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

推动新时代北京双枢纽建设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1-13| 编辑:zhangwei|【

民航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基础设施是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的重要支撑,而首都机场、大兴机场在民航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北京双枢纽建设,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站在党和国家工作战略大局,自觉扛起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为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贡献积极力量。

一、认识推动北京双枢纽建设的重大意义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属性上,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作为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通过适度超前开展两场项目投资,可有利于扩大内需。功能上,北京两场是我国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每完成一次航空运输生产,会涉及各经济有机体的循环畅通,两场服务北京“两区”建设,开辟“一带一路”航线可以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外部性上,北京两场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关数据表明,首都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对北京市的总体经济贡献已超过2300亿元,占北京市GDP超过10%。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项目截至2022年底总投资规模达1056亿元,区内注册企业近7000家。随着经济企稳回升,枢纽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凸显。此外,两场作为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通过带动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民航业,则必须坚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航空出行的美好需要。推动北京双枢纽建设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北京航空枢纽保障能力、效率和品质的更高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航空出行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等的更高期盼。

——是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和世界级航空公司的内在需要。首都机场、大兴机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型国际枢纽,国航依托首都机场打造堡垒枢纽,南航、东航纷纷构建双核心枢纽格局,需要强大的航空枢纽综合保障能力作为支撑。当前,首都机场协同国航等主基地航空公司,大兴机场协同南航、东航等主基地航空公司,各自构建完善的枢纽航线网络,亟须强化两场运行资源保障,加快对机场重点设施和关键运行环节的补充完善、改造提升。

——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实践载体。我们深知,“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根本是生产力之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国家重大工程作为“国之重器”,是推进原始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大兴机场规划建设中,广泛研发、应用新技术,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北京两场新建改扩建项目将持续成为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田”和“推广地”。

——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航空安全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支撑,是民航发展的基础。机场安全作为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安全运行平稳可控是机场安全的底线。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作为“中国第一国门”“新国门”,肩负保障国门安全的光荣使命,是维护国家安全、首都北京安全的重要阵地和战略资源。

二、把握北京双枢纽建设的环境现状

从双枢纽建设供给来看,项目攻坚有待突破。北京两场处于项目前期阶段的重点项目有首都机场提质增效强安项目、大兴机场一期续建(卫星厅)工程以及卫星厅与城市轨道相关局部地下工程项目,前期民航主管部门已会同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分别开展多次专家论证、技术研讨,进入推动立项批复的关键时期。此外,两场已完成立项决策的有数十项“零散”新建续建项目,部分运行设施改造项目涉及不停航施工,建设运行关联更为密切,项目管理更为系统复杂。

从双枢纽运行需求来看,项目建设亟须提速。首都机场经过几十年发展基础设施老旧,在枢纽运行保障方面存在关键瓶颈,亟须通过系统谋划优化机场资源布局。截至2023年10月11日,大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按照滚动发展、分期建设模式,亟须利用窗口期补齐核心资源短板。国航等主基地航空公司加大客货运力投入,持续推进国际航线进一步复苏,亟须提升运行资源保障能力。

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来看,机场规划建设仍处于高峰期。《2022年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指出,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22年末,全国拥有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54个。《加强交通强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7年)》明确,到2027年预计新增民用运输机场25个左右,将达到约280个。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智慧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新建鄂州花湖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打造出行业数字化建造的典范。

从国内枢纽机场建设发展来看,比学赶超势头强劲。自2020年以来,广州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三期扩建工程正全面发力,将进一步拓展白云机场容量。上海、成都作为双枢纽城市,全力推动机场国际航运功能复苏和枢纽功能完善。上海市政府成立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开工建设,将强力提升上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成都双流机场提质改造工程已获批准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成都机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

三、推动北京双枢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坚持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双枢纽建设。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统筹谋划北京双枢纽建设。从横向上,将北京双枢纽建设融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大局,深度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综合考虑民航高质量发展需要、京冀地方政府发展需求、旅客和国航等主基地航空公司发展诉求等多方面要素;纵向上,紧密结合京津空域容量评估和北京航空市场前景预测,基于京津冀机场群战略、北京双枢纽战略对首都机场、大兴机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落实好两场总规修编,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谋划双枢纽建设的目标任务,评估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内容、规模和投资。

坚持协同发展,集中力量做好“大建设”。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构建机场命运共同体,推动北京双枢纽建设。比如,在协调机制上,参考大兴机场工程建设有益经验,纵向搭建多层次的领导协调机制,横向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搭建高效的协调沟通平台;在首都机场相关项目方案研究上,建设单位与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国航、联检单位等驻场单位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将运营需求充分前置;在推动大兴机场一期续建(卫星厅)工程前期工作中,综合考虑建设时序问题,协商推进航油工程、空管工程、轨道交通衔接工程等的立项工作;在项目建设供应链上,项目管理机构作为“链长”带动设计勘察咨询、施工监理、设备供应企业,依托项目载体主动创新突破,不断提升建设供给品质。

坚持运营导向,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始终将服务北京两场高质量运营、服务人民群众对航空出行的美好需要作为双枢纽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以运营为导向开展规划、投资、融资、建设各环节工作。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充分征求两场机场管理机构、驻场单位明确需求是什么,论证需求的可行性,取得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支持,进一步策划明确需求如何被实现,解决资金筹措、衡量投入产出等问题。进入建设实施阶段,综合运用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建成适应两场高质量运营需要的保障设施。在工程验收后,要进行项目交付后的价值跟踪,确保设施投用后的运行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坚持智慧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以智慧赋能为引擎,推动双枢纽建设中的生产力不断发展,进而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推进原始创新上,强化自主创新,比如在大兴机场卫星厅项目中,能够攻克行李传输系统建设、轨道及捷运系统协同建设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数字技术应用上,实施基于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的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比如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行李系统升级改造、3号航站楼枢纽功能提质增效等复杂系统管理中,深入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和智慧协同管理。在成果总结转化上,依托两场重点项目,提炼推出各类著作专著、标准指南及技术专利等,带动组织体系、管理模式的优化调整,并为引领行业发展打造机场建设的人才高地。

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安全与发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民航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深刻认识“北京两场无小事”,把安全贯穿两场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双枢纽建设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基于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流程、两场生产运行保障流程,结合双枢纽建设重大项目、“零散”项目群、不停航施工项目等的管理实际,梳理掌握安全管理底层逻辑,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度、程序,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持续拓展平安工地智慧化管控平台应用,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推动北京双枢纽建设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作者:孙凤,单位: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设项目管理总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