年继往开来“再出发”,将改革进行到底,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王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