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集中优势 内外兼修 全力建设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马欢 报道:旅客武城是一个经常从首都机场飞国外的常客,他把自己从首都机场出行的体验归结为两个字——“方便”。一方面从首都机场能够去到的国家、地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首都机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便捷,大到从国外出差在首都机场中转,小到国际安检通道的通过速度,首都机场都做得越来越好。

这不仅仅是武城一个人的体验,其实也是许多国际旅客对首都机场的共同感受。这得益于首都机场积极建设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在增加国际航线、提升服务方面做的不懈努力。

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未来的行业竞争主要是航空联盟之间、枢纽机场之间的竞争,而且首都机场作为第一国门,需要不断提升枢纽竞争力,展示中国第一国门的形象,建设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是大势所趋。

韩志亮表示,首都机场希望未来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北京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占比达到30%,国际旅客占比达到33%,国际枢纽竞争力显著提升。

集中优势率先构建国际枢纽

集中优势,率先建成国际航空枢纽,既体现了首都机场人抓住勇于主动出击的胆色,更体现了首都机场人的机遇意识。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航空业务部总经理孟宪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第一国门,在建设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民航局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以北京首都机场为试点,疏解非国际枢纽功能,研究制定大型国际枢纽航班分流补偿机制,优化航权、航线、航班时刻结构,增加国际航线覆盖面和国际中转比例”。该《意见》进一步指明了首都机场未来努力的方向,为率先建设好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发挥好示范带头效应。

如何落地民航局的相关政策,积极构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李艳伟认为,大运量国际航空需求的产生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是本国或本地区市场有巨大的国际航空运输需求;其二是中转市场产生巨大的国际航空运输需求;其三是两者兼而有之。

近两年,首都机场一直利用自身在国内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发我国本地市场的国际运输需求;同时,利用在东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中转航线在运输体系中的分量,调整航线结构,增加国际航空运输所占的比例。2016年,首都机场的国际及地区旅客份额达到了26%,通航65个国家和地区的132个航点,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航线网络。

首先,首都机场一方面积极疏解非国际枢纽功能,另一方面挖掘国内的国际航空运输需求。近几年来,首都机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民航先行的要求,与天津、河北机场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就三地机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同步发展达成共识,进一步疏解首都机场的非国际枢纽功能;同时利用第一国门的优势地位,积极地与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以及乌鲁木齐、昆明、沈阳等国内门户枢纽增加航线往来密度,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对国际航空运输的需求。

其次,首都机场积极开拓新的国际航线,扩大国际航线网络覆盖面,进一步加大主要核心城市航班的价值,重点做好欧洲、北美、东南亚、东北亚等已有的重点区域市场。“首都机场还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多拓展航线,开发新的航线市场。”孟宪伟表示,“仅2016年,首都机场就新引进了11家航空公司,新增了5个国际航点。我们力争在2030年实现国际旅客占比达到40%,总量达到4000万人次左右”。

首都机场在做好已有重点区域市场方面着墨甚多。在2016年9月的第五届“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上,首都机场、法兰克福机场、国航三方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并于2017年5月推出了北京连通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专线”,在现有航班基础上又增加若干班,让航班时刻分布更均匀,给旅客带来更多便利。“旅客出国会像京沪航线的旅客一样方便快捷。”首都机场相关人士表示。

再次,为了提高中转旅客所占的比例,首都机场不断优化中转流程,进一步优化机场配套服务流程,进一步缩短中转旅客衔接所需要的时间,让中转更加便捷;同时,还提高民航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程度,例如机场线西延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预计在2020年前通车,届时进一步提高民航与地铁的衔接程度,旅客中转也将更加便捷。

最后,首都机场还积极通过各种措施提升国际航班的运行效能,进一步补充国际航线的运行资源,缓解当下超饱和运行的态势。例如,首都机场顺利地启用了T3-D区,进一步缓解了国内运行资源压力;推动航班时刻增容,将高峰小时架次增至88架次;还创新了国际国内混飞航班靠桥机制,日均靠桥航班增加了34架次。

苦练内功 带给旅客更好出行体验 

长期以来,首都机场坚持内外兼修,积极打造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在内部层面上,主要是进一步优化机场所能提供的服务,带给国际旅客更好的出行体验;在外部层面上,主要为航线网络等方面的匹配,强化对外合作,提升影响力。

近几年来,首都机场苦炼内功,出台各种便民政策,提升服务质量,展示良好国家形象、吸引国际旅客,并提升中转旅客比例。

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亮认为,建设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这一条工作主线要求对首都机场一直倡行的中国服务理念赋予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多的期许。

为了进一步吸引国际旅客,提高中装旅客比例,首都机场联合相关单位推出了首都机场24小时免检、72小时免签政策,所有转机旅客24小时内都可以在机场口岸限行区域内活动并享受免检,美国、英国、法国等45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可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大大提高了旅客中转的便捷性。

首都机场还成功地在芝加哥机场、日内瓦机场、法兰克福机场、悉尼机场网站上宣传了首都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目前,这一政策的知悉度正在不断提高。仅在2016年一年,首都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旅客的数量就同比提升了32%。目前这两项政策的知悉度正在逐步上升,大大方便了国际旅客的出行,进一步提升了首都机场在全球国际航线网络中的地位。

除此之外,首都机场还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记者了解,首都机场已在今年4月专门成立了首都机场运行品质提升工作委员会,下设站坪保障效率提升、旅客流程效率提升等10个专项工作组,从补充地面核心资源、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推动航班结构调整等方面着手,全力提升运行效率。

外塑品牌 打造世界级影响力

除了进一步优化国际航线网络,增加国际航点,首都机场还积极提升国际影响力,广泛与国际友好机场展开合作。

如今,首都机场每年9月份召开的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已成全球民航论坛的知名品牌,有力提升了首都机场在国际业界的影响力。截至目前,首都机场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北京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在联合宣传、人力培训、运行管理等多个领域发起了深度合作倡议,并与古巴机场、芬兰赫尔辛基机场、美国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等34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场结为姊妹机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首都机场还积极加强国际友好机场之间的员工挂职交流。据记者了解,自2011年以来,首都机场先后与慕尼黑机场、法兰克福机场、日内瓦机场等国际友好机场开展了员工挂职相互交流活动。2016年7月,首都机场还为古巴机场集团及哈瓦那何塞·马蒂国际机场的8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了为期8天的机场运行管理培训,内容涉及机场运行管理、机场建设项目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2016年10月,芬兰机场挂职交流团来首都机场开展了为期2周的挂职交流。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未来20年还有可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航空市场,中国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领先世界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而首都机场作为第一国门,率先打造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积极探索有益经验,也必将为国内其他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