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秀投稿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助力谱写中飞院航空安全新篇章
时间:2023-06-07| 编辑:sunwenjin|【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强大思想武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奋力开拓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智慧和使命担当,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坚决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

中飞院作为一所传承了人民军队红色基因的蓝天大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系统性、技术性、国际性,其航空安全工作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中飞院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提升整体航空安全水平提供了科学的安全理论指引,笔者认为可以从“五引领、五坚持”上贯彻落实:

(一)思想引领,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国家安全工作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就,国家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才能实现“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两个绝对安全,也体现出了民航的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

思想引领,教育固基。从1956年中飞院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行动和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向着建设交通强国奋进。“忠诚团结”排在16字校风的首位,中飞院始终坚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国家的民航事业,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共同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帮思想”在飞行教学九字经中处于先导地位。在飞行学员培养中,首先要夯实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坚持用总体国家安全观铸魂育人,把忠诚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同之上,将红色基因与忠诚教育纳入政治理论教学主渠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课程,以理论清醒确保飞行学员政治坚定,系好飞行职业生涯的第一颗纽扣,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并在安全的前提下飞得正、飞高、飞远做为“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二)文化引领,坚持安全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自信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最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获得坚定的信念而激发创新的活力,才能勇往直前且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由此可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坚定文化自信则是文化安全的根本基础。

文运与校运相牵,文脉同校脉相连。中飞院脱胎于人民空军,是传承着红色基因的铁军队伍,其成长史本身就是一部红色安全文化史书。培养出飞跃科索沃战火等英雄和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等优秀毕业生,荣获“航空安全金鸥杯”“飞行训练安全五星奖”和“创造并保持全球通航安全最高纪录”等成绩的背后,映射出的是“安全精飞”的文化底蕴。要将“红色飞院、英雄飞院、安全飞院”的各类资源利用好、传统发挥好、基因传承好,讲好“中飞院故事”,明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初心使命。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推进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安全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时刻浸润学子的心灵,塑造“关爱人、引导人、警示人、规范人、塑造人”的理念,厚植“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引导和育人氛围,最大程度的发挥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始终让飞行学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心怀“国之大者”,在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自觉将祖国、人民与个人使命相融合,将国家安全、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镌刻心底,自带红色基因的中飞院安全文化才能更具有新时代的“温度”和“质感”。

(三)统筹引领,坚持发展安全并重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前提,二者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蕴含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思想,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把高质量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中飞院应坚持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关系,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推动统筹安全与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落地生根,深入查找分析影响和制约安全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其根源,开展“精准施策、靶向治疗”,让训练安全与训练质量比翼齐“飞”。要时刻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扛在肩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盯紧盯牢重点环节。要加强安全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培养,提高人员资质能力,加强新旧机型适航监管,优化调整安全管理体系与监管模式,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依法训练,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裕度,对训练基地加大安全管理与训练质量管理标准输出,实现安全与质量的新作为,树立通航业内安全飞行的新标杆,巩固提升飞行主业核心竞争力。

(四)科技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安全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科技兴安”是提升民航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治本之策,是适应发展新常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需要向科技“借力”,强化科技兴安,不断提升安全科技支撑保障能力,解决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

中飞院应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支撑,突出创新引领,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并将“深度挖掘学院科创潜力”列入重点工作,力争在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中凝聚更多中飞院力量,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更多中飞院智慧。一是全面落实《民航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切实提高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二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科研项目和科技人才为着力点,重新构建科研项目分类资助体系,实施分类电报、分类评审、分类管理,分类验收;三是聚焦智慧民航建设重点领域、行业发展瓶颈、前沿科技和学院特色优势,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和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加强有组织科研,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资源体系,涵盖民航运行安全、维修适航审定、通用航空等领域;四是进一步完善高质量成果绩效考核办法,加大高质量成果绩效力度、层次与梯度,丰富高质量成果类型,力争在重点项目、高水平成果、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五)合作引领,坚持交流促进安全

民航安全是国际性问题,需要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需要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推进民航安全工作的发展。

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共促安全。中飞院将重点加强与行业、政府、航空工业、企业等的合作,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充分发挥校友会等平台功能,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学院事业发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依托“大飞机学院”和“民机飞行技术与运行联合实验室”,在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型性能优化、市场竞争研究等领域与中商飞加强深度合作。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完成“涧湄国家民航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国家援外项目;以飞行器制造工程和交通运输两个本科专业为试点,开启来华留学生学历培养,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局面。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为中国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凝心聚力担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作为行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主渠道和主阵地,中飞院会以新的政治高度,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从更深层次落实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于航空安全工作的全过程,全面落实民航局党组“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下大力气提高飞行员培训质量,为民航高质量发展、为保证飞行安全打好基础”的要求,奋力开启中飞院航空安全的新篇章,为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教育、人才和科技支撑。(作者:郭湘川,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