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联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联
 
数字建造的生态系统建设
 

张贵联:刚才谈了好多经验其实也谈到了好多我们从事数字建造目前还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苦衷,他其中谈到生态建设还不太健全,我今天跟大家介绍下扬泰机场怎样把生态建设搞好。

扬泰机场是个小机场,二期不大56亿,1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滑行道还有45万平方的机坪。搞数字建造我是2019年来研究这个事情的,到现在有这么几年时间,感觉要真正建成一个智慧机场的路径和步骤应当是四重境界:

第一,彻底的数字建造;第二,彻底的数字运营;第三,孩子般逐渐成长的智慧机场,它需要AI来学习,同时多模态小模型要不断调试,就像孩子一样会从幼儿园到小学、高中、大学成为一个智慧机场;第四,机场数字资产的形成评估和优化,我们做到最后数字建造、智慧机场值几个线,有什么效用、功能,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评判。

但是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是在这四重境界前面的事情,叫数字建造的生态系统建设,我在实践当中感觉它要优于这四重境界。

扬泰机场第一个老师是鄂州机场,那时候我们去参观学习了后交流了一下,领导说扬泰机场体量不大56亿符合中小机场的特点,中小机场在现代工程建设方面还需要一些示范引领、量也比较大,你们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些探索。

当时接受了民航局领导交办的事项我们信心十足,排了十项创新,从BIM计量造价改革一直到数字孪生等等,现在看来当时有点有勇无谋,决心很大但路很难走。

带着这十项创新我们搞了一些初步的实践,初期处处碰壁,比如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招标招一个咨询单位,咨询单位的咨询标多少钱?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跑到交易中心去的时候他说第一我不懂,第二没专家,所以你在我这没门。

大家知道我们是国有企业,必须是公开招标的,首先不接受,现在这种情况很多地方也是很难的,到了今年、明年可能会好一点。比如说,我们搞数字建造,你需要把过去传统的计量清单变成三维,按照BIM计量造价的清单来出量,招标平台说对不起只有传统的清单出量平台,没有三维的,也不知道多少,内部管理生态和技术也没有建立,所以应当说我们前期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没什么大进展,处处碰壁,也想熄火不干了。

后来我们感觉既然接受这个任务,我们还得往前冲,所以想出一个词叫生态优先。因为我们感觉以BIM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建造,它是一个内外生态系统,内外协同创新涉及到政府、行业、主管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等多个方面,想要数字建造真正落地,单兵作战基本上走不下去会被打回原型,只有打通内外生态系统,才有可能顺利推进。

所以我们当时研究了下生态系统的现状,相对于欧美我们国家的数字化起步比较晚,晚了20年,在我们国家12个行业中建筑数字化据说是倒数,前两年说是倒数第二,今年看了下好像倒数第一。

这个生态出现的状况是什么?我们这个行业的生态是什么?不缺氛围缺生态;不缺意见缺规范;不缺文件缺实践;不缺技术缺整合;不缺单项缺全能。

不缺氛围缺生态大家都很了解,我们这个生态系统没有形成,在这里跟大家报告下,有一个中国生态进入比较早的,叫建设早、动手快——深圳,深圳在30年前就有了这个规范,并且深圳出台了地方推动数字经济的条例,条例就是地方立法,所以在中国我认为广东深圳目前生态是最好的。

不缺意见缺规范,各地出台了大量的意见从住建部到民航局到各个地方政府,我看了无数的意见,但是我讲的是三年前,规范不多,当时基本上很少,今天各位领导介绍的有些规范出来了,但这些规范我们是实践者,我们也是规范的起草者,把规范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发现还有些不完善,还有些要深化,还有些不能拿来直接使用的。

最近4月30日民航局出台了意见,把它改掉了叫指引,我认为在目前阶段,讲指引比讲规范可能更好,因为规范的事情要经过很多的实践打磨后能让人用的东西才真正成为规范,目前我个人的感悟在实践当中讲指引是比较好的方向有了,具体怎么干结合实际。

不缺文件缺实践,建筑行业6%,机场民航局推的比较早还是好一点的大概有10%左右下决心搞数字建造,这方面真正完全走通的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到我这来的,我估计除了个别两个机场其他的还是缺乏的。

不缺技术缺整合,这也是普遍的现象,谈在数字建造某一方面的技术,好多企业说我是行业第一,但很多个行业第一他们加在一起时张三和李四的规则不一样,李四和王五的规则不一样,最后做不到一条板凳上。我记得厦门机场下决心在技术上搞整合,他可能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去整合是个非常好的探索。

不缺单项缺全能,有不少单位在这个方面出了很多探索,但真正把这个BIM建造、数字建造拉通,正向全能一直从设计做到运维甚至后期的比较少。

我们扬泰机场吃的不少苦,所以下决心做这个生态,在这里跟大家稍微报告两句,我是董事长、党委书记,到最后打通生态,机场里只有两个人能做,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总经理,其他人的生态比较难以打通,所以我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为BIM建造搞好后期无误,把生态打通。

第一是我们主动申请试点,跟民航局申请试点,有这个文件非常重要,江苏省建设厅给我们发了一个试点的文件,他说我们一般不给企业发,扬泰机场是第一个,做的这个事很有意义,我全力支持你,到你那施工、建设、谈项目所有的人,不按照你的标准办,他不合格,尚方宝剑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尚方宝剑搞了很多创新最后施工单位不认你是没办法的。

第二审计要先行,这个事情很重要,董事长搞创新别搞完了后审计过不了关,因为好多东西特别是收费标准、规范要花一定钱的,但如果说你在初期的时候不考虑你的后果,不把审计的问题解决掉,最后会出一大堆问题。

我在做这个事情时先跑审计局,我说我要做这个创新你们是否同意,他们说同意,我说怎么做将来审我的时候是OK的,他告诉我几个办法,第一如果没有收费标准要用公正的第三方,第二要有专家论证,第三党委会要开会,第四律师要把关,你把这些政府决策的流程全部做完了,保证审计不会找你,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在30年前搞这个的时候没有什么标准,如果这个做不到,在座的各位别给董事长找麻烦,因为最后审的是法人,所以第一个要把这个搞定非常重要,不搞这个是要出事的。

第三是及早谋划,概算先行。有些单位在建设的过程中突然看到数字建造马上赶个时髦做了,可是概算没有,这里搞点钱那里搞点钱,最后一审计不规范,退回去,这非常重要。

第四是协调政府,升级行业的数字招标平台,这个很难,你一个企业最后政府的招标平台要重新改,按你的做很不容易,但是如果说你不把政府的招标平台和你的三位数字建造匹配起来,上不了平台,出不了量,它还是按照传统的出量,我们计量造价是BIM出量的,所以这个我找了常务副市长开会把相关部门找过来,按扬泰机场的要求干,该改平台的改平台,该改法则的改法则,所以扬泰改掉了。

现在在我们中国深圳有,可能广州、扬州也有,其他地方还没有,这个平台我们搞综合单价,传统的不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个也非常重要,这也是生态。

第六是联合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迭代升级。BIM建造是新生事物,也是经常有新的技术出现好的经验出现,如果说在实施的过程中,看了一段时间闭门做,闭完后不及时更新马上就落后,这也很重要,所以我们搞了一个BIM建造的实验室,同时建了一个实验室,像广东白云机场搞了个研究院,不停的有帮人把外面最新的东西嫁接起来,保证我们能够与时俱进。

这是外部的生态,外部生态打不通最后一定会被逼死,外部生态打不通人家不认你,你会把自己逼死。还有个内部生态,内部生态现在搞BIM最主要的就是统一思想,好多单位讲数字建造BIM建造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一把手不重视可能会出很多问题。

在我们单位我是总指挥,我也是董事长,在我们分工里,第一是审计,第二是党支部建设,我其他的不管第三就是数字建造,我只分管数字建造,其他的你们干就行,主要是为了把思想工作做通,它涉及到政府很多部门,政府部门下面同志去是打不通的,只有一把手去,下面的思想问题一把手不给大家做工作,不带着大家干也会出问题,所以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运维前置,我们是机场做数字建造,机场做数字建造我们天然的优势就是运维,好多单位讲一些模型建好后建完了就放那了没用,落地即落灰,前期投入很大最后没用肯定是浪费,而且也不符合数字建造的逻辑。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把152个末梢岗位,我到扬泰机场来把所有的末梢岗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现在扬泰机场末梢岗位152个,把152个岗位将来运维的时候可能需要在前期建设的时候解决的问题全部在数字建造里解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大的设备,你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建设还没完成进厂了,但是建好了后下次拖出来维修的时候,门小把要把门敲掉搞大一点。有几百个这样的事情,如果前期不把后期运维的事情搞清楚,在建的时候不注意,那会遇到好多问题,所以这叫运维前置,这也是刚才报告的要把彻底的数字化运维这段拉到前面推进。

第三是优先咨询标准先行,解决技术路径问题,避免半途而废。这个很重要,找一个好的咨询单位,经验丰富的特别重要,技术路径目前有好多没打通,我们请了中南院初期和鄂州学习,后来请中南院,我们嫁接了多方面的调研经验,形成了现在的技术路径。

在这个技术路径当中,都很重要,最最重要的,看你是不是能够行得通,在建造过程中质量验评和计量支付能不能挂起钩来,你搞了计量支付那个模型在质量验评时能不能挂钩,如果打通了恭喜你数字建造这段可以完成,如果这两个做不到,前期做的再好没有用。

第四就是平台管理合同保障,解决甲乙方不协同的问题。这个事情很重要,搞数字建造也不是什么太高科技的东西,主要就是参与方比较多,大家做不到一条凳子上来,甲方和乙方思想上不是同一个频率的,所以这个要把它解决好。

我们怎么解决的?我们在招标前会进行路演,扬泰机场要作为数字建造典范,你们对数字建造感兴趣的来,第二在合同招标时条款全部放进去,愿者上钩。第三签合同前请单位的董事长过来,或者董事长派一个讲话算数的人过来我跟他谈话,我做的是数字建造,你是不是真的愿意干,你在干的时候我们有些标准可能已经制定了,但是有的是不全的,因为是创新,你愿不愿意干,愿意干签下来干,不愿意干我再换第二家干,所以这个非常重要,你在前期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最后搞死了,招标的时候很同意,最后干活的时候不理睬你,开始你是皇上,后来他就是皇上了,我们甲方要特别重视。

第五,新旧结合,双线并举。数字建造和传统建造相辅相成,防止顾此失彼,这里面它是两个,你看14,传统出量是8886,BIM模型是5784,它不一样,这里面会有好多问题,由于我们是在创新,有时候在数字建造的过程当中就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你要出量了,它模型有8个,它出错掉了,你就按照错的付,不行。所以我们定的方法就是双线并举,首先按照传统的计量方法到节点给你付钱,把这套东西定下来,我的底线就是我最终数字建造搞不好我的机场要建好,这是一条底线。然后我跟他约定了标准是什么,最后按BIM计量来计算,这样以后就有弹性了,有的可以早一点,有的可以迟一点,如果说你不搞双线并行,会把自己搞死,有些单位搞了数字计量交叉以后,把钱付掉了,一看错了、重了,因为创新嘛,数字的东西它其实在初期阶段还不是太稳固的,所以我们是这么搞的,确保它能够走下去,别把自己搞死。

另外,双线运行最大的好处我一步一步的完全对照了传统的量和我BIM建造的量,一一对照,我最后把对照的文本拿出来,这是个非常好的案例,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方法是比较可靠的,有弹性。

再讲内部生态,如果内部生态不打通,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就像你的肠子粘连一样会把你痛死,你的内部器官在打架,外部生态不打通会把你憋死,内部生态不打通会把你痛死,我们扬泰机场这两个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现在我们一些初步的成果跟大家报告一下,一个就是推动BIM计量造价解决了很多问题,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把它记下来,到昨天晚上是890,还有几个没统计,大概900多个问题解决了,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否则后期有好多问题,重新更改就比较麻烦,这个模型我们现在从附属楼到主机航站楼都已经基本上建好了。

还有一个辅助计量造价,它实际上是更加科学,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发现BIM计量造价在有的环节它钱还比传统的要高,有这种情况,所以用BIM计量造价它其实最大的好处是更加的精确,而不能纯粹的说就节省造价了,灯光、高架桥还有航站楼的结构,大部分还是省的比较多。优化设计也省了一些,收费标准其实是比较难的,各地出台了一些,我们现在基本上是这么一个价格。

这里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你模型它的颗粒度决定了你收多少费用,它是跟你数字建造的标准有关系,标准高你的费用肯定要高,标准低费用肯定低,这个就看各家你对数字建造定位的高低,我们现在是按照比较高的做的。

还有运维阶段,前期我们把编码编好了后和国资委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编码不一样,我们自己搞了套编码,但最后作为国有资产登记时编码不一样,所以现在就把这个编码对应起来,保证将来使用国有资产登记时一致性。

第六元宇宙进厂,第三重孩子般成长的智慧机场,通过AI学习建真正智慧机场。我们建数字机场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从现在发展的趋势来看,扬泰机场现在搞了两个数字人,目前我的模型全部建好了,数字建造全部建好了,现在打造机场数字人“小飞”,将数字建造所有的信息装入小飞的大脑,将机场的管理流程、操作、岗位守则等等也装进它的大脑,通过小飞体验各种现场的服务,职工通过小飞可以了解岗位职责,可以把岗位熟悉起来,也是一种培训。

今后,它就为我们下面搞一个智能机器人放到机场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建造的信息非常准确,我把这个信息放到机器人里,它对机场的了解一定比我人大脑要记的清楚,它的定位、信息,他知道哪一盏灯在哪个地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牌子的,是哪个工厂建造的,我们现在把哪个工厂建造维修的单位是什么全部做到模型里去了,大家想想如果说把这么多信息装到小飞里,装到机器人里,让他去帮你干活,那太棒了,就真正实现我们的智慧化,实现我们元宇宙美好的未来展望。

我们目前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扬泰机场的数字资产进行评估,用成本法和收益法进行评估,看看扬泰机场建造出来的数字资产从成本上花了多少钱值多少钱,将来通过这个数字底座为智慧化运营、安全运行提高了多少,管理效率提高了多少,节省能源多少,它是有收益的,能够为数字资产来做出我们更加有益的,目前财政部正在推的方向,也是我们智慧机场到最后值多少钱要通过这个来。

总结三句话三个方面:

数字机场四重境界:第一重彻底的数字建造;第二重彻底的数字运营;第三重孩子般逐渐成长的智慧机场;第四重数字资产的形成、评估、优化。

第二,数字机场生态优先。如果把打造智慧机场比喻成母亲怀孕生孩子,我今天讲的生态系统的意思是,要能创造提供影响、健康的母亲,还要构建一个没什么缺陷的基因,这两个搞不好机场是建不好的。

第三,数字机场任重道远,如果目前世界上搞数字建造最高境界是波音和空客,那真正的数字建造,他们是探索最早的,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现在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还在地上。好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最后总结下,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机场要机会,优先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