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带领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伟大复兴征途奋勇前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中国民航乘势而上,张开双翼,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这是民航只争朝夕的5年。中国民航为百姓便捷出行,不断夯实民航强国基础,点连成线,线织成面,编织起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空中网。

这是民航敢为人先的5年。中国民航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当好“先行军”,构建“空中丝路”,在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这是民航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民航大力助推航空经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能量。

这是民航改革创新的5年。中国民航响应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规划,主动作为,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世界级机场群,以机场群建设服务城市群建设。

 

 

天堑变通途

民航助力百姓过上美好生活


唐代诗人李白曾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百年前,奔赴山水迢迢的云贵川地区,是一番道阻且长的艰辛跋涉。

为了改变中西部地区人们的出行条件,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都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的主战场。自党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共新建民用运输机场38座。截至2017年8月底,中西部地区已建成并运营机场163座。

四川地处中国内陆,周边均为高山环绕,陆路交通极为不便。而近几年四川省会成都积极发展航空业,一举成为中国内地的“航空第四城”,成都百姓如今无须到京沪城市,就可以飞抵法兰克福、东京、莫斯科、科伦坡等地。截至目前,成都机场开通航线304条,在中西部地区居首位。

50多岁的顿珠对于民航带来的便捷深有体会。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西藏去陕西坐了近10天的汽车,道路坑坑洼洼,颠簸如坐过山车。“那时不敢想象,现在坐着飞机当天就能飞到祖国的另一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机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百姓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如今,天路横贯东西,连接南北,在众多飞机起落间,昔日天堑早已变通途。

截至2017年9月底,我国颁证运输机场达227座。目前,我国以运输机场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

民航不仅是百姓便捷的出行方式,更是旅游业的主要依托力量。

“飞机飞到哪儿,游客就走到哪儿”。民航西藏区局局长李汉成表示,以林芝市为例,2017年1月~6月,林芝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0万人次,同比增长29.08%,实现旅游总收入18.13亿元,同比增长30.86%。

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初心,更是奋斗目标。这5年来,民航将一条条航线变成了一条条生机勃勃的“大动脉”,以充沛的运力和四通八达的空中网络,助力百姓过上了更有品质的现代生活。

在唐代,一筐新鲜荔枝需要连续几个昼夜的快马加鞭才能从岭南运到长安;现在,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在互联网下订单,各种生猛海鲜、时令鲜果、珍馐美味就可搭乘飞机,快速地从地球上的某一个地方来到家门口。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龙虾全球知名。今年6月,借助首都航空开通温哥华—青岛—杭州航线,加拿大海鲜“打飞的”运到青岛,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来自加拿大的龙虾。

 

当好“先行军”

拓展国家对外开放新空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

民航国际化程度高,能够满足距离远、范围广、时效性要求高的通达需求,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具有独特优势。

因此,民航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中,积极发挥着“先行军”作用,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合作交流。

中国民航全面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我国与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43个国家实现了空中直航,每周共有约4500个航班。截至2017年5月,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新建机场33座,完成枢纽机场改扩建项目51个。

马鑫是中国新疆菲迪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生意做到了哈萨克斯坦。她说,自己经常乘飞机到中亚、欧洲的一些国家旅行。

作为古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必经之地,新疆随着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步伐的加快,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通达性不断增强。截至2017年8月底,新疆地区共开通航线224条,25个国际和地区城市、68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通航。

福建安溪茶曾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成为深入人心的中国符号。如今,当地茶农借助“一带一路”东风,通过航空或海运积极出口茶叶。2017年上半年,当地出口茶叶977吨,货值同比提高200.4%,增幅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仅出口东盟的茶叶货值即达193万美元,同比提高50倍。

如今,中国百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视野也更加开阔。今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客运输量迅速增加。2017年前4个月,旅客运输量858.4万人次,同比增长18.5%;航空货运完成11.1万吨,同比增长25.9%。

 

经济新模式

临空经济助推城市竞争力


民航的快速发展使得航空已从运输活动上升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经济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作用愈发明显。

早在2013年,郑州航空港就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5年,郑州航空港区生产的智能手机突破2亿部,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1/7。2017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生产总值完成292.4亿元,同比增长11.6%。与此同时,郑州机场客货运吞吐量在中部地区机场首次实现了“双第一”。

富士康代工生产的苹果智能手机正源源不断地从河南这个中原腹地的农业大省飞向全球,带动外向型经济连年高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靠什么融入全球经济产业价值链中?当然首先是航空!”中国民航大学教授、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表示。

如今,临空经济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临空经济的发展,使内陆城市变成了对外开放的高地,极大地增强了这些城市的竞争力。

不沿江、不靠海、不沿边的成都,经济发展靠蓝天,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从内陆城市华丽转身变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曹允春表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在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将为成都临空经济发展释放出更大潜力和能量。

在重庆,渝北区依托江北机场国际空港优势,全面推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示范区重点建设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和创新驱动引领区。近期,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渝北)招商项目集中签约48个,项目投入生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98.6亿元。

今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全国第7个获批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包含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航空产业功能区、黄花综合保税区、高铁新城等平台载体。长沙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同样将使湖南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场特别是大型机场,与区域经济互相影响、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正逐步形成以机场为中心的“航空都市”。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增添新动力

以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服务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如今,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正形成有利战略格局。

在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3.6%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35%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之相适应,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三大机场群。2016年,三大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4.73亿人次,占全国总量的46.5%;货邮吞吐量146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74.7%。

城市群与机场群二者相互作用、联动发展,既为百姓带去方便,也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京津冀的空铁联运为大众提供了更多选择。家住北京的李英爱上了京冀“空铁联运”。她在香港上学,以往都从首都机场飞往香港。由于从石家庄机场购买春秋航空去香港的机票价格便宜不少,她便选择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路线:从北京西站出发,坐1小时高铁到石家庄正定机场站,再由石家庄机场飞往香港。“我家住大兴区,以前都要提前3个小时去首都机场。这样走,更快也更经济实惠”。

依托方便快捷的航空运输,城市群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有力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在长三角省市各级地方政府眼中,民航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产业,在政策、法规、财税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16年,长三角机场群16个机场累计旅客吞吐量达1.9亿人次、货邮吞吐量503.9万吨,规模上分别占全国的18.7%和33.4%。与此同时,长三角各城市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6.5%。

蓝图已绘就,更须久久为功。当下,中国进入了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民航人将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史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